東北制藥:干字當頭抬起龍頭 管理變革脫困圖強
東北制藥:干字當頭抬起龍頭 管理變革脫困圖強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8-09-27
東北制藥誕生于1946年,作為新中國最早的化學制藥基地,東北制藥曾援建了全國19個省市的52家醫藥企業,向外輸送干部1300多人,被譽為我國民族制藥工業的搖籃。
進入市場經濟后,東北制藥發展幾經波折,特別是2010年以來,公司連年巨額虧損,到2012年時,三年累計虧損達8億多元。為此,沈陽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初果斷調整了公司領導班子。新班子履新后,帶領萬名員工直面挑戰、深化改革,努力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落后的經營管理模式,提升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從2016年開始,東北制藥生產經營逆勢反轉,當年繳納稅金2.65億元,同比增長70%,實現利潤2400萬元,比上年減虧增盈4億多元。2017年,公司全年匯總實現銷售收入64.3億元,同比增長16%;繳納稅金3.54億元,同比增長33.6%;實現經營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3倍以上;出口創匯1.56億美元,同比增長35.5%;公司總資產上升到106億元,各項指標均創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
把“龍頭”抬起來
龍頭怎么甩,龍尾怎么擺。對于企業而言,領導班子的素質和水平,直接影響著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效。因此,東北制藥的改革脫困,首先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把“龍頭”抬起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當干部就要干字當頭”的要求,東北制藥鮮明提出領導班子要以“活著干點兒啥、死了留點兒啥”的精神狀態和人生追求來謀劃和推動工作。通過嚴格的民主生活會、黨內談心等多種形式,東北制藥深刻排查班子中存在的有權任性、為官不為、自由散漫、小團體利益等一系列突出問題,以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有力的組織和制度完善加以解決,讓班子成員的思想狀態真正凝聚到黨中央、省市要求和企業自身改革實踐上來,形成共同推動企業發展的堅強意志。
與此同時,東北制藥大力倡導“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導向,對各級干部允許“走路摔跟頭”,但決不允許“怕摔跟頭不走路”。為此,東北制藥出臺了中高管盡責擔當六條戒令,明確提出:用人公平公正,不說假話,不造假數;不接受下級宴請,不刻意討好上級;反對文山會海,繁文縟節,務求5分鐘內說清一個重大問題,500字內寫明一個重大事項等一系列工作要求。東北制藥堅決整治“看領導眼神兒、盯領導腳跟兒”“打太極拳、走太空步”等錯誤思維、行為方式。在落實責任,完善制度,反向追責處理中,全面解決了高管兼職問題,對工作不力、違規的干部大力度調整,四年來,調整高管責任分工累計8人次,高管免職2人,調整中層干部50人次,基本形成了實事求是、大道至簡、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
此外,東北制藥還把提升學習能力、突破實踐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放開視野、打開心胸,深入推進黨委中心組、專家講座、專題調研各種學習,全球尋找行業內外優秀標桿,實施對標管理。東北制藥要求各級干部“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真正把“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導向和市場化、契約化的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注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
大幅度壓縮管理層級
一些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及企業盲目擴張等問題,造成管理層級過多,不僅會導致企業機構臃腫、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增加,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東北制藥也逐漸累積了這樣的問題。因此,東北制藥改革的第二刀,就是大幅度壓縮管理層級,讓市場反應快起來。
具體做法上,東北制藥首先是調整總部平臺。經過分步調整,東北制藥把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和傳統工廠三級管理體系“合三為一”,讓公司總部真正成為戰略、研發、投資、財務、人力資源管控中心,作戰單元(分、子公司)成為市場主體。
其次是改造營銷體系,打造“總部抓總、分線提升、銷區主戰”模式。東北制藥將制劑營銷總公司裂變為25個省區平臺分公司,成為業務展開和干部成長的主陣地。2016年,制劑業務迅猛增長,全年盈利近2億元。國際營銷總公司裂變為美、歐、日和國際貿易、制劑出口5個獨立分公司,有力推動公司品牌進軍國際市場。2017年原料藥國際國內市場統籌策劃,加快發展,利潤貢獻達39%,原料藥、制劑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更加明顯。
第三是改造生產體系。東北制藥將兩大工廠裂變為原料藥、制劑各6個生產分公司,產業鏈條全面實行內部市場化結算和指標考核,2016年生產成本同比降低達2億元以上。2017年,國內外20余項質量認證和客戶審計全部順利通過,產品品質和質量管理水平加快向中高端領域邁進。
最后是改造輔助業務體系。東北制藥將東瑞公司、百萬公司等一批廠辦大集體和輔助單位以獨立子公司形式推向市場,通過業務結構梳理、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再造等手段,全面引入市場化經營機制,目前精細化工、醫藥工程、危化運輸、計量檢測、智能制造等一批子公司已開始在專業市場施展作為,2016年利潤貢獻4000余萬元,2017年持續增利,成為公司發展的有效資源。
積極開展流程再造
在新的組織架構和市場導向的運營模式下,東北制藥還積極開展流程再造,把權力放下去、責任擔起來。東北制藥對500多支流程和制度進行了全面梳理、調優和再造。在操作層面,實現發起、審核、審批三個節點完成一支流程,大幅提升了運營效率和市場反應能力。
在具體做法上,首先是限制總部權力。東北制藥依法開展董事會治理,將總部權力限制在戰略、原則和目標管控層面,突出在糾偏過程中行使監督權和否決權。其次是下放管理部門權力,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切實做到管住結果,放開過程,將人員招聘、獎金分配、人員考核晉升等權力,預算內經費使用、日常材料和裝備的部分采購權等,全部下放給分子公司。最后是充實一線單位權力。東北制藥各分子公司在總部框架下自主實施內部考核,總部審核備案,讓承接指標、完成任務的作戰單元和一線單位獲得充分授權,在市場和生產前沿指揮作戰。東北制藥還突出市場牽動,在營銷體系打造“少將連長”,業務人員直接調動政策事務、學術支持等各種“陣地資源”,根據競爭要求“打沒有命令的仗”,確保滿足客戶和市場需求。
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
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是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中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激發企業活力的關鍵。 近年來,東北制藥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使人力資源活起來,并充分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首先是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東北制藥對各生產經營單位實行指標黃牌警告制和末位淘汰制,連續兩年進入最后5位的一把手自然淘汰,三年來共淘汰、調整各分子公司總經理18人。同時,東北制藥堅持業績導向,推行有為有位,在整體調優中,重點推進干部隊伍年輕化,15名80后干部走上了各分子公司一把手崗位。任職資格體系在2016年投入運行,全年非職務晉升206人,專業干部有了全新的成長動力。
其次是推行收入“能增能減”的薪酬分配機制。東北制藥建立了向貢獻者傾斜的薪酬體系,打掉學位、職稱等各種資歷津貼,全面推行以崗定薪、以績定獎、以能調薪。營銷、生產各崗位員工每月薪酬可以自己測算,按崗位績效,多干多得。和2013年相比,2016年東北制藥員工平均收入增幅45%。2017年,公司人均收入比上年再增長10%。
最后是推行員工“能進能出”的用工機制。幾年來,東北制藥依法依規主動解除勞動合同400余人,有效減輕冗員負擔,人均勞動生產率連年穩步提升。
東北制藥的改革做法和經驗還有很多,比如,通過大力推進產品創新,樹立企業品牌;通過全過程貫通數據管理,提升科學能力水平;通過嚴格執紀問責,有效防范經營風險,并維護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發展環境。
2018年是東藥“三年倍增”的收關年,也是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任務的關鍵一年。東北制藥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公司正進一步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四個全面”為總體目標,以實現“四個調整”和“四個轉變”為關鍵標志,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務,全力把東北制藥打造成充分市場化經營,醫藥制造流通全產業鏈發展,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醫藥健康產業集團,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新貢獻。(國資報告記者 原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