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站:走進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項目
第9站:走進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項目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0-26
吉隆坡標志塔
2018年6月30日,“建證40年——中國建筑奇跡之旅”大型主題傳播行動第9站來到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項目,與來自吉隆坡、新山、印尼等地的工程師、設計師、外籍工人、大學生一起,見證塔冠結構封頂。
活動當天,不同膚色、不同年齡、不同項目的代表登塔參觀,當建筑工人第一次登上大馬最高樓,當屬地學生第一次乘坐工程施工電梯,當建筑設計師第一次近距離欣賞標志塔的內部結構……大家都露出欣喜、贊嘆、驚羨的表情,不約而同為中國技術點贊,并紛紛照相留念。
“封冠”馬來之巔
項目從開工伊始,就吸引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央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央視財經頻道《環球財經連線》欄目、人民日報客戶端、馬來西亞當地主流媒體及youtube、Facebook等網站對該項目多次報道。據不完全統計,自項目開工以來,境內外媒體報道200余篇(次)。
這,是馬來西亞最高建筑,是目前中國承包商在海外承建的最高建筑,實現了全球400米以上摩天大樓最快的建造速度。
這,是世界上第一例塔樓外立面無任何施工設備、無任何后做結構的超高層,主體結構平均3天一層,最快2天一層,創造了海外同高度核心筒施工的最快紀錄,項目全員安全工時超過1千萬小時,保持馬來西亞安全工時最多紀錄。
這,就是建筑高度452米、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的馬來西亞吉隆坡標志塔項目,由中建八局承建。
從2016年4月2日項目動工以來,不但創造著新的城市標志,刷新著馬來西亞天際線,而且突破了多項全球、我國及東南亞建造記錄。
2018年6月30日,吉隆坡標志塔項目實現塔冠結構封頂,為9月份竣工奠定堅實基礎,有望實現31個月建成目標、創造超高層建設的新速度。
“吉隆坡標志塔項目已經在馬來西亞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代表了中國速度、中國技術和中國質量,我為此感到驕傲。”2018年1月29日,剛剛到馬來西亞上任的中國駐馬來大使白天在參觀了標志塔項目后如是說。
中國制造:未來的大馬新地標
吉隆坡標志塔位于吉隆坡敦拉薩國際金融中心,是該中心的核心建筑。
中建八局海外事業部項目經理曹鵬介紹說,項目主要工程量為混凝土15萬立方米、模板32萬平方米、鋼筋3.3萬噸、鋼結構2.2萬噸、59部電梯。結構形式為筏板基礎,厚度為4.2米,混凝土量約2萬立方米;主樓地下部分為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地上部分為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結構;裙樓為框架結構;標準層層高4米。
如此龐大的施工量,高難度的施工技術,讓項目開發商——印度尼西亞穆利亞集團果斷地選擇了中國建筑。
穆利亞集團標志塔項目總監羅蘭德說:“在過去的15到20年里,大多數高層、超高層建筑都是在中國建成,中國的建筑商,負責建造其中的一些高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來建造這些高樓,我們之所以選擇中國建筑,因為他們足夠出色。”
中國效率:工期比世界同高度超高層縮短一半
吉隆坡標志塔項目是中建八局在海外超高層領域的重大杰作,452米的標志塔工期僅僅31個月,比世界同高度超高層工期縮短一半以上,項目管理團隊精心組織、精益管理,用兩年多時間在馬來西亞創造一個“中國速度”,在世界超高層建筑史上完成一記世界波,締造了超高層建設新速度。
27天完成3200噸大底板鋼筋綁扎;
53天完成2800噸塔冠結構施工,使得海外項目最重塔冠以最快速度完成;
混凝土泵送高度410米,創造了東南亞地區超高泵送最高紀錄;
60個小時完成2萬立方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刷新馬來西亞一次性成功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的新紀錄;
80天完成地下室7層結構施工、順利實現“7·23”鋼柱吊裝大節點計劃、600天日夜施工順利實現核心筒結構封頂、1天內完成塔吊支撐梁安裝、“中西結合”的爬模系統技術、“內爬外掛”式超高層塔吊安裝技術……
由于項目團隊的突出表現,項目施工獲得業主和政府部門大力支持。項目是馬來西亞為數不多的允許24小時施工項目之一,且是極少數允許使用中國工人的項目。
中建八局在超高層建筑領域技術發展正在經歷從國內領先到與國際接軌的發展階段,項目部融合國內國際先進技術,創造性地解決超高層施工難題。
標志塔項目核心筒墻體厚1.6米,每層鋼筋200余噸,馬來西亞本地無法提供如此大承載力的施工平臺。中建八局華南公司項目總工張業說,“項目從國內引進4個最新型一體化液壓提升物料平臺安裝于核心筒內部,每個平臺可承受荷載50噸,核心筒結構全部材料均可一次性堆載在平臺上。”
項目還開創性設計爬模系統,將中國物料平臺和國外先進爬模兩者內外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成為項目“三天一層”的必備條件。
總用鋼量約2.2萬噸的鋼構件均來自中國。為確保構件一次性驗收合格,項目以EBIM云平臺為支撐,以全專業BIM模型為核心,以“互聯網+”技術、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等提前在中國將構件三維掃描。“項目17個月內完成了88層鋼結構的安裝,其中兩道伸臂桁架層,每層僅耗時16天。位于EL.433-EL.492之間的塔冠,總用鋼量2800噸,面對高度高、安裝難、焊接量大的現實,項目團隊在2個月就完成了安裝,這些均創造了馬來西亞的建筑速度新紀錄。”中建八局鋼結構公司項目副經理趙中原自豪地告訴記者。
項目處于城市的核心地帶,為了保證項目整體形象,施工電梯全部置于核心筒內,張業介紹道,“超高層垂直運輸完全利用筒內施工電梯+正式電梯輔助轉換,創造世界上第一例塔樓外立面無任何施工設備、無任何后做結構的超高層。”
中國標準:樹立當地安全管理新標桿
安全,是永恒的話題,在施工工地尤其如此。自開工以來,項目已經累計安全生產近1014萬小時。2016年11月,項目榮獲2016年度馬來西亞職業健康與安全卓越金獎。2018年4月,榮獲英國安全委員會頒發的2018年度國際安全優異獎。
項目全面推進國內“迪士尼”項目先進管理辦法,開展“行為安全之星”活動,截止目前,已經累計獎勵352人次,發放獎金17600馬幣。同時,項目執行馬來西亞的英標及企業內控標準,并堅決實行“高套”原則,力爭打造吉隆坡地區安全管理的新標桿。
Joni從事鋼筋工已有18年,他說,“在中建八局的工地上,管理人員對我們很友好,做得好就有獎勵,這是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我還希望在中國建筑,參與更多的項目!”
中國風范:履行社會責任帶動當地發展
在開拓海外的過程中,中建八局提出“建設一項工程,造福一方百姓,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踐行屬地化戰略,融入當地生活,參加公益活動,擔當社會責任。
吉隆坡標志塔項目是以中國建筑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為總承包商,20多家中資分供商,200多家馬來西亞分供商共同參與建設的。兩年來,項目聘用屬地管理員工70人次,占項目管理人員46%;先后使用外籍勞工2000多人次,占總工人數量77%,極大的帶動當地就業。
談到項目對當地產生的積極影響時,中建八局海外事業部項目執行總監卞乘偉分析說,“項目55%的資金流向了中國企業,45%的資金流向了馬來西亞當地分供商。項目的建設既帶動了中資企業集體‘出海’,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砥礪前行,又與馬來當地分供商建立合作關系,帶去先進管理經驗和施工技術,直接促進馬來西亞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工匠:技近乎道 藝通乎神
萬丈高樓平地起,重在根基,更重在人。
在項目鋼構件從國內采購、運輸過程中,中建八局鋼結構公司項目鋼結構物流負責人杜飛對報關、海運、清關、“COA”申請等關鍵步驟嚴格把關,確認包裝清單、材料追溯表等資料信息準確無誤。
當面對塔樓大筏板近2萬立方米的總澆筑方量時,僅25歲的中建八局華南公司項目質量部經理陳福流淚了,擦干淚,年輕人立下誓言,“這是不甘的淚水,而且只允許自己流淚一次,往后流的只能是汗水。”通過艱辛努力,筏板鋼筋骨架完成了,標志塔項目順利迎來了連續60小時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
中建八局海外事業部丁義康,堅守中建八局海外15年,在項目任試驗員期間,完成了一系列重點難點建設施工和試驗檢測,被項目同事譽為混凝土試驗檢測、技術研發生產線上的技術大咖。
“從吉隆坡各個角度來看,這個超高層建筑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登上天際線,這是所有參與者血、汗、淚的證明。”業主現場代表Corey先生稱贊中國建筑團隊的鐵軍精神。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古代詩人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描繪了高聳的塔樓;而今天,中建八局披星戴月建造的標志塔已聳入云霄,傲立于馬來西亞之巔。
【責任編輯:姚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