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fā)布時間:2018-10-29
8月10日,“建證40年·中國建筑奇跡之旅”大型主題傳播行動第13站來到中建安裝大連恒力石化項目,石化行業(yè)專家、媒體、項目經理代表、員工代表等200余人走進全球最大C3/IC4混合脫氫裝置施工現場,見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混合脫氫裝置642噸壓縮機組成功吊裝就位,并觀摩體驗了項目在高效運行、標化管理、綠色石化等方面的實踐。
作為國家核準的大型民營煉化項目、遼寧省一號工程,恒力煉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被列入《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中的重大產業(yè)項目,也被國家發(fā)改委列為“推進東北地區(qū)老工業(yè)基地振興三年滾動重點推進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大幅提高我國對二甲苯的總產能,改善我國在對二甲苯原料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對二甲苯是生產精對苯二甲酸的主要原料,對苯二甲酸是一種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廣泛用于化學纖維、輕工、電子等領域。
項目吸引了多方媒體高度關注,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開工以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網、人民網、遼寧電視臺等相繼報道100余篇次。
中建安裝演繹石化轉型戰(zhàn)略
美麗的大連長興島,海風勁吹,一片繁忙景象。
推進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三年滾動重點推進項目中,自然不會缺少中建鐵軍的身影,中建安裝在這個“巨無霸”石化項目中承建了130萬噸/年C3/IC4混合脫氫裝置。該裝置為全球最大的混合脫氫裝置,主要生產高純度的聚合級丙烯、富異丁烯和脫氫尾氣,是整個恒力石化項目中承上啟下的一環(huán),關鍵性不言而喻。8月10日,開放日當天,同類裝置中全球最大壓縮機組成功吊裝就位,為工程如期竣工試運營打進“關鍵一球”。
130萬噸/年C3/IC4混合脫氫裝置需完成催化脫氫、壓縮、低溫分離、產品精餾等工序,對工程施工工藝和質量要求極高,再看設備的高、大、重,以及非標設備的制作量、鋼結構和管道工程龐雜的工作量,現場施工難度便可想而知,加上諸多高空作業(yè)的效率低、風險大。壓力一重重,難題一個個!怎么辦?從土建、安裝建設,到BIM模塊設計與制造,中建安裝何以從20余家參建央企中脫穎而出,多次被大連市市長點贊,并作為示范工地迎來大批同行觀摩?
“錙銖必較”每一個細節(jié)
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不僅需要高效、穩(wěn)妥的施工模式,也需要完美、精湛的施工技術,尤其在細節(jié)方面,中建安裝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出現的瑕疵。
防焊接裂紋及晶間腐蝕是石化工程施工過程控制的一大難題,也是影響裝置安全生產的關鍵因素。在業(yè)內,一年出現兩三次裂紋,從而“停車”的現象并不少見。早在2009年,中建安裝團隊在參與其他石化項目施工時,經過多次試驗,成功掌握了對不銹鋼焊縫鐵素體含量控制的方法,這一核心技術沿用至今。在管道焊接和安裝過程中,中建團隊嚴格控制焊接工藝參數,每道工序完成后,安排專業(yè)人員進行檢測,“若焊接工藝不嚴加管控,一旦管道出現裂紋再修補將會造成數百萬元的損失,還會埋下安全隱患。”嚴文榮介紹。
“無論業(yè)主有多嚴苛,我們中建安裝都堅持以更高的要求律己。”項目經理李敬賢介紹,項目在施工管理上,要求每一道工序都更為嚴格,尤其在焊接上,現場每一道焊縫旁都打印上焊接人、質檢員、車間檢查人信息,做到可追溯。
“一線后移”化解施工難題
從龐大的施工現場一眼望去,清爽、整潔、有序的狀態(tài)顛覆了常人對“工地”的認知。而來到管道預制廠里,行車穿梭、焊花飛濺、自動化焊機吱吱作響,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中建安裝總工程師嚴文榮介紹,在不斷的施工和管理實踐中,總結形成了石化工程標準化工作方法,此次將“模塊化施工”技術運用到了項目中。“管道預制廠、鋼結構預制廠”才可謂是項目生產的“一線”,管道、鋼結構等大量后序工作被前移到此,“模塊化施工”已成為石化裝置項目管理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模式,不僅減少了現場技術工人數量,減少了對管理規(guī)模和施工現場的影響,預制廠模塊化生產還可以實現晝夜兩班制作業(yè),為恒力石化C3/IC4混合脫氫裝置即將拉開的“工程安裝大會戰(zhàn)”備齊硬件條件。
管道的潔凈度對施工進度和質量影響極大,把清潔度控制前移也是提高效率的關鍵。黃學輝是項目質量負責人,為了確保管道潔凈施工,他常常爬入大口徑管道內進行潔凈度檢查,在炎熱的夏季,管道內溫度超40度,碰到長度長、焊口多的大管道時,他在管道內一趴便是半日,往往出來已是揮汗如雨,但他毫無怨言,他說:“檢查潔凈度工作雖小,但這是一個細致活,事關重大,一旦有微小疏忽,非常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這項工作必須親自檢查我才放心。”
明星產業(yè)工人隊伍助力
“這樣龐大的裝置,正常完工時間需要3年,而現在我們不僅要確保在兩年以內完成所有工作,還要確保單位工程、分部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達到100%。”項目經理李敬賢說。“100%交驗合格率”的自信與底氣,主要得益于中建安裝優(yōu)中選優(yōu),以金牌員工構成的管理層和技術出眾的人員隊伍。
“我們有一支產業(yè)工人隊伍,是項目施工上的‘殺手锏’,他們不僅技術純熟,而且執(zhí)行力、行動力非常強”,李敬賢說。“工匠兄弟連”作為新時代先鋒產業(yè)工人隊伍,早已擺脫低技能、低素質、重復機械作業(yè)的普通建筑工人形象,不僅有中央企業(yè)技術能手、雷鋒傳人、全國進城務工優(yōu)秀青年、全國焊工技能競賽優(yōu)勝選手,還有4名被職工大學錄取的“農民工大學生”。大型管道工廠化預制、鋼結構模塊化施工,是工匠兄弟連在施工過程中創(chuàng)新管理和施工模式的一大成果,還將日常焊接工程量信息化管理,利用“互聯(lián)網+”模式,將現場施工量的每一個數據及時錄入公司項目管理數據庫,做到施工作業(yè)隊的日報表與項目部同步統(tǒng)計、核對,確保無誤。
實力演繹中建石化戰(zhàn)略
中國建筑和石油化工,看似關聯(lián)不大,但事實卻是,中建已深耕石化產業(yè)四十余年,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財富。
1973年秋至1982年,恢弘的遼陽石油化學纖維總廠項目,拉開了中建石化產業(yè)項目發(fā)展的序幕。作為毛主席圈定、周總理批準新建的大型石化企業(yè),當時可為全國8億人每人每年提供5尺織布,相當于430萬畝良田生產的棉花產量。在這項史詩級工程中,中建有關“浮球式標準壓力發(fā)生器”的研制,填補了我國自動化儀表工業(yè)領域的空白。
1977年開始的南京烷基苯廠項目,是中建安裝承建的我國又一個大型石化重點工程。當時,南京烷基苯廠是全國前列的烷基苯生產基地之一,投產后年產值近10億元。
四十余年間,中建安裝承擔了眾多節(jié)點性工程。其中,金桐石化5萬噸/年烷基苯安裝工程、南京市輕油制氣安裝工程等先后榮獲魯班獎。
恒力石化混合脫氫裝置預計將于年底前全部完成,這將是中建安裝石化施工水平的又一次飛躍,也是中建石化戰(zhàn)略的又一次提升,為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提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以軍魂獨運匠心
在業(yè)界看來,石化項目建造具有高投入、高強度、高質量要求、高技術密集度、高施工難度、高危險度等一系列特點和難點。如何在企業(y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升華,達成企業(yè)管理運行標準化、作業(yè)流程標準化以及現場管理的標準化,將是中建安裝做實做強石化主業(yè)的核心戰(zhàn)略要求和發(fā)展鑰匙。那么,中建安裝為何敢于寫這篇文章,且有信心寫好這篇文章?
軍魂匠心,這是中建安裝一直以來所倡導的企業(yè)品格。軍魂即“鐵軍精神”,體現中建安裝部隊傳統(tǒng)和鐵軍文化淵源;而匠心則是“工匠精神”,這是專業(yè)化屬性的體現。如今,在傳承鐵軍文化的基礎上,中建安裝融合了建筑安裝行業(yè)屬性的大國工匠精神,從而提煉出獨具特色的“軍魂匠心”文化,將其樹立為公司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追求。“看不見的精益求精,都是兄弟們戰(zhàn)天斗地的青春”,據介紹,這是中建安裝石化作業(yè)隊伍“工匠兄弟連”內部流傳甚廣的口號,也將貫穿于中建安裝各條戰(zhàn)線上的奮斗歷程中。
在大連恒力石化,中建安裝打造了“工程優(yōu)質、團隊優(yōu)秀”雙優(yōu)項目,更發(fā)揚了鐵軍品質和工匠精神,助力石化強國的成功實踐。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