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站:走進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項目
第26站:走進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項目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0-29
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
2018年10月11日,河北石家莊正定新區,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全球最大懸索結構展廳——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同期,“建證40年·中國建筑奇跡之旅”中國建筑開放日大型主題傳播行動第26站“探訪全球房建領域最大懸索結構——走進中建鋼構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活動也在此舉行。據悉,這是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紀念改革開放40年重要活動之一。參與活動的建筑專家對媒體表示,“這里的7個標準展廳全部采用全球罕見雙向懸索結構。展廳大跨度屋蓋,主承重結構最大跨度105米,次承重結構最大跨度108米,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已經把中國懸索結構推進到世界領先的水平”。
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外景
匠心智造領先世界
據了解,這座“全球第一索”展廳由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項目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全過程管理。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已經正式取代全球著名會展中心——德國漢諾威,成為全球最大采用雙向懸索結構的會展中心。
在活動現場,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石家莊國展項目負責人曹星華表示,在421天的極限工期內,完成108米“全無柱”展廳,匠心“智”造成為全球最大的懸索結構展廳建設的動力。
據介紹,項目最大亮點是全球最大的雙向懸索鋼結構,所有展廳實現了“全無柱設計”,展廳面積最大化利用,不僅采光及視線效果達到最佳,還最大程度地釋放了空間。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落成前,只有德國漢諾威會展中心擁有全球唯一一個跨度為36米的懸索結構展館。而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的7個標準展廳全部采用全球罕見雙向懸索結構。展廳大跨度屋蓋,主承重結構最大跨度105米,次承重結構最大跨度108米,是漢諾威會展中心懸索結構跨度的3倍。
曹星華表示,中建鋼構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暫的工期內高品質完成一個集美感、綠色、科技于一體,超越世界水準的經典建筑,關鍵在于石家莊國展中心采用了大跨度鋼結構的主體建筑形式,中建鋼構開啟了匠心“智”造模式,憑借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本身具有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以及信息化管理的特點,其建設周期、安全性能、節能減排等方面的表現均要優于傳統混凝土建筑。
據介紹,2018年3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我國空間結構工程學家董石麟,中國工程院院士、“985”工程首席科學家、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陳政清,兩位院士專程到石家莊國際展覽中心項目考察調研。在項目現場董石麟院士表示,近幾年我國懸索結構體系快速發展,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將我國懸索結構房屋建筑設計、施工水平推進到這一領域世界最前沿。
活動人員和藍寶合影
鐵骨仁心建設奇跡
中建鋼構承建的一系列高、大、精、尖工程為我國結構工程作出了重大貢獻,此次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鋼結構設計復雜、建設風險高、施工難度大,中建鋼構充分利用了鋼構建筑的特點,創造了鋼結構建設的奇跡。
石家莊國展項目技術負責人呂洋洋詳細解釋道,首先鋼結構建筑工業化采用工廠化生產,可縮短建設周期,根據相關研究,以工廠化方式建造的住宅,其施工周期將縮短3~4個月,大大提升了投資效益;其次,鋼結構建筑采用工廠化生產、干作業施工,減少水資源占用,鋼材的強度高、自重輕,可降低基礎造價;第三,鋼結構占地面積小,采用鋼結構可以增加使用面積4%~8%,這實際上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價值;第四,鋼結構建筑資源消耗量較少,每平方米消耗資源量大約是800到1000千克,其中50%是可再生資源,而鋼混結構每平方米消耗資源量則在1700千克以上,同時,鋼結構建筑拆除后鋼材可以100%回收再利用,是綠色環保的建材;第五,鋼結構重量輕,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鋼材具有高延性,因此,抗震性能好、結構安全度高。
據介紹,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采用綠色三星標準,為國內綠色建筑最高等級,是我國第一座達到綠色三星標準的展覽中心,從綠色建筑、綠色建造、綠色建材等多個維度全面突出了綠色建筑的特點。
自“十二五”以來,中國建筑提出了“五化”的發展戰略:專業化、區域化、標準化、信息化、國際化。中建鋼構作為中國建筑的二級專業公司,恪守專業化發展的原則,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鋼結構產業集群,并連續6年蟬聯鋼結構行業榜首,國內外相當數量的“高大新尖,急難險重”項目都是“鋼構造”。從河北省投入使用的第一高樓——開元環球中心,到中國北方最大會展建筑——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再到雄安新區第一標——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中國北方地區最大裝配式醫院秦皇島醫院,中建鋼構與河北燕趙大地共同舞動起了綠色協調發展的節拍。
建證活動現場
建證40年穩健發展
據悉,活動主辦方還組織與會者觀看了“建證40年”“時光隧道”展覽,與會人員一同走進石家莊國展中心的中央展廳,近距離感受了這座世界級建筑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國建筑“紅色基因、藍色力量、綠色發展”的發展實踐,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周年偉大成就。
中國建筑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中,中國建筑從傳統優勢到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中國鋼結構行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模仿學習國外技術到建造實力問鼎世界前列的過程。80年代初,中國建筑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創造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深圳速度”;現在,中國建筑旗下的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參與到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的建設,從“深圳速度”到“世界第一懸索”,從超高層到大跨度空間結構,折射出企業創新驅動的發展軌跡,也體現了鋼結構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潮流。目前全國倡導的鋼結構建筑作為中國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是如何為人們拓展綠色美好的幸福空間。
河北省石家莊市相關負責人對媒體介紹說,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是由中建鋼構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并運營的國家財政部第二批PPP項目,總占地面積64萬平方米,總投資額45億元,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會展中心。石家莊國展占據正定新區的核心位置,與歷史悠久的正定古城相鄰,項目設計理念取“碧水宏橋”之意,采用“一橋居中,兩水分片”的形態布局,融合趙州橋拱形、正定隆興寺山墻等古建筑精華,將地域文化特色與優美的懸索結構設計巧妙結合,打造出傳統與現代完美統一的會展精品,充分展現石家莊獨有的地域特征和城市魅力。
據了解,此前,第十一屆中國·石家莊(正定)國際博覽會之后,第六屆河北汽車文化節、2018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中國(石家莊)國際工業汽車展覽會等一大批規模大、質量高、影響廣的國內、國際會展項目在此舉辦,體現了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優越的承展實力,開啟了京津冀地區會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也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責任編輯:姚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