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站:走進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項目
第35站:走進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項目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1-14
10月26日,“建證40年·中國建筑奇跡之旅”中建開放日大型主題傳播行動第35站走進廣東珠海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項目(以下簡稱橫琴口岸項目)。
活動組織媒體記者對橫琴口岸項目進行參觀,深入了解這個口岸“巨無霸”的建造過程,通過講述項目建設期間的生動故事,展示中建人奮勇向前的拼搏精神,助力橫琴新區大發展。
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光明網、經濟日報、珠海電視臺等媒體參加活動并采訪報道。
橫琴口岸
“開發橫琴新區的初心不能忘!”這是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橫琴新區時留下的話語。10年4次到訪,足以說明這個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路橋相連的區域的重要性。
從最初蕉林綠野的荒島到如今開放發展的熱土,這個距離澳門最近僅200米,面積卻有澳門三倍大的橫琴新區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完成蛻變,成為改革開放的亮麗名片。作為首家參與深圳建設的外地國有大型建筑企業,中建二局的建設者們也積極加入到橫琴新區的建設大潮,成為橫琴新區蛻變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打造“特區中的特區”
說到橫琴新區,這就要追溯到2005年9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廣東第一站就來到了橫琴島,并給予了由衷稱贊:“橫琴島真是一塊寶地!”
2009年9月,習近平在考察訪問澳門期間宣布:中央政府已決定同意開發橫琴島。12月16日,橫琴新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繼天津濱海新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自此,這個距離澳門最近僅200米,面積卻有澳門三倍大的橫琴新區吸引了眾多粵港澳企業的目光,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澳門大學新校區、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先后落地,橫琴新區已成為深化粵澳合作的重要樞紐和眾多企業投資的熱土。高速的發展讓橫琴新區意識到,盡管已開放24小時通關,可現有的橫琴口岸已無法滿足粵澳合作交流的需求,打造橫琴“新口岸”的規劃便應運而生,而這一重大的建設任務,便落在了中建二局建設者的肩上。
參觀展廳
口岸中的“巨無霸”
橫琴口岸項目合同額約168億元,總建筑面積為131萬平方米,擔負著打造陸上最大直通澳門口岸的重要使命。2016年12月,橫琴口岸項目正式開工,力爭在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實現通關功能投入使用,2022年底全面完成建設。
探索“兩地一檢”通關模式。作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珠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項目,橫琴口岸項目是促進珠海以及珠江口西岸地區發展、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的新平臺。項目按照國務院批復的《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要求,將打造成為“模式創新、通關便捷、設施齊備”的國內一流口岸,同時也是落實“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創新政策的主要基礎設施,為未來推進粵澳口岸查驗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兩地一檢”等創新通關模式的重要平臺。
三大功能打造“大口岸”。橫琴口岸項目主要涵蓋口岸功能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區、口岸綜合開發及配套三大功能體系。其中,口岸通關功能區將在旅檢大廳出境、入境各設人工查驗通道14條,自助查驗通道60條;客車、貨車查驗場分設客車11條通道和貨車6條通道;綜合交通樞紐涵蓋廣珠城際延伸線橫琴站、澳門輕軌延伸線橫琴口岸站、長途客運站、城市公交樞紐站、島內輕軌站、出租車服務設施、社會車輛停車場等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綜合配套服務分為服務配套核心區、商業服務拓展區兩大部分,通過在周邊設置商務辦公、酒店和餐飲零售等配套服務設施,使其更好地成為橫琴新區城市綜合營運服務平臺,形成橫琴新區現代服務業聚集點。
口岸中的“流量王”。目前的老橫琴口岸通關量為每天7萬人次,車輛每天1萬輛,新橫琴口岸在建成后將滿足旅客年通關量8000萬人次,車輛年通關量265萬輛次,貨物年通關量533萬噸,真正成為大型的國家一類口岸。
活動合影
挑戰國內最大樁基施工
從2016年開工以來,建設者們遇到的最大挑戰,要數通關區域6500根樁基的施工。作為國內在施體量最大的樁基工程,該口岸通關區域有“大”、“密”、“長”三大特點。其中,基坑施工面積約13.5萬平方米,相當于19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而要打入地下的6500根樁基均為超長樁基,平均長度超過100米,最長可達120米,且樁基間距4米,可謂既長又密。
“金鐘罩”破解樁成孔難題。由于項目離海較近,施工區域地質條件非常差,樁成孔難度極大。為此,項目部采用高頻免共振錘下超長護筒和嚴格控制泥漿比重的方式,克服了復雜的地質及超長樁施工的種種難點,解決了樁基成孔難這一大難題。這個長達20米的護筒宛如一個“金鐘罩”,挖土、鋼筋籠吊裝、混凝土澆筑都在“金鐘罩”內部進行,既安全又高效。
會“輕功”的鋼筋籠。據估算,6500根樁,鋼筋總重量高達70800噸,且每個鋼筋籠長達十幾米,重達數噸。如果采用汽車吊或履帶吊轉運鋼筋籠,既費時又費力。為此,項目創新利用卷揚機拉動鋼筋籠,通過摩擦力作用帶動鋼管繞軸旋轉,使鋼筋籠在鋼管上可以快速移動,猶如“輕功”一般快捷。
經過180天的日夜拼搏,建設者們耗時半年,提前15天完成通關區域樁基礎施工任務,順利完成這一里程碑節點。目前,項目部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通關區域地下室施工。
前不久,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粵港澳大灣區正式進入“大橋時代”,橫琴口岸項目也隨之成為珠海市最大的基礎設施在施項目。為了迎接“大橋時代”,珠海已計劃推動橫琴自貿片區、珠海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大橋經濟區”規劃即將啟動,而屆時正式完工的橫琴口岸項目,也必將為“大橋經濟區”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責任編輯:姚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