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站:走進莆田市會展中心EPC項目式場館
第42站:走進莆田市會展中心EPC項目式場館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1-14
莆田市會展中心項目正面實景圖
10月31日,“建證40年·中國建筑奇跡之旅”中建開放日:大型主題傳播行動第42站,走進莆田市會展中心項目。活動組織領導嘉賓、媒體記者、項目人員、勞務工人等200 余參觀項目。該項目是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主會場舉辦地,項目團隊用180天完成總建筑面積10.9萬平方米的項目建設,平均月產值2億元,刷新了“莆田速度”。大家紛紛為中國建筑創造的建筑奇跡點贊。
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央視網、中國網等20余家媒體采訪報道了本次活動。
金秋十月,在徐徐的海風吹拂中,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在福建省莆田市隆重舉辦。作為世界佛教界2018年的重點活動,這場盛會受到全球矚目。當全球來賓漫步在論壇主會場所在地---莆田市會展中心清新明亮的場館之中時,他們不會想到,這片恢弘的建筑在半年前還是一張圖紙。短短180天,平地起高樓,在建筑業界堪稱奇跡。
而這場奇跡的誕生,來自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建海峽”)2800多名建設者的奉獻,這,也是他們對這次世界佛教圣典所呈上的最高敬意。
建證40年大合影
勇于落實責任擔當 護航世界佛教盛典
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等傳統“一帶一路”核心區文化交流的紐帶與見證者,富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現實意義。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將于莆田召開!主會場定在莆田市會展中心項目舉辦,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0.9萬平方米,合同造價9.85億元。按照常規工程排算工期要三年時間,但是,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已經敲定具體舉辦日期,工期倒排,留給設計施工的時間已不足180天!
要以比常規工期快出將近六倍的速度完成施工任務,誰來啃下這塊“硬骨頭”?福建省委省政府和莆田市委市政府再次想到了締造“媽祖速度”的中建海峽。
當時,整個建筑行業都在觀望,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具有優良軍隊傳統的中建海峽再次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第一時間組建優秀項目管理團隊,以高度政治自覺和主體責任意識,跑步進場、快速部署,開啟了與時間賽跑的施工模式。
活動現場全景圖
頂層設計科學規劃 聯合作戰有序銜接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時間緊迫,面對困難與挑戰,中建海峽以其雄厚的技術管理實力與攻堅克難的豐富經驗,積極應對,選拔精兵強將,統籌規劃,快速布局,蓄勢待發。
由公司副總經理王耀出任專家顧問組組長,并迅速成立以廈門公司總經理林小強為總指揮的EPC工程指揮部,形成項目統籌規劃,集中指揮協調,多工種聯合作戰。
打造配置齊全的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矩陣式管理架構,施工組織任務精細化統籌管理,建立快速決策綠色通道,廣泛調動、集中整合各專業全范圍資源。
為更有效率做好項目設計,并將工程設計與現場施工無縫對接,項目指揮部請來各個專業項目60多名工程設計師,直接在項目現場合署辦公,減少溝通損耗環節,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從藍圖設計到精細化可操作的施工圖紙,按照正常工期要將近6個月的時間。但是,莆田會展中心僅僅用了4天完成地下室基礎施工階段圖紙,23天圓滿完成項目12個專業、2000余張全套施工圖紙設計。
在硬仗面前,中建海峽還攜手中建鋼構、中建裝飾、中建照明等兄弟單位并肩作戰,以“時不我待,使命必達”的精神全方位開展設計和施工作業,展開了一場全所未有的攻堅戰!
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
主觀能動提升效率 技術創新挑戰壁壘
方案詳細到每一天,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把所有的每個細節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全部排計劃到三級節點。
項目部在系統內首開先河,專門成立計劃管理部,根據這個每天和每周的計劃來判斷有沒有延誤,并根據各個班組的進度實施公平公正公開的獎懲制度。計劃管理部設有聯合作戰室,配備55寸現場監控電視,隨時監控現場。各分包專業負責人每天開會,現場解決問題,確保建設高峰期2800余名工人的協調與安排。
統籌資源管理,項目團隊細心梳理材料供應的采購、路線,以及運輸方案以及到場的時間,保障最后的攻堅任務當中材料供應能滿足施工需求。發揮勞動競賽作用,開展“六比一創”勞動競賽活動,過周檢查、月評比,對11支參賽隊伍進行考核并實施兌現,激發參建單位的建設熱情。
同時,項目部秉承“技術先行?超越創新”精神,從立項伊始便不斷踐行技術與方案的“雙優化”,采用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封閉降水等新技術,涵蓋土建、機電、鋼構、裝飾、景觀等全專業內容。并組建專業BIM團隊,通過協同管理平臺的集成化服務,從施工、商務、質量、安全等各方位貫徹全過程BIM技術應用,解決了很多只有設備進場后才能解決的難題。
牢記使命忠于職守 風雨如晦砥礪前行
超短的工期帶來了強大的工作壓力。更讓施工團隊提心吊膽的是莆田復雜多變的天氣。因為施工時間集中在春夏兩季,是福建的臺風季、多雨季,這給施工帶來極大挑戰。180天里,200多名項目管理人員每人面對精確到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的工作安排,都只能犧牲休息時間,一心撲在工作上。
“那一段時間,我們就是要在臺風天、下雨天去跟老天爺搶時間!”項目經理林征形象地說。那段時間,莆田市迎來了兩場臺風,同時連續下了半個月的雨,而且幾場暴雨下得讓人揪心。當時,項目地下室已經開始刷地坪漆,大量的雨水涌進地下室,整個地下室一片汪洋。現場的管理人員全都坐不住了,全部蹲在現場,經過近8個小時的等待,暴雨一停,他們便爭分奪秒地緊急排水,并第一時間將豁口堵住。
除了雨水,更嚴峻的挑戰是酷暑。在七八月份的時候,項目進入外墻施工階段。在中午最熱的時候,金屬板材上的高溫讓人畏懼,手摸燙起泡,膠鞋在上面行走,常常出現被高溫融化的現象。面對高溫和緊迫萬分的工期,工人都咬牙堅持下來!項目部采購大量防暑降溫藥品,醫療站隨時待命,各種勞保措施不斷完善,最終確保最熱最難的施工季節得以安全高效度過!
180天,莆田市會展中心項目再次刷新了國內施工速度,被業內盛贊為“莆田奇跡”:11天完成35萬立方土方開挖運輸作業;40天完成5萬平方米的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及9萬余立方米混凝土澆筑作業;61天完成屋面結構封頂以及上部主體1.2萬噸的鋼結構加工、運輸、吊裝任務;72天完成3.5億元總產值機電安裝工程及室內精裝修工程;58天完成4.7萬平方米外立面幕墻工程安裝;開工5個月以來,平均產值達到一個月2個億!180天順利圓滿完成竣工驗收!
“大鵬展翅在鄒魯,成功歸來看海峽!”象征區域發展與企業展翅高飛的扛鼎之作——莆田市會展中心,也必將在建筑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偉大祖國復興書寫一曲盛世華章!
【責任編輯:姚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