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陜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02-11
2014年,陜西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省屬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2080億元,成為陜西省首個收入突破2000億元的企業,繼續獨占西部首個世界500強企業席位。陜西有色集團繼千億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之后,成為陜西第三位產值過1000億元企業。
2014年,一批國有企業的創新成果在全國叫響:陜汽集團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標準制定者;延長石油“二氧化碳擠石油”既出油又環保;陜煤集團黃陵礦業“無人采煤技術”正在改變煤礦開采史;陜西法士特變速器年產銷量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陜西多途徑、多措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激活國企競爭力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對于陜西國企提升競爭力至關重要。
2014年6月,陜西國資委印發《關于省屬國有企業進一步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指導意見》,并制定貫徹落實陜西省政府《關于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方案,推出一批混合所有制試點企業。2014年7月,陜西法士特公司與美國伊頓公司共同組建法士特伊頓(西安)動力傳動有限公司,開創了企業全球化、多元化、高端化發展新局面。延長石油集團與殼牌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目前,雙方共合資組建3家企業,即延長殼牌公司、延長殼牌(四川)公司、延長殼牌(廣東)公司。其中延長殼牌公司、延長殼牌(四川)公司分別由延長石油集團、殼牌中國、陜西天力三家企業出資組建,分別占比46%、45%、9%,延長石油集團相對控股。延長殼牌(廣東)公司由延長石油集團控股51%、殼牌中國49%。合資公司運營的加油站已突破500座,拓展了延長石油的銷售渠道,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陜西國資委監管企業所屬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已達502戶,占監管企業總數的37.5%;資產總額6128億元,占監管企業的37.8%;營業收入3174億元,占監管企業的44%;凈資產2029億元,占監管企業的41.6%;凈利潤92億元,占監管企業的51.5%。混合所有制經濟已成為陜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長點。
改制上市為國企發展添后勁
2014年,陜西積極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成績斐然。企業通過上市,一方面募集了資金,另一方面也改變了治理結構,為后續發展增添了后勁。2014年1月,陜煤股份首發上市,融資40億元,實現了主營業務上市;秦川集團整體上市,發行新股3.45億股,募集資金5.7億元,是陜西省國有企業中第一家整體上市的企業;有色集團寶色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融資2.28億元。秦川集團實現整體上市,全體9名股東所持股權全部實現證券化,為陜西省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徹底清除了秦川集團與秦川發展之間的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并募集了配套資金。秦川集團整體上市是陜西國資委推動監管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嘗試,為監管企業整體上市積累了經驗,探索了路徑。
創新驅動促國企活力迸發
隨著陜西國企改革的深化,國企的創新機制也不斷激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向中高速推進。2014年,陜西國資委完善科技創新工作指導意見和考核辦法,實施省屬企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一批“創新驅動”示范工程、研發平臺建設和重點研究開發項目建設,用科技創新來驅動企業科學發展。
目前,陜西國資委監管企業共建立研發機構123個,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4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5個。同時,會同陜西省科技廳開展了省屬工業企業研發投入量化考核,落實科技投入增長機制,對12戶達標企業進行獎勵,對不達標的兩戶企業各提取100萬元作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專項經費。企業科技投入將達到200億元,研發總投入達到1.6%以上。
2014年,陜西全省國企科技實力顯著提升:延長石油集團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項,授權專利68項。陜西有色集團完成科技項目200多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法士特集團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2014年,陜西國資委監管企業中納入統計的28戶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4.1%,陜西省國有企業不懈的改革創新正在釋放出強勁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