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福建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3-04
日前,隨著上市企業年報紛紛出爐,廈鎢新能、盛屯礦業、廈門鎢業等廈門市新材料領域的領頭羊企業業績亮眼,位于廈門市新材料企業增長前列。2021年,廈門市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1074.14億元,增速17.89%。
當前,廈門市認定的新材料企業有189家,分為特種金屬及合金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領域。
在2021年全年產業增長曲線中,廈鎢系列、象嶼興泓系列、明達、長塑等企業增幅均超過29%。其中,先進基礎材料領域,以金路通、象嶼興泓、朋鷺、嘉鷺、金鷺、廈順鋁箔等為代表的企業增幅超20%。關鍵戰略材料領域,廈鎢、廈鎢新能增幅超60%。
業績快報顯示,廈鎢新能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5.57億元,同比增長94.72%;實現歸母凈利潤5.55億元,同比增長121.48%;實現扣非后凈利潤5.12億元,同比增長109.97%。廈鎢新能目前正積極發展包括鋰電正極材料在內的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品涵蓋鈷酸鋰、三元材料、前驅體、錳酸鋰、磷酸鐵鋰、高鎳材料、NCA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產品。目前,其產線始終處于滿產滿銷的狀態。截至2021年底,廈鎢新能的產能為年產約8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在不考慮技改的情況下,今年年底有望實現年產約11萬噸的產能規模。
廈門鎢業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18.42億元,同比增長67.91%;實現凈利潤11.79億元,同比增長92.04%。受益于鎢鉬行業持續回暖,鎢鉬產品銷量大幅增加,廈門鎢業產品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2021年其鎢鉬等有色金屬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09.57億元,同比增加約45.39%;實現利潤總額約為14億元,同比增長約74.61%。
另據了解,今年廈門虹鷺鎢鉬工業有限公司將投資8.42億元,在廈門虹鷺天翔廠區投資建設600億米光伏用鎢絲產線項目,通過進一步擴大細鎢絲在非照明領域的運用,促進公司快速占領光伏用金剛線母線的應用市場。
圍繞新能源電池金屬,盛屯礦業上控資源、下拓材料,業績預報顯示,其2021年有望創歷史新高,實現凈利最高22倍的增長。在新能源的催化下,新材料正處于高景氣賽道,今年廈門市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新材料首批次政策,發揮對產業發展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基于現有優勢,進一步做大做強鎢鉬材料、光電信息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產業。
廈門市將支持新材料企業面向應用需求研發新材料功能復合材料,開展設計、應用單位供需對接;促成廈鎢新能與廈門市主要鋰電企業形成本地配套,增強產業聯動。今年廈門市新材料產值將力爭突破1100億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