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屬國有經濟前7月主要指標創歷史同期最高
陜西省屬國有經濟前7月主要指標創歷史同期最高

文章來源:陜西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2-09-19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運行的超預期因素、內外部挑戰,陜西省國資系統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提質效,省屬國有經濟呈現“總體平穩、進中向好、質效提升”態勢,主要指標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規模實力穩步提升。截至7月底,陜西省屬企業資產總額3.01萬億元,所有者權益994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9.7%。
截至7月底,陜西省屬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5億元,同比增長25%,為近三年來最高增幅。巴拉素煤礦、店頭電廠、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等11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80%以上;西十、西延、西康高鐵,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引漢濟渭一期、二期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陜西省屬企業助力全省穩增長主力軍作用進一步彰顯。
質量效益快速增長。前7月,陜西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876.4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利潤總額480.8億元,同比增長70.8%。陜煤集團、延長石油、陜投集團、陜西有色集團、陜西建工利潤同比增加額超5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陜西交控、陜西水務營業收入增加額和增幅均大幅提升。
社會貢獻持續加大。陜西省屬企業原油產量、成品油銷量、原煤產量、發售電量、鋼材銷量等實物指標實現同比增長,全面完成省上能源資源保供穩價任務。在西安疫情防控中,陜西省國資系統累計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約4億元,惠及市場主體7436戶;累計招聘18681人,使用省內農民工23.8萬人。
陜西省國資委要求,各省屬企業要緊盯目標,掛圖作戰,新建項目務必在三季度末全面開工,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要確保完成1100億元以上;要對陜西省委、省政府重點關注的58個項目加強監測分析,落實專班推進,特別是水利、機場、高速公路、高鐵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要搶抓政策機遇和施工黃金期,努力形成更多實物量。
陜西省屬企業要全面梳理自查改革任務落實情況,確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圓滿收官;要對各項改革任務進行回頭看,對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標準,對改革實效進行再評估、再檢驗,確保質量雙優。要持續推廣三年行動好的做法,推動重要成果制度化、長效化,持續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陜西省屬企業要繼續以秦創原建設統領企業科技創新工作,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科研項目攻關、技術成果轉化等重點任務的推進,不斷增強自身創新能力建設;持續深化“兩鏈”融合,以產業化落地為目標,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區域經濟和上下游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能力;要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場景示范,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陜西省屬企業之間要強化信息、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共享,發揮好省屬國企的整體優勢,加大同央企、民企、外企等在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以及氫能、電子信息、現代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力度,吸引更多資本投資陜西。
【責任編輯:馬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