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顧問--企業改革發展的“保護神”
法律顧問--企業改革發展的“保護神”

文章來源:國資委政策法規局 發布時間:2001-11-12
法律顧問--企業改革發展的“保護神”
國家經貿委經濟法規司司長
張德霖企業法律顧問是指具有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由企業聘任并經注冊機關注冊后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的企業內部專業人員。他們是企業領導人在法律方面的得力參謀和助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的約有
9萬人,其中已有23000多人通過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并取得了執業證書。這支隊伍在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管理、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積極參與經營決策 防范企業經營風險
為使企業經營決策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許多企業建立了重大經營決策的法律咨詢審核制度。由企業法律顧問對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提出法律意見,輔助企業領導人把好決策關。中石油、上海大眾、大港油田等一大批企業實施了企業重大決策法律部門“一票否決權”制度。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境外上市一年多來,法律部門就重大項目向企業領導人和有關部門提供書面法律論證意見達
200多件,重點解決了在美國資本市場的籌資使用與美國法律適用及監管、股份公司上市對原有其他上市公司的影響以及謹慎披露等問題。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法律顧問室配備了5名專職企業法律顧問,在采購銷售、技術質量、人事、三產、知識產權等方面做好法律服務工作,并針對問題及時提出法律意見,如在2000型桑塔納轎車的工裝模具、工裝夾具兩項合同談判中,考慮到向外商訂購設備時匯率變動的影響,法律顧問建議在合同上寫明以美元計價支付,被供應部門采納,避免了大量的匯率損失,被贊為“法律顧問一字值千斤”。協助企業改組改制 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廣大企業法律顧問積極參與了企業改制重組和內部各項改革,通過提供法律服務,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企業的組織和行為,促進企業改革做出了積極貢獻。有“中國第一廠”之稱的江南造船廠
1995年改制為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1999年又與求新造船廠資產重組建立新的江南造船集團,在這些重大的企業改制和重組工作中,企業法律顧問承擔了全部對外法律文件的審核、把關工作,還直接參與一些關鍵性文件的談判與起草,辦理了全部工商注冊登記、變更等法律事務,為保障企業依法改制、規范運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法律事務部在本集團發展和資本運作中主動迎接挑戰,努力為企業改制上市、子公司債轉股等重點項目做好法律服務,在寶鋼股份公司改制和H股、A股上市中,法律事務部通過參加審閱重組協議、公司章程、修改招股說明書、制訂和修訂關聯交易協議、調整購銷體制、聘用證券律師等業務工作,從依法操作角度有力地保證了股份公司改制上市的順利進行。健全合同及擔保制度 促進企業依法管理
目前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管理薄弱,而企業管理問題又往往表現為企業法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薄,不能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合同管理是企業管理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法律管理制度。企業法律顧問在制定企業合同管理辦法,建立統一管理、歸口把關、分級負責的合同管理體制,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風險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合同管理規范制度,從合同會簽的流程、簽訂權限的授予到格式文本的制作等都有詳細、嚴密的規定,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河北省電力公司系統法律事務機構
1998年以來共審查合同4747件,涉及金額116.1億元。山東勝利油田每年簽訂各類經濟合同2萬多份,總標的額200多億元,通過法律事務部門對合同全過程管理,16年共節約資金、挽回損失9億元。代理訴訟非訴訟事務 依法維護企業權益
企業法律顧問通過代理各類訴訟和非訴訟法律事務,為企業挽回了大量財產損失,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據北京市經委的不完全統計,
1995年以來經委系統企業通過訴訟、非訴訟途徑解決經濟糾紛2271起,挽回經濟損失12.82億元。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在2000年度對系統內116家單位糾紛案件的調查,當年共發生467起糾紛,其中經濟糾紛419起,占89.7%,標的額10億多元,在企業法律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下,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達1億多元。據山東省經貿委對136戶重點企業的統計,1999年以來,企業法律顧問提出避免經濟糾紛的法律意見7000多條,參與解決經濟糾紛3000多起,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30多億元。為解決多年來困擾企業的貨款拖欠“三角債”問題,長春拖拉機企業集團4年來由總法律顧問代表企業起訴74起,查帳356家,索回欠款5000多萬元,緩解了企業資金緊張的矛盾。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企業法律顧問通過運用法律手段在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領域,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維護了企業的權益。聯想集團法律部針對高科技企業人員流動大的特點,在我國商業秘密保護法尚未出臺的情況下,根據本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需要,制定了公司內部商業秘密保護辦法,有效地實現了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中信公司法律部把處理知識產權事務、保護公司無形資產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1993年中信公司法律部對“中信”字樣和“CITIC”徽標進行了商標注冊,至1996年“中信”和“CITIC”商標已陸續取得國際商標分類全部42類的注冊證;并對侵犯中信名稱權和商標專用權的問題進行調查,在工商部門的協助下,對涉及8省12市的30多家企業侵犯中信名稱權和商標權的行為進行了糾正。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建立有序市場經濟秩序,廣大企業法律顧問積極參加打擊制假售假活動,在維護企業商譽,增強企業經濟效益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法制經濟。近年來的實踐證明,企業要有效地防范市場經營風險,在激烈復雜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依靠法律,發揮企業法律顧問參謀、助手作用,保障企業在法律提供的空間內依法經營決策。這點在我國加入
WTO后,國內市場融入全球經濟,國內企業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必將更加突出地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