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機構概況  >  委內廳局  >  法規局  >  廳局發布 > 正文
        甘肅省政府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暫行辦法

        文章來源:政策法規局  發布時間:2016-08-17

        甘國資發法規〔2014〕229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企業國有資產保護,完善企業資產管理責任制度,規范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等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參照《中央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甘肅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政府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以下簡稱省屬監管企業)及其獨資或者控股子企業(以下簡稱子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實際發生的各項資產實質性且不可恢復的滅失,或者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無對價流出。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是指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以及企業內部制度,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資產損失,進行調查核實、責任認定和處罰的工作。

        第五條 省屬監管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應當遵循依法合規、客觀公正、懲戒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 省屬監管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應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適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第七條 省政府國資委按照出資人監督管理職責和管理權限,依法對管理范圍內的企業負責人進行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并指導和監督企業開展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第二章 資產損失認定

        第八條 企業發生資產損失,應當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依據確鑿、合法、有效的證據,客觀認定資產損失的情形并確定損失金額。

        第九條 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中能夠證明資產損失真實情況的各種事實,均可作為損失認定證據,主要包括:

        (一)司法機關、公安機關、行政部門、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生效法律文件;

        (二)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和其他專業鑒定機構等社會中介機構對企業某項經濟事項出具的專項鑒定結論、經濟鑒證證明或意見;

        (三)企業內部涉及資產損失的會計記錄、內部證明材料或者內部鑒定意見書等;

        (四)可以認定企業資產損失的其他證明材料。

        第十條 認定資產損失金額應當包括直接損失金額和間接損失金額。直接損失金額是與相關人員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資產損失金額;間接損失金額是由相關人員行為引發或者導致的、除直接損失金額之外的、能夠確認計量的其他資產損失金額。

        第十一條 資產損失金額應當依據有關會計賬簿記錄,按照會計核算確認的損失分類分項進行認定。

        未在會計賬簿記錄或者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差較大的資產,應當按照市價、重置價值等公允價值認定資產損失金額。

        第十二條 相關的交易或者事項尚未形成事實損失,但有確實證據證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然會發生事實損失,且能計量損失金額的,應當認定為資產損失。

        第十三條 資產損失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按照金額大小和影響程度劃分為一般資產損失、較大資產損失、重大資產損失和特別重大資產損失。

        (一)一般資產損失是指企業資產損失金額較小且造成影響較小的;

        (二)較大資產損失是指企業資產損失金額較大或者在企業造成一定不良影響的;

        (三)重大資產損失是指企業資產損失金額巨大或者在企業及社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

        (四)特別重大資產損失是指企業資產損失金額巨大并影響企業持續經營和發展能力,或者在國際、國內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

        具體劃分標準詳見附件《資產損失按金額劃分標準》

        第三章 資產損失責任追究范圍

        第十四條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的;

        (二)違反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或者相關工作程序的;

        (三)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職責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

        (四)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職責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監督不力的;

        (五)造成資產損失應當追究責任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在企業采購產品、服務過程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進行招標的;

        (二)未按照規定訂立合同的;

        (三)未進行必要的資信調查支付預付款項的;

        (四)采購標的物與市場同期、同類、同質、同品牌商品價格相比明顯偏高,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的;

        (五)采購標的物與合同約定嚴重不符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六)虛報、瞞報物資(勞務)采購價格的;

        (七)授意、指使或者串通進行違規采購的;

        (八)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條 在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訂立合同的;

        (二)違反相關制度規定,擅自壓低價格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

        (三)違反相關制度規定,擅自提供賒銷信用或者超出信用額度、期限提供賒銷信用的;

        (四)應收賬款未按照制度規定催收、對賬,以及對異常應收款項未按照制度規定追索或者采取有效保全措施的;

        (五)簽訂虛假合同,提供虛假產品或者服務的;

        (六)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 在資金管理和使用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使用、調度資金的;

        (二)超越權限或者違反程序授權、批準資金支出的;

        (三)違規拆借資金的;

        (四)違反資金管理制度,發生貪污、失竊、攜款潛逃等事件的;

        (五)支票等票據丟失未按照制度規定采取有效措施的;

        (六)違反制度規定委托其他機構或者個人從事理財業務的;

        (七)未按照制度規定核對銀行存款余額、清理未達賬項的;

        (八)現金未按照制度規定入賬、留存現金超過核定限額或者私存私放資金的;

        (九)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 在投資決策和投資管理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未履行規定的投資決策程序的;

        (二)對投資項目未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的;

        (三)越權審批或者擅自立項擴大投資規模的;

        (四)違反制度規定超預算投資的;

        (五)對投資項目未按照規定進行監管,發生損失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六)違反相關制度規定,進行非主業投資的;

        (七)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 在從事股票、期貨、外匯,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等投資業務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違規經營或者超范圍經營的;

        (二)風險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的;

        (三)資金來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

        (四)以個人名義使用企業資金從事投資業務的;

        (五)違規買賣本企業股票、債券的;

        (六)未履行規定程序或者未經授權擅自決策的;

        (七)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 在從事保證、抵押、質押等擔保活動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違規進行保證、抵押、質押的;

        (二)對擔保項目未按照制度規定進行監管,發生損失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三)未履行規定程序或者未經授權擅自為其他企業及個人提供擔保的;

        (四)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條 在資產轉讓、收購和改組改制過程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資產損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企業管理層轉(受)讓資產或者產權(股權),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規定主導制訂改制方案、指定中介機構,或者違規確定轉讓、收購價格的;

        (二)未按照規定進行清產核資、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的;

        (三)干預或者操縱清產核資、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造成鑒證結果不實的;

        (四)向中介機構提供虛假材料,造成審計、評估結果不實的;

        (五)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或者無償分給其他單位、個人的;

        (六)未按照規定進場交易(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或者超越規定權限,擅自轉讓資產或者產權(股權)的;

        (七)在企業資產租賃或者承包經營中,違反制度規定低價出租或者發包的;

        (八)違反制度規定低價或者無償轉讓資產、主要業務的;

        (九)未按照規定造成資產損失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條 對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實物資產的管理存在失職瀆職行為,造成非正常毀損或丟失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未按照會計制度及會計準則規定核算或披露已發生的資產損失,導致企業嚴重賬實不符、會計信息失真的,應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四章 資產損失責任劃分

        第二十四條 企業資產損失責任分為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分管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

        (一)直接責任是指相關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職責,以及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對造成資產損失起決定性作用時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二)主管責任是指企業部門主管負責人在其職責范圍內,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主管工作職責,以及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造成資產損失時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三)分管領導責任是指企業分管負責人在其職責范圍內,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分管工作職責,以及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造成資產損失時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四)重要領導責任是指企業主要負責人在其職責范圍內,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管理職責,以及違反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造成資產損失時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第二十五條 企業未建立內控管理制度或者內控管理制度存在重大缺陷,造成企業重大或者特別重大資產損失的,除按照本辦法對其他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外,企業分管負責人和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分別承擔分管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

        第二十六條 企業違反有關規定,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職責,導致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或者特別重大資產損失的,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承擔直接責任,參與決策的企業其他人員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參與決策的人員經會議記錄證明決策時曾表明異議的,可以免除相應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 企業發生重大或者特別重大資產損失后,隱瞞不報或者少報資產損失的,除按照本辦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外,總會計師或企業分管財務負責人和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承擔分管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

        第二十八條 企業發生重大或者特別重大資產損失,未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的,一經查實,除按照本辦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外,對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比照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

        第二十九條 子企業發生重大或者特別重大資產損失,除按照本辦法對子企業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外,其上級企業相關負責人應當承擔相應的分管領導責任或者重要領導責任。

        第三十條 企業在資產損失認定工作中有意將損失進行分解或混淆類別的,損失認定環節中的相關責任人應當比照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

        第三十一條 有充分證據證明資產損失不是由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造成的,可免予追究其責任。對造成損失的相關責任人的追究根據有關規定另行處理。

        第五章 資產損失責任處罰

        第三十二條 對企業資產損失責任人的處罰包括經濟處罰、行政處分和禁入限制。

        (一)經濟處罰是指扣發績效薪金(獎金),終止授予新的股權。

        (二)行政處分是指警告、記過、降級(職)、責令辭職、撤職、解聘、開除等。

        (三)禁入限制是指在1至5年內或者終身不得被企業及其子企業聘用或者擔任企業負責人。

        以上處罰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第三十三條 企業發生資產損失,經過查證核實和責任認定后,在依據國家或者企業有關規定予以賠償的基礎上,應當根據損失程度及影響對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以下處罰:

        (一)企業發生一般資產損失的,在責任認定年度對直接責任人和主管責任人處以扣減25%-75%的績效薪金(獎金),以及警告、記過或者降級(職)等處分。

        (二)企業發生較大資產損失的,在責任認定年度對直接責任人和主管責任人處以扣減50%-100%的績效薪金(獎金),以及降級(職)、責令辭職、撤職、解聘或者開除等處分;對分管領導責任人處以扣減25%-75%的績效薪金(獎金),以及給予或者建議給予記過、降級(職)、責令辭職或者撤職等處分。

        (三)企業發生重大資產損失的,在責任認定年度對直接責任人和主管責任人處以扣減50%-100%的績效薪金(獎金)、降低10%-20%的基本薪金、一定期限內不授予新的股權,以及撤職、解聘或者開除等處分;對分管領導責任人和重要領導責任人處以扣減50%-100%的績效薪金(獎金)、一定期限內不授予新的股權,以及給予或者建議給予降級(職)、責令辭職或者撤職等處分。

        (四)企業發生特別重大資產損失的,在責任認定年度對直接責任人和主管責任人處以扣減100%的績效薪金(獎金)、降低20%-30%的基本薪金、一定期限內不授予新的股權,以及解聘或者開除等處分;對分管領導責任人和重要領導責任人處以扣減50%-100%的績效薪金(獎金)、降低10%-20%的基本薪金、一定期限內不授予新的股權,以及給予或者建議給予撤職、解聘或者開除等處分。

        第三十四條 企業發生特別重大資產損失,以及連續發生重大資產損失的,除對相關責任人處以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外,應當同時給予禁入限制。

        第三十五條 對資產損失責任人處以經濟處罰時,對其扣發后的收入應當不低于企業所在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資產損失相關責任人從重處罰:

        (一)情節惡劣或者多次造成資產損失的;

        (二)發生資產損失,未及時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導致資產損失繼續擴大的;

        (三)干預、抵制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的;

        (四)對企業發生資產損失隱瞞不報或者謊報、緩報、漏報的;

        (五)強迫、唆使他人違法違紀造成資產損失的;

        (六)偽造、銷毀、隱匿證據,或者阻止他人揭發檢舉、提供證據材料的;

        (七)其他應當從重處罰的情形。

        第三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對相關責任人從輕或者免予處罰:

        (一)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或者挽回資產損失的;

        (二)主動反映資產損失情況的;

        (三)主動檢舉其他相關人員,經查證屬實的;

        (四)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以及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輕或者免予處罰的情形。

        第三十八條 對調離工作崗位或者已退休的資產損失相關責任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相關規定給予處罰。

        給予經濟處罰的,若離職后薪金尚未發放完畢,應當扣除相應的薪金;對繼續在企業擔任職務的,應當在其以后年度薪金中予以扣發;對調離企業的,應當向其工作單位提出處罰建議。

        第三十九條 除按照本辦法對資產損失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外,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資產損失相關責任人違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的,建議黨組織進行處理。

        第六章 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職責及程序

        第四十條 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由省政府國資委和省屬監管企業分別按照規定的工作職責、權限和程序組織實施。

        第四十一條 省政府國資委在省屬監管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中的主要職責:

        (一)研究制定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有關規章制度;

        (二)負責省政府國資委管理權限范圍內相關責任人的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三)負責特別重大和連續發生的重大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四)指導和監督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五)受理企業直接處罰的相關責任人的申訴或者復查申請;

        (六)其他有關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第四十二條 省屬監管企業在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中的主要職責:

        (一)研究制定本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制度;

        (二)負責管理權限范圍內相關責任人的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三)指導和監督子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四)配合省政府國資委開展特別重大和連續發生的重大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五)受理子企業處罰的相關責任人的申訴或者復查申請;

        (六)省政府國資委交辦的其他有關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

        第四十三條 省屬監管企業應當明確監察、審計、財務、法律和人事等部門在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中的職責。

        第四十四條 省屬監管企業發生資產損失,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或者挽回損失;發生重大或者特別重大資產損失的,應當及時向省政府國資委報告。

        第四十五條 負責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的相關人員違反工作程序、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泄露工作秘密,以及協助資產損失相關責任人逃避責任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責任追究工作人員與損失事項或相關責任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自行回避。被調查的責任人申請回避的,由派出責任追究工作人員的單位審查后確定是否回避。

        第四十六條 聘請參與調查的中介機構或者相關專家,在企業資產損失專項審計或者技術評判工作中,應當如實反映客觀事實,對有關審計結果或者評判意見的真實性負責。

        第四十七條 開展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按照以下流程進行:

        (一)組織調查、核實資產損失情況;

        (二)明確資產損失性質,進行責任認定,聽取相關責任人的陳述;

        (三)研究作出責任追究決定,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移交相關部門處理;

        (四)受理相關責任人的申訴,組織復查;

        (五)組織落實處理決定,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省屬監管企業應當向省政府國資委報告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情況,企業內部下一級單位應當向上一級單位報告資產損失責任追究情況。

        第四十八條 企業資產損失相關責任人對處理建議有異議的,可以提出書面陳述意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對處理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處理決定下達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上級單位申請復查。

        上級單位復查過程不影響處理決定的下達和執行。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由于自然災害、社會異常事件等不可抗力或市場風險、國家政策變化等非因責任人主觀過錯造成的企業資產損失不適用本辦法。

        第五十條 國有資本參股公司中的國有產權代表未按照出資人的指示提出議案、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或未按照制度規定將國有資本參股公司的決策情況上報出資人,造成國有權益損失的,應當參照本辦法追究國有產權代表的責任。

        第五十一條 省屬監管企業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本企業及子企業的具體工作制度。

        第五十二條 各市(州)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所出資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辦法或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五十三條 本辦法由省政府國資委負責解釋。

        第五十四條 本辦法自2014年9月27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附件:資產損失按金額劃分標準

        附件:

        資產損失按金額劃分標準

        資產總額 一般資產損失 較大資產損失 重大資產損失 特別重大資產損失

        5億元以下(含) 50萬元以下(含) 50-100萬元(含) 100-300萬元(含) 300萬元以上

        5-10億元(含) 50萬元以下(含) 50-200萬元(含) 100-500萬元(含) 500萬元以上

        10-50億元(含) 50萬元以下(含) 50-200萬元(含) 200-800萬元(含) 800萬元以上

        50-100億元(含) 100萬元以下(含) 100-300萬元(含) 300-1000萬元(含) 1000萬元以上

        100-500億元(含) 100萬元以下(含) 100-500萬元(含) 500-1500萬元(含) 1500萬元以上

        500-1000億元(含) 200萬元以下(含) 200-1000萬元(含) 1000-2000萬元(含) 2000萬元以上

        1000億元以上 200萬元以下(含) 200-1500萬元(含) 1500-3000萬元(含) 3000萬元以上

        注:1.資產總額是指企業發生資產損失責任認定年度的上年度本企業經審

        計的合并報表年末資產總額,當年度成立的企業的資產總額是指本

        年度經審計的合并報表年末資產總額;

        2.資產損失額是指經審計確認的單筆資產損失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在线看中文福利影院|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日韩毛片熟妇有码无码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