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投資后評價】精準賦能 精細管理 精確引導 國機集團打造特色投資后評價工作體系
【央企投資后評價】精準賦能 精細管理 精確引導 國機集團打造特色投資后評價工作體系

文章來源:規劃局 國機集團 發布時間:2023-01-05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為契機,聚焦科技研發與服務、先進裝備制造、工程承包與供應鏈三大主業,持續提升投資能力,優化投資管控實踐,進一步強化投資后評價成果運用,形成標準化、可視化、常態化的投資后評價工作體系。
精準賦能 推進后評價工作模式標準化
一是健全制度流程體系。2016年,在2013年后評價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出臺新版《投資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從制度源頭上將集團后評價管理工作流程化、標準化。具體來說,一方面,規范了后評價的范圍、組織分工、工作程序、主要內容和方法、成果運用等內容;另一方面,建立了“分級、分類管理”的工作體系,明確所屬子企業自評全覆蓋、重點項目由集團抽查進行獨立后評價的工作程序。
二是采用專業智庫模式。將所屬智庫國機規劃院作為集團開展后評價的專業支撐平臺,形成了統一的后評價工作思路。通過對不同投資項目開展后評價,對項目決策程序、行業形勢研判、產業化項目人才團隊建設等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同時橫向對比外部經驗,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形成投資管理的正向循環,提升集團整體的后評價水平。
三是吸收多方專家意見。集團領導高度重視項目后評價工作,在完善制度規范、強化過程管理、總結經驗教訓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通過組織集團跨部門評審會等多種形式,不斷豐富和完善后評價內涵,確保后評價結果全面、完整、準確、客觀。此外,通過建立外部專家庫,參與項目會商會診,深入挖掘投資價值,從專業角度為后評價項目提供有力保障。
精細管理 實現后評價工作流程可視化
2020年,上線投資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后評價工作全過程可視化管理。
在輸入端,規范項目報送端口、程序及文件要求。一是將后評價作為重要模塊單獨管理。集團及所屬子企業將2020年以來,完成審批備案的208個項目后評價報告及信息上傳,并設置統一的審核窗口,在提升后評價工作的規范性、準確性和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二是通過保障投資項目決策、運營等數據的及時更新,為后評價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提供依據。三是根據投資項目后評價報告的報送及審核情況,集團與所屬子企業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并逐項做好跟蹤落實。
在輸出端,動態獲取投資后評價結論并及時反饋,將相關成果充分轉化。一是定期總結后評價工作經驗。進一步梳理項目投前、投中和投后管理的薄弱環節和風險點,列舉階段性投資風險防范重點。二是將集團開展的后評價項目報告及時送達所屬子企業,實現信息共享,并將總結的經驗、問題和建議作為規劃制定、項目審批、投資決策、項目管理的重要依據。三是突出后評價考核激勵導向作用。將后評價發現的問題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不斷強化投資主體的投資風險責任意識。
精確引導 鞏固后評價工作成果常態化
投資后評價是一個向投資實踐學習,同時又對投資實踐進行反饋和監督的過程,是投資過程的重要一環。國機集團將后評價成果廣泛應用,達到各級員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常態化工作成效。
一是在形式上,充分意識到案例傳播的良好效應,選擇典型項目形成案例匯編。在回顧項目的基礎條件、決策過程和實施情況的基礎上,對照可研報告判定是否實現了投資預期,對每一個案例給出“成功、基本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敗”的后評價結論,并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案例形式引發了決策層和員工的思考,能快速統一認識,在集團內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評價模式。
二是在范圍上,多采用先小規模適用、再大規模推廣的方式,推動制度修訂、報告結果反饋、案例推廣等工作內容落地,確保后評價各項工作完整、準確,提升后評價工作的效率。以案例匯編為例,選取的中汽工程天津靜海汽車裝備產業化項目、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重組項目等典型案例先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并完善后,在集團范圍內廣泛分發閱讀,取得較好反響。
在國資委后評價工作總體指導下,國機集團投資后評價工作有序開展、有效運行,通過精準賦能、精細管理、精確引導,逐步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后評價管理機制。未來國機集團將持續強化投資后評價管理,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王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