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建成我國首座大型海上風電場
國家電網建成我國首座大型海上風電場

文章來源:綜合局 發布時間:2018-04-10
風電作為新能源的主體部分,正逐漸由替代能源轉變為主體能源,風電開發也逐漸由陸上擴展到海上。我國海上風能儲量豐富,開發優勢明顯。為搶占風電領域技術制高點,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成為我國能源戰略與海上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在國外風電巨頭技術封鎖、價格壟斷和國內無例可循的情況下,亟需攻克海上風電技術國產化難題。
國家電網歷時8年攻關,解決了海上風機研制、基礎設計、施工建設、電氣系統優化和運行維護5大技術難題,實現了我國海上風電領域關鍵技術突破與海上風電工程0到1的進階,取得主要創新成果如下:一是在國內率先研制出大容量海上風機,最大可承受風速70m/s,迄今35臺機組已經歷8次臺風考驗,無一受損。二是全球首創多樁混凝土-鋼組合式海上風機基礎結構,被國際權威機構挪威船級社列為新的海上風電機組基礎。三是率先研發大型海上風機整體安裝技術,構建初定位、軟著陸與精定位一體化安裝技術,解決了淤泥質海域風機施工難題,創造了單月吊裝8臺的國際紀錄。四是提出大型海上風電場電氣系統優化方法,構建基于超網絡理論的全壽命周期優化模型,發布國內首套大型海上風電場集電系統優化軟件,節約示范工程電氣投資16.2%。五是構建新的風機可用率計算模型,制定海上風電場運維策略,發布海上風電場運行、維護規程,并設計投運國內首條海上風電專業運維船,實現示范工程98.52%的可用率。
兩臺風機整體運輸圖
航拍風電場全景圖
項目授權專利44項,發表論文102篇,制定標準14項。示范工程并網以來,累計發電14億度,減少標煤消耗5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9.58萬噸;實現新增產值58.57億元,新增利潤6.06億元,節約投資6.19億元,海上風機成本下降61.54%。項目入選CCTV-1《超級工程》,推動了海上風電社會認知度。
項目帶動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開創了國產海上風電品牌,培養了一大批海上風電相關技術與管理人才,社會效益顯著。
【責任編輯: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