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高軌衛星用新型儲能電池系統實現自主可控
中國電科高軌衛星用新型儲能電池系統實現自主可控

文章來源:綜合局 發布時間:2018-08-17
隨著航天工程技術快速發展,航天器有效載荷不斷增加、需求功率不斷增大,迫切需要長壽命、高可靠、輕量化、小型化的新一代蓄電池。我國高軌衛星儲能電池技術落后,難以滿足型號發展需要,亟需開展相關領域技術攻關,解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問題。
中國電科所屬第18研究所經過多年研究,攻克了鋰離子蓄電池應用于高軌衛星的系列技術難題,取得多項創新成果:一是突破長壽命電池設計、一致性篩選、壽命建模與評價技術,掌握長壽命電極制備成套工藝,大幅提升電池使用壽命,研制的鋰電子蓄電池全充、全放循環壽命超過3000次,完全滿足高軌衛星15年的壽命需要。二是針對太空環境特殊要求,發明新型絕緣密封結構,解決薄壁殼體電子束焊接難題,滿足機械振動、電解液腐蝕、真空負壓、輻射老化和多相絕緣等復雜條件下,蓄電池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三是創新設計3并套筒式結構,解決蓄電池產品機電熱一體化技術難題,減小了產品安裝體積、功率回路路徑和輸出阻抗,降低了整機溫度梯度和系統短路風險。四是發明自主均衡矩陣補償技術,可根據單體電池電壓與平均電壓比較關系,對單體電池進行補償分流,解決了因電池自放電導致的性能離散問題,提升了蓄電池在軌工作的自主管控水平。
項目授權發明專利5項,發表論文10篇,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形成核心技術秘密2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6億元以上。項目成果先后在北斗導航衛星、“DFH-3B”衛星平臺等應用,解決了長壽命高軌衛星用高性能儲能電池長期依賴進口的問題,為我國實現關鍵航天產品“自主可控、穩定運行”作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