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離退休干部局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做法和成效
紡織離退休干部局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做法和成效

文章來源:機關黨委 發布時間:2014-05-29
黨的十八大對如何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廣大離退休黨支部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重要部分,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和堅實力量。目前,我局共有8個離退休黨支部312名離退休黨員。為貫徹落實十八大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的精神,局黨委緊密結合我局離退休黨支部和黨員實際,積極探索和總結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有效做法,努力推動我局離退休黨支部建設。
一、 圍繞“三抓兩依托”,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
(一)抓支部帶頭人,選優配強工作班子。
“班子強不強,關鍵在班長”。選好配強黨支部班子,尤其是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是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黨支部的關鍵。為此,每次支部換屆,局黨委班子都親自帶隊,多次深入到老黨員家中聽取意見、建議,與各黨支部反復進行溝通,力求真正把離退休黨員中能力強、作風好、黨性強、身體比較好、又有奉獻精神的老同志充實到支部工作中,達到“選準一個人,帶好一班人,影響一批人”的積極效果。同時,對普遍高齡的兩個離休支部,黨委選派服務處室的在職處級干部擔任支部委員,夯實支部組織基礎,協助支部開展各項工作,得到了老同志們的一致認可。
(二)抓文化活動,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離退休支部中“老革命”、“老黨員”多,很多老同志的政治閱歷豐富、思想水平高,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靠簡單地灌輸“大道理”很難有效果。為此,近年來為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要創新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局黨委在及時傳達中央政策文件、組織聽時事政治報告、舉辦支部書記委員培訓班等常規工作的基礎上,注意以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節日為載體,以文化活動來助推思想政治建設。
比如,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的時候,組織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和12名抗美援朝老戰士赴丹東開展了“重溫保家衛國之路”系列文化活動,并邀請《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魏巍的女兒與老同志一起座談、交流,給大家上了一堂非常生動、鮮活的思想政治課。再比如,對中組部、國資委等部署的重要征文活動,黨委都認真組織、廣泛動員,有時還幫助老同志在郊區安排集中寫作和討論的場所,為的就是使更多的老同志能夠通過寫作“自我回顧、自我宣傳、自我教育”,從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與黨中央保持思想一致。這方面,近年來也獲得了一些榮譽。在中組部慶祝建黨90周年征文比賽中,我局5名老同志的文章在全國十萬篇征文中脫穎而出,獲全國一等獎的2名,獲二等獎和三等獎的各1名,局黨委也榮獲全國優秀組織獎。榮譽的獲得使老同志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文化活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作用得到進一步強化。
此外,這兩年我們還召開了“援外工作”座談會、“發揮婦女作用 促進和諧穩定”座談會、“慶祝建黨90周年 見證紡織工業發展”紅色回憶座談會、“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30周年”座談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座談活動。通過這些文化交流活動,努力為老同志創造溝通、交流的機會,切實貫徹中央“思想上關心、精神上關懷”老同志的要求。
(三)抓基層組織建設,總結支部工作法。
局黨委緊緊抓住我局城內退休黨支部參加中央國家機關“走進基層黨支部”蹲點調研活動的契機,分三步扎實開展了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對離退休黨支部建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是積極做好“走進基層黨支部”記者蹲點調研工作。從去年的3月底到5月,《中國紡織報》的記者深入到我局城內退休支部,通過蹲點調研,以人物訪談、紀實圖片、新聞綜述等形式,生動報道了城內退休支部構建學習型、和諧型黨支部,凝練發展支部文化的經驗做法。人民網、中央國家機關紫光閣網站、中國日報網等主要媒體都對報道進行了刊登和轉載。
二是精心梳理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形成支部工作法。在蹲點調研活動順利結束后,局黨委抓住契機,與城內退休支部一起認真梳理了近年來在離退休黨支部建設中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形成了“理念黨建”、“制度黨建”、“文化黨建”、“愛心黨建”四個務實管用的支部工作法,為強化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建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以點帶面,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帶動全局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在蹲點調研、形成支部工作法后,局黨委又及時召開離退休黨支部書記經驗交流會,組織大家就如何加強“雙高期”離退休黨支部建設進行了交流探討,對城內退休黨支部的工作法進行了宣傳推廣,推動了各黨支部從實際出發,及時將一些好的做法轉化為支部工作的制度和規范,形成了離退休黨支部工作的一些有效方法。
(四)依托服務處室,健全聯系黨支部制度。
今年以來,黨中央部署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貫徹落實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局黨委根據所管轄黨支部的數目,向各服務處室發放了黨支部活動記錄本,要求處室工作人員深入黨支部、貼近老同志,了解離退休黨支部的工作情況和老同志們反映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向黨委反映。處室的這個黨支部活動記錄本成為了密切黨委和支部關系的重要紐帶,使局黨委能夠更好地了解支部,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更有針對性地指導支部開展工作。
(五)依托行業資源,拓寬黨建活動渠道。
為不斷拓寬黨建活動的渠道,局黨委領導非常注重加強與紡織行業各協會的聯系、溝通,為開展各項黨建活動積極爭取資源和支持。比如,聯系紡織工業聯合會,請會長每年兩次為黨小組長以上同志作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保證老同志及時了解行業情況和經濟形勢;聯系紡織流通協會,組織離退休支部書記和婦女同志參觀北京天雅女子服裝城,感受服裝行業的發展態勢;聯系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為黨小組長以上同志講解產業用高技術紡織品在航空航天、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聯系紡織貿促會、紡織企業協會、紡織化纖協會和紡織機關服務中心,組織離退休支部書記和部分司局長、老專家分別到老紡織基地上海、青島、天津,以及浙江海寧經編園區、江蘇儀征化纖基地參觀考察,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使黨日活動和發揮老同志的積極作用得到有機結合。
可以說,這些行業資源的利用,為開展黨建活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載體,受到了離退休黨支部和老同志的一致歡迎。
二、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過黨委和各支部的積極努力,目前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實現了支部生活經常化。全部8個離退休黨支部做到每月一次組織生活,其中兩個離休支部的黨員都已經80歲以上,平均年齡達到87,按照規定可以不參加組織生活了,但他們同樣堅持每月過組織生活。除正常組織生活外,中紡里3個支部從自身實際出發還經常組織理論聊天活動;勁松離退休黨支部每月還有一次理論學習;城內退休黨支部則做到了每月四周周周有活動:一周支委研究工作、一周支部過組織生活、一周理論興趣小組學習、一周組織文體活動。這些都成為了制度,能夠自覺安排。
(二)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2009年,我局城內退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受到中組部的表彰;2011年又被評為“國資委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在支部的帶領下,廣大離退休黨員也堅持在支部、社區、行業和社會服務的各項工作中做貢獻,涌現出了離休黨支部的好書記許之敏、著書傳承中國紡織機械理論的吳永升、二十七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的陳素英、幾十年撰寫少年科普作品的王烈、自學成才的刮痧專家鄔家富,以及服務指導紡織一線的化纖專家李瑞等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其中許之敏、吳永升等還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被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陳素英被直屬機關黨委作為“身邊的榜樣”進行了專題宣傳報道。
(三)形成了有效的支部工作法。總體上,局黨委形成了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指導方針,即:堅持組織生活、抓好政治學習、注重幫扶慰問、密切黨群聯系、開展文化建設。具體到支部,勁松離退休黨支部形成了“四個堅持”(堅持組織生活、堅持政治學習、堅持聯系群眾、堅持身心健康)、“四個依靠”(依靠黨委領導、依靠離休老同志的表率作用、依靠黨員的積極參與、依靠黨支部的優良傳統)的支部工作法。城內退休黨支部則形成了上面提到的“理念黨建”、“制度黨建”、“文化黨建”、“愛心黨建”四個工作法。人民網、中央國家機關紫光閣網站、管理局創先爭優專刊都對這四個工作法進行了報道。
在支部工作交流中我們感到,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取得的這些成果,反過來又成為一種壓力和動力、一種集體向上的力量,激發著各個支部從實際出發,去探索適合老同志的工作方法和活動形式,不斷做好離退休黨支部工作。同時,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也通過支部的積極作為被有效地調動了起來,形成了一股穩定的力量。因此,目前我局老同志總體上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就像一位離休干部動情地說的:“雖已耄耋之年,但是我們仍有心中的夢想,那就是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