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楷模⑦】他們來自北極!中國石油亞馬爾團隊的故事
【央企楷模⑦】他們來自北極!中國石油亞馬爾團隊的故事

文章來源:國資小新 發布時間:2019-01-07
編者按:2018年12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發布第三屆“央企楷模”,經推薦遴選,中國航天科技孫澤洲、兵器工業集團鄒汝平、中國華電艾爾肯·買買提、南航集團劉宇輝、中國建材彭壽、中國中鐵王杜娟(女)等6名個人,中國石油亞馬爾項目團隊、中國三峽集團三峽電廠精益生產管理團隊、中國遠洋海運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項目管理團隊、招商局集團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管理團隊等4個集體榮獲第三屆“央企楷模”榮譽稱號。今天為大家帶來中國石油亞馬爾團隊的故事。
來自北極的“楷模”
“亞馬爾”在當地涅涅茨語意為“土地的盡頭”。亞馬爾半島地處俄羅斯北極地區,冰原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蘊藏量,也就在這片土地上建設了被譽為“鑲嵌在北極圈上的一顆能源明珠”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
亞馬爾項目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是集天然氣和凝析油勘探開發、天然氣處理、天然氣液化、海上運輸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上游投資開發項目,也是中俄兩國目前最大的經濟合作項目,被兩國領導人譽為“壓艙石”和“風向標”。
如果你還覺得這個項目離你很遠,小新要告訴你,今年 7 月 19 日,首船來自亞馬爾的液化天然氣已經運抵中國!也就是說,在今年冬天全國已經有很多人用上了來自北極的天然氣,享受了來自北極的“溫暖”。
你們一定還好奇一船究竟有多少?值得千里迢迢從北極運來嗎?
編者為大家算了一算,一船液化天然氣是7.5萬噸,氣化后正好是1億立方米左右,這個量相當于上海2000萬居民一個月的生活用氣。
明年開始會連續每年有400萬噸北極亞馬爾項目運送到中國,這不僅使中國天然氣進口進一步多元化、低成本化,進口的LNG還相當于搬走全國960萬噸煤山,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400多萬噸!400萬噸液化氣相當于30億方天然氣,這只是一個開始,從明年開始中俄東線就投產,屆時每年將引進管道天然氣380億方,為美麗中國建設再添清潔能源。
中國石油亞馬爾團隊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冰上絲綢之路”,穿越北極圈、跨過白令海峽來到中國大陸,走進千家萬戶,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可愛的“雪人”
亞馬爾項目團隊先后共有21名中方同事進入聯合公司工作,他們與各方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克服諸多困難,在人跡罕至的茫茫北極拔地建起全球最大的LNG極地超級工程。
“在北極工作聽起來當然很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還能和北極熊白狐為伴,但當你真的站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冰原上,穿這鎧甲一樣的衣服,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寒冷和孤寂,你就會覺得這里的確是極地,是人類的極限。”亞馬爾團隊一位員工說。
越是在生產一線,越是在艱苦的崗位,精神力量就體現得愈加強大。
零下四五十度的極寒天氣,連鉆機都穿上了“保暖服”,他們仍需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吃一口熱飯幾乎是奢望,面包常凍得硬邦邦,咬一口都硌牙;飲用水只能到很遠的地方購買……
對于在現場一線員工來說,這些“冰冷”的困難都不是問題,能夠進入業務核心團隊才是對個人能力的最大認可。有了“踐行使命、敢于擔當、挑戰自我、永不說難”的工作理念,通過學習解決問題,積累國際大型LNG工程的知識和經驗才是現場員工的最終目標。
在頒獎現場,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對中國石油亞馬爾代表蔣奇說:“你們在北極很艱苦,向你們致敬!”蔣奇立刻回答:“為祖國爭光爭氣!”
正是他們的不懈付出和努力照亮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前路,向他們致敬!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