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媒體聯盟第二期“學習大講堂”聚焦媒體融合發展
中央企業媒體聯盟第二期“學習大講堂”聚焦媒體融合發展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9-03-01
2月28日,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和中央企業媒體聯盟在北京中共黨史美術館(籌)舉辦第二期“學習大講堂”。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中央企業媒體聯盟學術委員會主席趙德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宋建武,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技術總監邢華分別從《新聞工作的使命擔當》《媒體融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把握互聯網發展規律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等方面進行授課,著力提升國企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推動中央企業媒體融合發展。
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自2012年成立以來,目前擁有理事單位93家,成為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媒介整合傳播的國企新聞輿論陣地,在傳播國企好聲音的同時,亟待加強理論武裝。舉辦“學習大講堂”,旨在以黨建促聯建、以學習推動實踐,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發出新時代國企更強音。
趙德潤從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故事講起,重點講述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和真理性追求,把握輿論導向與遵循傳播規律,新聞工作的使命擔當。他提出,“守望社會、記錄歷史、為人民立言,是一個媒體人神圣的使命和職責。新聞記者肩負把真相告訴大眾的責任,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多么危險,都要義無反顧。”在全媒體時代,新聞的影響力、感染力進一步拓展,受眾呈幾何級增長。不少年輕的記者、編輯都在談新聞理想,他表示:“我們的新聞理想與中國夢息息相關,我們的遠大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入新時代,新聞工作者正可以大有作為,我們要為此不懈奮斗!”
宋建武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的重要論述,從互聯網時代傳播環境變化的實際出發,客觀分析和正確判斷媒體融合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媒體融合發展路徑和模式。他表示,“深入研究‘全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和規律,要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對黨和人民事業的責任感,實事求是、講求實效的精神,運用互聯網思維,把握互聯網規律,確立正確的媒體融合方法論。同時,把握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關系、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的關系、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的關系、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系,正確處理這四大關系,加速建設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邢華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的重要論述,介紹了人民日報融媒體業務的技術架構、業務模式、建設模式,實現了從“中央廚房”到“黨媒平臺”的轉變。“建立一個地方同業態媒體融合發展的共享平臺,實現中央媒體帶動全國媒體內容共享、技術共享、渠道共享、用戶共享的大融合,推動內容、技術和人才一體發展,全面提升優質內容的生產能力和輿論引導合力,逐步形成以中央媒體為龍頭,地方和行業媒體為骨干的全國網絡輿論新格局。”他認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可以變革黨媒業務模式,實現媒體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黨員干部、中央企業媒體聯盟理事和部分國企單位黨員代表共計120余人參加了“學習大講堂”,并參觀了“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主題美術作品展。講堂上,與會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積極互動,并一致表示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深化對媒體融合實踐的理解和認識,努力學深悟透、學以致用、學以促用,努力提升新聞輿論工作水平,講好國企故事,為國企改革發展黨建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