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機構概況  >  委內直屬機構  >  新聞中心  >  中心發布 > 正文
        【初心故事】陳建軍:“多希望再活幾年”,他的遺愿看哭了很多人

        文章來源:國資小新  發布時間:2019-07-16

        編者按: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社會面貌、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巨變。這是億萬勞動者在黨的領導下,不忘初心、奮力拼搏的結果。為向他們致敬,國資報告將從即日起分批推出中央企業不同戰線、不同崗位黨員干部職工的“初心故事”。

        今日講述玉門油田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建軍同志的故事,一起感受他一生的石油情懷。

        多希望再活幾年,親眼看見玉門油田重上百萬噸……”

        2019年5月28日19時,濟南解放軍第960醫院肝膽外科35床,一抹斜暉灑在陳建軍的身上。現年56歲的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玉門油田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建軍同志,帶著深深的遺憾,永遠地閉上了雙眼,眼角掛著兩行清淚。

        玉門的孩子走了!石油的赤子走了!噩耗傳來,玉門石油人剜心似地痛。

        陳建軍的微信封面

        4天后的酒泉生活基地文體中心體育館,陳建軍同志追思會在這里舉行。

        原本計劃200人參加的追思會,最終涌來了1200余人,從會場內一直蜿蜒到會場外。追思會結束了,骨灰盒捧走了,花圈撤離了,人們久久不愿離去……直至工作人員開始清掃現場,送行的人們才抹去眼角的淚水,緩緩挪動腳步。

        陳建軍追思會現場

        “學石油干石油一生執著為石油,想玉門為玉門一片丹心照玉門。”一幅挽聯訴說著人們無盡的哀思和追念。

        初心

        巍巍祁連山麓,曠野荒涼的河西走廊腹地戈壁上,誕生了我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油田。

        老一輩石油人最初是用人工挖掘方式,一滴汽油一滴血支援抗戰。解放后,原油產量占全國95%的玉門油田為新中國石油工業體系的初創作出巨大貢獻,支撐起民族工業的脊梁。

        1963年,陳建軍出生在這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油二代”。

        油脈連著國脈。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幸福,沒有油,一切都無從談起。作為玉門油田第一代建設者的陳能榮,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希望兒子也學石油干石油。父輩們為國分憂、為油奮斗的執著深深地感染了陳建軍,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一顆獻身石油的種子。高考報志愿,他毫不猶豫地鄭重填下西南石油大學地質學專業。

        從此,他和勘探找油結下一生之緣。

        陳建軍畢業參加工作時的樣子

        大學畢業返回玉門工作的陳建軍,從玉門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一名實習員做起,先后擔任勘探室主任、勘探院院長,直至走上油田主要領導崗位,35年間,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這片土地。

        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勘探開發工作必須大打進攻仗,解決資源接替,這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發展之基。然而,上世紀90年代末的玉門,自從1958年鴨兒峽油田發現后,在勘探領域近40年沒有新突破,油田產量已經從最高140萬噸,直線下滑到40萬噸。

        那是一段艱難時期,油田上下彌漫著一種悲觀情緒,玉門油田還能不能發展,玉門的明天向何處去?堅持的意義在哪里?

        一起參加工作的搭檔們還清楚記得,工作每每遇到曲折或者遭遇不順,陳建軍總是以他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激情,鼓勵著大伙堅定信念,一步步尋找勝利的曙光。“石油搖籃的旗幟一定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倒下。”

        “一定要”,就是陳建軍的口頭禪。勘探隊員,就得像過河卒子一樣,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再難,也要迎難而上。

        時任玉門油田勘探院副院長的陳建軍,帶領團隊,調整勘探部署,將青西凹陷作為主攻方向,突破禁區,一改圍繞坳陷找構造高點的理論,首創下凹找油思路。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反復,終于在柳102井迎來轉機。

        1998年8月的一天,正是最炙熱的季節。柳102井經過壓裂、酸化、試油……終于,汩汩油流噴涌而出。現場沸騰了,陳建軍忘情地將帽子扔到了一邊,繞著井場跑了起來,邊跑邊喊“有救了,玉門油田有救了。”

        1999年1月27日,青西柳102井出油祝捷慶功大會,居中戴眼鏡者為陳建軍。趙勤 攝

        柳102 井日產超過百噸,隨后建成青西油田。按照這一找油思路,四上長沙嶺后酒東油田也成功獲得發現。勘探上的老搭檔、玉門油田副總經理范銘濤評價:“勘探不是一個人的事兒,但這幾十年玉門油田新發現的2個油田5個油藏,陳建軍都是重要貢獻者。”陳建軍也因此獲得第十屆“孫越琦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獎”。

        接下來的幾年里,玉門油田探明地質儲量實現翻倍增長。原油產量從40萬噸徘徊不前迅速達到2006年的81萬噸。年近70歲的“石油搖籃”重現光芒!

        陳建軍的偶像是孫健初,玉門油田的發現者。《孫建初傳》他讀了一遍又一遍,在其中一頁上,用鋼筆寫下:祁連山——找油人永遠的追求。繼承先輩遺志,向祁連山深處探索。

        為了找到更多油田,他踏遍了玉門探區的溝溝坎坎、峁峁梁梁。

        從玉門老區、青西、酒東,高至海拔4000多米的南祁連盆地,遠至甘蒙的潮水、雅布賴,高山深谷,都留下過他的足跡;雨天晴天,暴雪天沙塵天,都見證過他的身影。他沒有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井位部署和任何一次重要的研討。

        為了找油,他像擰緊發條的機器,卯足了勁,想出路找對策。

        酒參一井是陳建軍與團隊精心研究部署的一口探井。但此時老區勘探已經停滯,沒有新增投資。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總部正在推行一種風險勘探的新體制,并進行專項投資。這是絕佳的機會,必須一試。說干就干,他收集資料、制作幻燈片、繪制圖紙,馬上展開備戰。即使回家,也總是帶著圖紙資料。大年初三,他一張站票來到了北京。評審答辯現場,玉門的一溝一壑都了然于心的陳建軍,說得透徹,講得激情,答得自信,最終成功拿下玉門油田歷史上第一口科學風險探井。

        事業在人,陳建軍越來越緊迫地覺得,玉門石油事業發展必須有更多后繼者。

        玉門油田常務副書記劉戰君清楚地記得,面對越來越多的油田子女飛出“油窩窩”,陳建軍這樣對他說:“石油是咱們的根!都不學石油以后石油誰干?”劉戰君兒子高考結束,被陳建軍特意叫到家里,跟他探討石油里面蘊藏著多少奧秘。就這樣,兩家的孩子先后考上石油院校,也學起了地質。

        誓言無聲,初心不移,他將一生都奉獻在找油的事業中。

        忠心

        1995年玉門與吐哈分家。就像歷史上屢次發生的那樣,支援大慶、支援長慶、支援青海,“三大四出”的玉門從來沒有含糊過。但困難也是現實的,1萬多精兵奔赴吐哈后,玉門油田出現人才空擋,勘探院只剩下不足40人。陳建軍留了下來。

        兒子陳瑋巖見證了父親這一最為低潮的時期。他發現父親下班回家總是將自己關在房間,兩三個小時不出來。他好奇地推開門,發現散落滿地的草紙上,都是同樣的字:玉門、變。

        這三個字也成了他余生的注腳。

        陳建軍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玉門油田建設好,發展好,把“石油搖籃”精神弘揚好,傳承好。

        2015年,全球油氣行業迎來低油價凜冬,油田企業面臨嚴峻挑戰。玉門油田產量小包袱重,發展處處受限,低油價沖擊下,油田、煉化、工程技術服務、機械制造全面虧損。陳建軍心里急啊。油田發展如何破題,員工生計如何保障,已是玉門油田總經理的陳建軍,重擔沉肩,迎難而上。

        2015年9月29日,陳建軍(左二)在國慶節前夕赴煉油廠進行安全檢查

        信心比黃金還重要,他身體力行,帶領黨委班子細致開展調研,直面矛盾問題,悉心聽取意見建議,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他鼓勵大家,走過多年風雨征程的玉門,是老了,但要老當益壯,永不言老;玉門油田是小,但小油田可以有大作為,更要有大胸懷。

        出路哪里找?惟有求變。發展如何走?惟有實干。

        玉門油田應對低油價、可持續發展思路更加清晰。首要就是扭虧脫困和高質量建設百年油田。提出“三個一體化”,大打勘探開發進攻仗,煉化首次被列為與勘探開發同等重要的核心業務,機械制造等業務全面展開轉型升級,“三供一業”加快改革……他說:“我一定要讓玉門油田過上好日子。”雄偉的宏圖繪就,各項部署馬不停蹄地實施起來。

        最是壯志躊躇、全力攻堅時,一個令人心痛的消息迎面擊來。

        2017年4月至5月,經歷了一次莫名暈倒和一次高燒不退后,在醫生的勸導下,陳建軍做了詳細檢查,確診肝癌。

        但真實的病情被他悄悄瞞下了。

        一根塑料管子從他的鎖骨處插入身體內,足足有20多公分,帶著這根細細的管子,一邊工作一邊化療。藥袋子就裝在他的褲子口袋里,輕易看不出來。有員工聽到些風聲,去醫院看望他,推開病房門,床是空的。

        有些事等不得。

        在陳建軍的心底似乎永遠有一種使命在召喚,不能停,不能停。

        承載了玉門資源接替希望的環慶礦權流轉事宜剛剛有些眉目,這可是玉門人盼了多年的大事。技術對接、項目洽談、踏勘等各項工作都要加快推進。在醫院的幾天里,他恨不得上午針頭一拔,下午就要奔赴環慶。看著他著急的樣子,妻子王玉鳳落淚了,他反過來安慰:“沒事兒,跑一線,上現場,可以轉移注意力,更有利于治療。”

        煉油化工業務的轉型升級正在關鍵時期,缺設備、缺裝置、缺項目、缺投資,寸步難行。為找市場,他冒著大雨、坐著夜航趕赴北京,拖著疲憊的身子,眼中卻閃著興奮的光彩。煉化總廠分管銷售的副廠長趙萬恒關切他的身體,他卻說:“放心,不礙事,我們現在要談的,才是大事。”

        礦權流轉區塊所在的環縣,位于在甘肅的東北角,就是最近的機場,距離現場還有150公里,其中90公里山路,行程近4小時。從9月到11月,他拖著病軀,奔波在北京、西安、蘭州、慶陽、環縣和酒泉,匯報溝通、協調、會談。有幾次,出門半天才發現,最重要的化療藥竟忘到賓館了。

        環慶協議終于簽署了!兩批共1860平方公里的面積,礦權流轉后,玉門油田探礦權面積增加了兩倍。困擾玉門發展的資源瓶頸破解了!

        根據《石油工人報》報道,兩年重病期間,陳建軍開會、調研、慰問達120多次。而他的化療也整整做了24輪。在生命的最后一個多月,他的時間表是這樣的:4月17日,主持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加強作風建設專題研討會;4月19日,召開公司干部大會;5月2日,腰上拖著袋子、身體插著管子、臉上掛著氧氣管,側臥在病床上,和班子成員交接工作,3個會開了8個小時……

        “你這樣工作不行呀!就是‘鐵人’也撐不住。”一次重要會議上,陳建軍作報告時,突然疼痛加劇,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一直流到脖子里,手中的圓珠筆被他攔腰折斷。鉆采院院長、師弟孫夢慈看見心疼極了,勸他注意身體。陳建軍說:“現在工作剛起步,等以后油田扭虧了,產量上去了,我一定找個時間好好休息。”

        2018年2月16日,陳建軍大年初一仍然堅持慰問一線

        今年5月26日,他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從昏迷中驚醒的他突然大喊道:“大項目,大項目。”“是孩子博士畢業的事么?”護理人員問道。他搖搖頭,說:“只有上百萬噸了,玉門油田才能過上好日子。”黑暗中,借著些許的月光,分明看得到,他眼角滑落的淚水。

        一顆心,忠于黨,忠于事業,忠于企業,想的是玉門的發展,謀的是員工的未來。這幾年,煉化總廠甩掉了虧損17年的帽子,水電廠、機械廠、物業公司全部實現盈利。陳建軍和班子成員、相關部門還反復研究,用足用好國家、集團公司、甘肅省的各項政策,最大限度地為員工解決了幾大民生問題。1600多戶油田居民,10多年沒辦下的房產證正在辦理;占油田員工1/4比例的市場化用工享受同工同酬;1600余名退養職工收入接近翻番……

        2019年的職代會上,陳建軍代表油田領導班子正式宣布新的發展目標,并且確定詳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扭虧脫困,重上百萬!”

        這是玉門油田幾代人的夙愿,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真切。

        癡心

        陳建軍喜好啥?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有人說是集郵,“看過他的集郵冊。”有人說是攝影,“見過他拍照。”

        但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集郵他只集石油主題,攝影不是拍家人的合影,就是拍石油。如果有愛好,那也是工作。

        劉戰君是和陳建軍前后腳到的玉門油田,倆人一起戰斗在勘探開發一線,彼此熟知。劉戰君形容陳建軍“愛石油,連命都可以不要”,“他為之奮斗的一生,只有石油兩個字。”

        由于工作的交叉,劉戰君會經常和陳建軍一起跑現場。劉戰君還記得,酒東101井試油成功,當火把點著的瞬間,陳建軍手舞足蹈,在現場歡快地蹦跳,“跳得比火還高。”

        環慶分公司黨委書記譚修中,是陳建軍的老部下,對陳建軍的愛油、癡狂感受頗深。

        2017年,環慶礦權剛簽完約,陳建軍不顧化療后虛弱的身體,“命令”譚修中帶著自己到這片“玉門以外的玉門”看一看,踩一踩新區塊的泥土。

        他深深熱愛著這片孕育了共和國血脈的土地,愛的如此深沉。

        那是10月末,隴東的黃土塬已然入冬,冷風勁吹。經過幾十公里的山路顛簸,陳建軍迫不及待地站上了區位圖上的環慶土地。他捧起黃土,仔細端詳,就像凝視自己的孩子一樣。

        他深深熱愛著一輩子傾注心血汗水的石油事業,愛的如此癡迷。

        1998 年8 月10日,青西油田一口油井獲得日產50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現場一片沸騰。當現場人員把噴出的油樣拿給他看的時候,他竟情不自禁地捧起來喝了一口,口里還念念有詞:“你們聞聞,有一股油香!”渾然不顧自己黑乎乎的嘴唇。

        2004年,陳建軍(右一)在青西油田探井放噴現場。趙勤 攝

        2018年4月中下旬,陳建軍二上環慶。此時的他身體已經極度虛弱。進入環縣地界,幾十公里的盤山路折騰之后,從不暈車的他嘔吐的腰彎成了一團。同行的盧望紅等人看著難受,把他扶下了車。他站在路旁,扶著腰喘著氣,一邊平復難受的胃部,一邊抬眼看著綠意初涌的環慶大地,仿佛這片大地給了他希望和力量,幾分鐘之后覺得不那么難受了,才招呼大家上車。

        4月20日,反反復復的病情又加重了。在跟環縣領導會談中,陳建軍突然面帶歉意走出會談室,跑到廁所里嘔吐了半天。緩了10分鐘后,他才重新回到會談。由于化療不停吃藥,連續奔波中的陳建軍根本吃不下飯,只能靠幾塊餅干來提供奔波所需的能量。

        今年春節,陳建軍還是像往年一樣,上一線看望慰問員工。家人知道勸不住他,特意熬了小米粥,想讓他補充點營養。他說藥物反應強烈,喝不下去。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到基層走了一圈后,看到一線食堂的小米粥,他卻忽然有了胃口,端起來就喝。身旁的人頗為心酸地說,也只有石油和工作,才能讓陳總吃下東西。

        在家人眼中,能讓陳建軍快樂的,只有石油。只要一提到石油,他就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他給孩子起名瑋巖,用他的話說就是“在巖石中找油”。病重期間,去醫院看望他的兒媳讓他給未出世的小孫兒起名。他說:“取個小名,就叫小石頭。”

        陳建軍帶家人到老君廟油田參觀

        瑋巖的幼年記憶,與爸爸有關的大部分都是石油。有一次,陳建軍把他帶到井場,跟他講:“你看黑色石油多漂亮,這是大自然的饋贈。”說完還給瑋巖的臉上“掛點彩”,順手抹了一把黑油,“給你做個標記,記住,你是石油人的兒子。”

        別人把家人帶到景區,他把家人拉到油氣井場。拉年幼的兒子不說,還要帶著年邁的老父親。酒東油田長潛1井要試油射孔,兩個小時后才能見到是否出油,現場負責人給他打電話:請領導兩小時后過來。結果電話剛撂下沒多久,他就帶著父親到了現場,一起見證最激動的時刻。

        跟他奮戰了大半輩子的老戰友范銘濤理解他。他是學地質的,工作就是找油。他找油成功就高興,找油失敗就失落。石油是他的命根子。

        2019年3月,環慶分公司要做野外地質調查,陳建軍要求等著他身體康復了一起踏勘。譚修中含悲答應了。誰知隨著陳建軍病情愈發加重,這句承諾竟再也沒法兌現。此前,陳建軍已把河西走廊的油氣盆地都走了一遍。惟獨這一次,代表著玉門未來的環慶,卻成了他永遠不能實現的遺憾。

        公心

        陳建軍去世后,88歲高齡的老石油謝應文,早早離家,走了兩公里遠路,執意到家里送他一程。一進門,看著陳建軍的遺像,撲通一聲跪下了,“他是個好領導,好后生。”老人顫顫巍巍地從身上掏出1000元錢,要交給家屬。旁人勸道:“陳總清白一生,不會收您的錢的。”

        “不管你以后做多大官,都要聽黨話跟黨走,不要拿公家的東西。”少時父親的叮嚀總是回響在耳邊,陳建軍謹記心間,干凈做事、清白做人。重病期間,他到醫院化療,大部分是坐自家車或者同學的車。有幾次因為病發緊急出動了公車,事后都將車費補交了上去。財務處的賬冊上清楚地記錄著這筆錢:552元。

        陳建軍對自己嚴,對歪風邪氣也異常的狠。

        2018年,公司紀委發現綜合服務處有違紀情況,陳建軍了解后,要求必須嚴查,一查到底。最終,34人受到處理,其中24人受到黨政紀處分,12人受到組織處理,涉及4名正處級干部、2名副處級干部。在油田引起了震動,在群眾中揚起了正氣。

        在很多玉門石油人的心中,陳建軍不僅僅是領導,更是可親可近的老伙計、老大哥。

        老君廟采油廠的張惠君,在食堂跟陳建軍一起吃過幾次飯,“他從不搞特殊,都是跟大家一樣,排隊打飯。”用餐高峰,經常五六百人吃飯,排一次隊要十來分鐘,但陳建軍每次笑呵呵地跟在隊伍里,邊排隊邊跟周邊員工聊著家常。

        2016年8月,老員工張維榮孩子師范畢業,想回油田工作。他就給陳建軍打電話,陳建軍說了一句“忙”就給掛了。張維榮以為這是領導的“婉拒”,就知趣地沒再聯系。沒想到3周后,陳建軍主動聯系他。“你看孩子專業不對口,來油田也不合規,你要留意教育局網站,參加一年兩次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出謀劃策一個鐘頭。張維榮記下了領導的囑咐,當年9月,孩子考取資格證,順利當上了老師。

        陳建軍對企業的事上心、用心,對家人卻愧疚、遺憾。

        唯一的“全家福”

        他和妻子王玉鳳是生在玉門的發小,一起長大、讀書、相戀,結婚32年來,很少紅臉。在幾個老同事的眼里,他就是愛老婆的典范,甚至開玩笑說有點“妻管嚴”。30多年來兩人一起出遠門只有兩次,其中一次還是因為陳建軍考上西南石油大學的博士。

        患病之后,王玉鳳心疼陳建軍,每天晚上,都用中藥為他泡腳按摩。看著妻子辛勞忙碌,陳建軍心疼地問:“嫁給我,后悔嗎?”妻子回答:“后悔!沒把你照顧好!”夫妻倆相視一笑。

        悠悠的情感取舍,標定著奉獻者的價值準則。

        生命彌留之際,陳建軍牽掛著80多高齡生病住院的老父親。怕老人擔心,他一直在極力隱瞞病情。4月30日,剛剛出院的陳能榮招呼一家人吃團圓飯,但此時,陳建軍已無法活動,含淚給父親撒了一個謊,叮嚀父親:“病后要吃清淡點,注意休息……”通話數度哽咽,因為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無法盡孝了。

        陳建軍曾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帶父母到井上參觀,講述玉門油田發展前景

        此時的陳建軍正躺在病房,和病魔做頑強的斗爭。

        雙手握拳,緊閉雙眼,雙腿顫抖著……晚期癌病的疼痛,從他的臟腑深處一陣陣襲來,汗珠子不停往下滴……護士趙虹看得難受,就給他打開舒緩的輕音樂“鎮痛”。他掙扎著搖搖頭,摸索出手機,讓趙虹給他找出《勘探隊員之歌》。

        旋律響起,他微微張開嘴巴,含含糊糊地跟唱:“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歌聲中,汗珠一點點滲出,濡濕了衣衫和床褥,但他眼神堅定,臉上閃爍著戰士的光芒。

        醫生為之動容:“聽說你們石油有個鐵人,我看,你們領導就是個鐵人。”

        祁連肅穆,玉門悲咽。

        6月1日,追思會。

        一直關心呵護他、對他寄予厚望的老領導們來了。滿頭白發的原黨委書記高玉江專門乘飛機回到玉門,為的是送建軍最后一程,“陳建軍是倒在了玉門重上百萬噸的路上。”他們惋惜痛心,玉門油田失去了一位真抓實干、敢擔當有作為的好干部、好兒子。

        一起攻堅奮斗的同事們來了。副總地質師、環慶分公司總經理朱宗良說,約好的要一起再去承載著玉門希望的環慶區塊現場踏勘調研,但是你就這樣走了。他們惋惜痛心,玉門油田攻堅克難、奪油上產的征程上,失去了一位好戰友、好兄長。

        他心心念念的員工們來了。老君廟采油廠603崗位長王瑞提前2個小時來到現場,看著遺像里的陳建軍沖她和藹的微笑,再也控制不住,泣不成聲:“我們一定牢記陳總的鼓勵,扎根玉門,建設玉門。”他們惋惜痛心,油田干部群眾失去了一位帶頭謀發展奔幸福的好領導、貼心人。

        陳建軍走了,他用35年的堅守和奉獻,兌現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用一輩子的實干和盡責,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無悔追求。

        【責任編輯:宋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www无码乱伦|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在线看|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