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國企•為美好生活加油】中國石化:從傳統“賣油郎”到煉化“領跑者”
【走進新國企•為美好生活加油】中國石化:從傳統“賣油郎”到煉化“領跑者”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9-10-11
它是中國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產品供應商、第二大油氣生產商,是世界第一大煉油公司、第三大化工公司,加油站總數位居世界第二,連續多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名列前茅。
2019年9月23至27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組織的“與共和國共成長 新媒體走進新國企”系列活動之“為美好生活加油”走進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媒體記者們走進一線,赴廣州、茂名、湛江、海南四地石化企業采訪調研,感受中國石化70年來為中國工業騰飛、經濟跨越式發展做出的貢獻和新時代石化人的精神風貌。
布局氫能產業:國內首座油氫合建站建成
2019年7月1日,國內首座油氫合建站——中國石化佛山樟坑油氫合建站正式建成。這是國內首次采取“利用現有加油站改造為油氫合建站”模式開發加氫站,使該站成為全國首座集油、氫、非油品“三位一體”能源供給及連鎖便利服務新型網點,日加氫能力達500公斤。
氫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具有熱值高、能量大、可儲存、可再生、零污染等優勢。目前,我國正加快氫能開發力度,在國家氫能標委會發布的《中國氫能基礎設施》藍皮書中明確了到2030年,國內將建成加氫站1000座,氫燃料電池車達到100萬輛。
為順應氫能源的發展趨勢,廣東石油依托遍布全省城鄉的油站網絡、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隊伍等優勢,加快了氫能源網點布局的步伐。2017年12月,該公司正式啟動加氫加油合建站建設。目前,廣東石油正在積極探索利用資源優勢,以氫能串聯起能源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油氫合建站布局,實現“制運加氫一體化布局”,打造國內具有經濟性的氫能商業模式。
氫燃料公交車加注一次只需要4分鐘,可續航300公里,具有加注效率高、續航里程長、零污染、零碳排等優點。該站采取加油、加氫、充電分區管理方式,人員嚴格持證上崗和分區操作,安裝了覆蓋全站的24小時全天候、無死角安全監控系統,在控制柜、壓縮機撬、卸氣區、加氫區、儲氫罐等多區域設置“一鍵立停”系統,確保設備運作過程中“本質安全”。
樟坑油氫合建站除了作為能源供應網點外,還積極打造“車主生活新驛站”,引進了膠囊咖啡、水果等近600種商品,提供汽服、簡餐、保險、粵通卡充值、違章代辦、旅游定制等22項服務業務,在加油、加氫、充電三大能源供給功能之外,著力推動向現代化綜合服務商轉變,滿足車主更多元的服務需求。
創新智慧管控:6282公里智能化管道贏得先機
9月23日,媒體記者們現場觀看了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的演示。
“信息時代,只有搶在別人前面,才能贏得先機。一步領先,步步領先。”銷售華南總經理田中山語速飛快。
成品油管道SCADA系統長期以來被國外壟斷的不利局面。中石化銷售華南與浙江中控義無反顧扛起重任,為掌握自主核心技術,開展了成品油管道SCADA系統國產化研發,促使國內成品油管道首次用上了國產“芯”。
今年8月份,珠三角管道己全線使用國產SCADA系統。這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智慧”系統,和原有的系統相比,國產化系統的硬件結構設計比較合理,反應速度更快,安裝也靈活簡便,信息轉化、操作系統響應速度都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智慧管控絕不僅限于此。在使用新型管道系統的基礎上,中石化又引入無人機、機器人巡檢。
打造高端制造新“引擎”:2#芳烴項目建成投產
“99.72%!芳烴產品質量合格了!”9月27日深夜23點,中石化海南煉化芳烴中控室一片歡呼。芳烴異構化裝置一次投料成功,對二甲苯產品分析合格,標志著海南煉化2#芳烴項目圓滿成功,順利完成由施工建設到商業運行的轉變。
流光溢彩的海南煉化夜景。
百萬噸乙烯項目的勝利,打造了石化高端制造新“引擎”,實現宜芳則芳、宜烯則烯、宜油則油,確保了企業最大競爭力。
早在2013年底,海南煉化率先研制出60萬噸芳烴聯合裝置(自主芳烴1#),這是我國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大型芳烴裝置,打破了國外對芳烴成套技術長達40年的壟斷。該聯合裝置的能耗和綜合競爭力均領先于歐美技術,中國石化一舉成為繼美、法之后全球第三家擁有PX生產技術的專利商,在世界芳烴行業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海南煉化的“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因此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據測算,60萬噸芳烴產出化學纖維量折合棉田纖維產量需1000萬畝,正好是海南全省的總耕地面積。
現今,海南煉化已擁有對二甲苯生產能力160萬噸/年,產出纖維量相當于近3個海南省有效耕地面積產出的棉田纖維產量,成為中國石化最大的芳烴生產基地。在新建芳烴、乙烯項目的輻射和帶動下,全國或將建成亞洲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 (郭攀田子)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