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5個先進個人和單位獲全國脫貧攻堅獎
中央企業5個先進個人和單位獲全國脫貧攻堅獎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9-10-16
近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其中,來自中央企業的5個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獲獎。
根據獲獎名單,中國移動段玉平、國家電網張雷威獲貢獻獎,中國海油羅新增獲創新獎,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電工作部、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扶貧辦扶貧項目管理處獲組織創新獎。
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于4月12日啟動。國資委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中央企業扶貧辦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開展了組織申報、材料審核、央企推薦、人選公示等工作。
據悉,在今年全國扶貧日期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召開表彰大會,對獲獎者進行隆重表彰,采取舉辦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播出全國脫貧攻堅獎特別節目等形式廣泛宣傳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濃厚氛圍。
附:獲獎者事跡簡介
貢獻獎
段玉平
男,漢族,44歲,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行署副秘書長、改則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
主要事跡
在援藏時間里,段玉平把藏族同胞當親人,扎根基層,深入扶貧一線。他推進落實中國移動援藏項目17個,牽頭用好管好過億元援藏資金,帶動1000多戶貧困戶脫貧。籌資近8萬元,為古姆鄉等沒有通電的5個鄉小學買了發電機和柴油。他發動內地親朋好友,協調內地10省市150多名愛心人士,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學生348人次,捐款45萬多元,自己認養了一個藏族女兒。他個人捐款5萬元發起成立“連云港市慈善總會中國移動援藏慈善基金”,共募集19.37萬元,建成“改則縣特色產品商店”,2018年經營半年即盈利100多萬元。累計協調20多家愛心企業捐贈電腦、文具、衣服等物資,價值70多萬元。他率先捐款1.5萬元,募集愛心捐款10.8萬元,設立“杰瑞”“育蕾”兩項勵志獎學金,首批72名學生已領取獎學金。
張雷威
男,漢族,64歲,中共黨員。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沙家店鎮李站村第一書記。
主要事跡
自2000年起,張雷威先后擔任駐村干部、掛職副縣長、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等職務。他連續扶貧19載,先后在6個縣區19個鄉鎮56個村開展扶貧工作,參加過“萬名干部下農村”“千企千村”“兩聯一包”“駐村幫扶”等活動。退休之際,李站村70多戶村民聯名向米脂縣委、縣政府請求把張雷威留下。“有事找老張”已經成為當地百姓的口頭禪。2017年9月,張雷威牽頭成立了米脂縣和富順養殖專業合作社,投入建設資金60多萬元,入股社員67戶,其中貧困戶42戶,占63%,殘疾人14戶,占20.9%。2019年3月,該合作社為42戶貧困戶頒發了股權證。如今,64歲的張雷威成了村民心中的“自家人”,得到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肯定。
創新獎
羅新增
男,漢族,50歲,中共黨員。海南省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
主要事跡
羅新增掛職以來,力推全國首例橡膠收入保險落地五指山市,為全市390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暢好鄉膠農的3.94萬畝天然橡膠提供價格保險,2018年獲得橡膠價格保險理賠274.6萬元,全市橡膠產量增長約30%,該做法也成為海南省總結推廣的試點經驗。他深入全市59個行政村調研100余次,積極研究科技扶貧的長效機制,牽頭完成《五指山創新型縣建設方案(2018—2020)》,促成五指山市成為海南省唯一被列入科技部“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名單”的城市。他牽頭制定并實施的五指山市《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意見》《知識產權扶貧鼓勵辦法》和《海南省科技特派員培訓學院(五指山)建設方案》,為五指山科技扶貧作出突出貢獻。
組織創新獎
組織名稱: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農電工作部
主要事跡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明確全力服務脫貧攻堅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完成多項重點工程。建成青藏、川藏兩條“電力天路”。實施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累計投資210億元,解決和改善了156萬人的用電需求和供電質量。投資64億元實施深度貧困地區專項電網建設。完成205個扶貧易地搬遷供電工程建設,解決了6733戶貧困人口用電問題。公司總部在西藏實行“三優三降”優惠政策,促進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和貧困家庭學生就業。通過勞務派遣和業務外包,為當地提供1812個就業崗位。在實施電力工程中通過吸納當地民工、使用運輸工具、采購砂石等方式增加當地農牧民收入8.6億元。共派出13批21支工作隊1098名隊員開展駐村工作。累計投入3.2億元實施扶貧項目150余項,顯著地改善了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組織名稱: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扶貧辦扶貧項目管理處
主要事跡
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扶貧辦扶貧項目管理處統籌管理中國石化全系統扶貧工作,2018年承擔了8個縣750個村的扶貧任務,投入幫扶資金2.3億元,派出扶貧干部1994人,受益群眾達38萬余人。管理處重點聚焦消費扶貧,創新工作模式,取得明顯成效。發揮集團優勢,組織100余家直屬企業、60余萬員工參與消費扶貧,2018年購買扶貧產品968.1萬元,幫助銷售過億元。發揮專業優勢,以產業扶貧助推消費扶貧,成功打造東鄉藜麥、岳西桑枝木耳等扶貧品牌,中國石化西藏水產業“易捷卓瑪泉”累計銷售18.1億元,帶動就業800余人,納稅近2億元。延伸扶貧產品產業鏈,在貧困地區成立銷售合作社,建立加工車間20多座。發揮渠道優勢,凝聚攻堅合力,主動將全國貧困縣扶貧產品納入公司銷售渠道,引入42家中央定點扶貧單位幫扶縣的一千余種扶貧產品,線上線下共同發力幫助銷售,全年組織扶貧產品展銷會15場,推介扶貧產品300余種。
【責任編輯:張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