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機構概況  >  委內直屬機構  >  新聞中心  >  中心發布 > 正文
        70年70秒:從一條褲子到輝煌的中國石油工業

        文章來源:國資小新  發布時間:2019-10-29

        70年代末,在中國鄉村,出現了一種奇怪的黑色褲子——它結實,耐磨,久穿不壞,就是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上面印有字。有的褲子經過長期洗滌后,字跡更明晰:“25kg”“日本制造”,看得一清二楚。

        褲子上的字樣隱約可見

        原來,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掙扎在溫飽線上。為了解決吃飯難關,中國從日本進口了大批尿素做化肥。當時中國城里人,一人一年只有少量布票,還不夠做一條褲子;鄉村農民更是衣衫襤褸,困難得沒有褲子穿。所以,尿素用完后,尼龍袋染一染,正好做一條褲子,可謂“變廢為寶”。但是當時的印染技術不過關,經過多次洗滌之后,上面的字就會原形畢露。

        當時國內衣服的顏色基本只有灰、藍、黑三種,穿著千篇一律,外國媒體稱之為“藍螞蟻”或“灰螞蟻”。

        1973年的上海紡織廠女工

        短短的幾十年,中國的服飾從單一到多樣,靠的是什么呢?你可能想不到,是石油工業!

        作為布匹的主要來源,棉花是單畝出產率最低的經濟作物之一;但一畝高產棉田在現代農業的科學管理前提下,最高也僅有600斤。土地有限,是種糧食?還是種棉花?如果要滿足全中國人的穿衣問題,那么很多人就要餓肚子了。在沒有化纖的日子里,棉布的確難以獨力承受幾億人民穿衣之重。

        如何走出兩難困境?辦法只有一個——無中生有。歸根到底,糧棉爭地矛盾的最終解決,是靠化學纖維。

        化纖在20世紀初葉被發明之時,完全出于對蠶吐絲的模仿;當人們發現以石油等為原料的聚酯類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粘性可以用來抽絲,人類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

        化纖,引領了一個時代中國的穿衣時尚。在20世紀80年代,如果能收到一件“的確良”衣服,回頭率那是相當高。這就是芳烴技術。

        芳烴是化學工業的重要根基,廣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以及醫藥、國防、農藥、建材等領域。對二甲苯是用量最大的芳烴品種之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合成應用最為廣泛的聚酯纖維的初始原料,通過聚酯切片、抽絲、紡織,再做成衣服或其他日用。

        20世紀90年代,儀征化纖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形成年產50萬噸化纖和原料的生產能力,占中國合成纖維產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為中國每人每年提供一套“的確良”新衣,極大地緩解了中國百姓穿衣難的問題。

        儀征化纖一、二期工程建成投產

        但是,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整個聚酯產業鏈的核心是解決老百姓的穿衣問題,而聚酯產業的重要源頭芳烴的生產技術一直依賴進口。

        2013年12月15日,海南煉化芳烴聯合裝置生產出一級對二甲苯產品,中國石化成為全球第3家擁有整套芳烴生產專利技術的公司,其“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穿衣問題的解決,是70年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壯大的縮影。沒有“工業血液”的石油,今天的一切建設成就,都難以想象。日前,國資小新和鳳凰網一起推出“70年70秒”系列短視頻,今天和您一起回顧,中國石油工業70年的光輝歷程。

        70年70秒:新中國成立70周年石油工業發展簡史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石油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僅有甘肅玉門老君廟、新疆獨山子、陜西延長等幾個小規模油田,年產不足12萬噸,國內消費的石油基本上依靠進口。那時候,西方國家一些專業學者都認為,中國是貧油國家。

        1938年玉門老君廟油田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開發建設了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和青海冷湖油田及四川油、氣田,擴大了玉門油田,初步形成了玉門、新疆、青海、四川4個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在東北、華北、西南等幾個大盆地進行的區域勘探取得新的進展。

        甘肅玉門油田

        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373萬噸,主要石油產品自給率達到40.6%,但遠遠不能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

        60年代初,我國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嚴重困難和巨大壓力,大慶石油會戰在這個時期打響。經過3年多的奮戰,到1963年,我國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設了大慶油田,形成了年產600萬噸原油的生產能力。

        196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莊嚴宣布:“我國需要的石油,現在可以基本自給了。”

        1964年1月21日,石油工業部黨組向中共中央報告,提出要在天津以南、東營以北的沿海地帶,組織華北石油會戰。到1965年,在山東建成的勝利油田、在天津建成的大港油田都開始出油。華北石油會戰打開了渤海灣地區的勘探局面,在中國東部又開辟了一個新的石油生產基地。

        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人造地球衛星籌備工作遇到重大技術難題:缺乏專用潤滑油。與工業油、車用油等其他油品相比,航天用油的生產工藝非常復雜,對潤滑油的穩定性、潔凈及耐高低溫等性能要求很高。為攻克這一難題,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的前身——原石油工業部北京試驗廠(代號621廠)正式組建,成功生產出合格的特種潤滑油交付使用,這標志著中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少數幾個掌握航天工業、核工業用油技術的國家之一。

        長城潤滑油

        1970年,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上天,衛星配套潤滑材料提供全方面潤滑防護,確保了衛星能夠適應太空惡劣環境和正常運轉。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各條戰線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石油工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1983年,中共中央發出文件,決定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石化)。中石化接連開發出新中國第一個古生界海相億噸級大油田——塔河油田,第一座百萬噸乙烯生產基地——茂名石化,中國最大的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中國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文23儲氣庫等等,它們不斷突破紀錄。

        不僅如此,由于地熱開發與石油勘探開發原理相同,為助力能源轉型,2019年,中國石化地熱業務輻射河北、陜西、山西等13個省區市,供暖能力達5000萬平方米。

        新中國第一座“地熱城”——雄縣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中文字幕|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