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機構概況  >  委內直屬機構  >  新聞中心  >  中心發布 > 正文
        履行強軍首責 科技引領發展
        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文章來源:國資委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19-11-19

        一、基本情況

        兵器工業是我黨最早創建和領導的軍事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搖籃,發源于1931年10月在江西官田成立的中央紅軍兵工廠。88年來,人民兵工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大力弘揚“把一切獻給黨”的精神,為締造和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器工業集團”或“集團公司”)是1999年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改組成立的,兵器工業集團是我軍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裝備發展的骨干,全軍毀傷打擊的核心支撐,現代化新型陸軍體系作戰能力科研制造的主體,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軍民融合發展的主力。兵器工業集團承擔著為陸軍提供機動突擊、遠程壓制、防空反導等主戰裝備,還為陸、海、空、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和公安武警等各軍兵種提供智能化彈藥、光電信息、紅外夜視、毀傷技術等戰略性、基礎性產品的核心使命。兵器工業集團始終把自主創新作為科學發展的戰略基點,大力加強兵器科技原始創新、協同創新,為建設一流軍隊提供一流的裝備支撐。今天的兵器工業,徹底改變了“鋼鐵+炸藥”的傳統面貌,實現了由傳統兵器向信息化兵器、由單一軍品結構向軍民融合發展、由單一國內市場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大跨越。

        二、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

        近年來,兵器工業集團裝備科研生產任務完成情況、軍貿出口成交和經濟總量在軍工集團中均位居前列,連續15個年度及5個任期蟬聯國務院國資委業績考核A級,2019年位列世界500強第140位,兵器工業集團正朝著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加快前進。

        (一)高質量完成裝備保障任務

        兵器工業集團是唯一一家面向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公安提供裝備與技術的軍工集團,除了為陸軍提供坦克裝甲車輛、遠程壓制、兩棲空降、防空反導等主戰裝備外,還向各軍兵種提供高效毀傷、智能化彈藥、光電探測、紅外夜視等戰略性、基礎性產品。

        一是陸軍主戰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按照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的要求,自主研制了新型主戰坦克、新型輕型坦克、輪式步兵戰車、新型自行火炮等一大批先進裝備,形成了“重、中、輕”陸軍突擊裝備體系和“遠、中、近”陸軍精確打擊火力體系,陸軍現役主戰裝備技術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新一代陸戰裝備的研制正在引領陸軍主戰裝備跨代發展。我國陸軍主戰裝備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發展,與軍事強國已沒有代差。

        二是全軍常規高效毀傷能力大幅提升。火炸藥是武器裝備實現目標毀傷的根本手段。近年來,通過自主創新、追趕超越,基本解決了我軍武器裝備“打得遠、打得準”的問題。火炸藥是國防建設的“重中之重”,兵器工業集團作為我國火炸藥行業的主體,近年來,聯合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共同組建火炸藥技術創新的“國家隊”,依靠自主創新突破技術“無人區”,在含能材料、高能炸藥、發射藥、戰術固體推進劑、戰斗部、毀傷基礎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三是武器裝備研發向體系建設跨越發展。現代戰爭是體系的全面對抗,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戰爭演變,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未來作戰的基本樣式,裝備建設更加注重體系化發展和裝備體系貢獻率。兵器工業集團主動適應裝備體系化建設的要求,積極打通作戰需求、裝備需求、技術需求、能力需求、基礎需求的整個鏈路,以體系化的能力支撐裝備的體系化發展。目前,在空降兵等典型部隊裝備體系發展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次作為工業部門牽頭抓總負責某兵種裝備體系建設任務,開創了部隊裝備體系建設新模式。

        四是技術創新向信息化、網絡化轉型升級。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網絡信息領域新技術,正在創新構建網絡信息體系,加快發展與網絡信息融合的陸軍裝備,并在智能化領域加快戰略布局。比如,由兵器工業集團建設的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陸軍模擬訓練系統已經投入使用,高度合成化的作戰部隊在沒有硝煙的虛擬空間里縱橫馳騁,將推動我軍訓練模式產生重大變革。

        五是搶占未來軍事斗爭戰略制高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無人裝備技術、隱身與反隱身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以及新概念武器,是未來兵器工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為實現彎道超車、加快從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兵器工業集團集中資源和力量,積極探索戰略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在無人平臺、智能化彈藥等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六是高質量完成裝備生產保障任務。始終堅持質量和進度兩個“后墻不倒”,按時保質把先進武器裝備交付到部隊手中,確保部隊盡快形成戰斗力。作為裝備方隊的牽頭單位,圓滿完成了“九三”閱兵、慶祝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保障任務。從2015年開始,我軍連續參加赴俄羅斯國際軍事比賽,我們提供的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各類火炮等武器裝備,經受住了嚴苛的實戰化賽場條件考驗,展示了我們裝備的先進技術水平,打出了軍威、國威。

        (二)積極推進民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器工業集團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要,積極推動車輛、火炮、彈箭、火炸藥、光電、信息等各專業領域軍民技術互通、互用、互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發展“專精特優”產品產業。承擔了工信部02專項和04專項、發改委“互聯網+”工程、中科院戰略先導專項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國產熱沖壓成形示范生產線、動車組及重載貨車車軸、高端煉化一體化智能制造、高性能光電倍增管、激光雷達及激光探測組件等核心關鍵技術取得創新突破,掌握了智能化礦用車及電傳動技術、智能網聯電動卡車技術、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設計及工藝技術、大口徑管材聚烯烴工藝技術、大尺寸寶石級金剛石工藝技術、汽車輕量化車身安全結構部件技術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工藝。堅持高端引領,利用軍用車輛平臺技術成果,同步發展大功率AT、民用動力,輕質高速鐵路貨車、高鐵車軸實現關鍵技術突破,自主研發的200噸級電動輪非公路礦用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礦用車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5%;自主研制的數控七軸五聯動重型機床,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生產大型船用靜音螺旋槳的國家;在國內率先實現OLED微型顯示器的工程化、產業化,成為全球具備批量供應能力的兩家企業之一;為國內化工、汽車、家具、醫藥等行業廣泛提供聚氨酯、纖維素、醫藥中間體等基礎原料,TDI產品在國內市場具有話語權,硝化棉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紅外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紅外器件、制冷型熱成像整機和紅外光學供應商,微光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

        二是打造石油化工與精細化工全產業鏈。我們著眼保障全軍火炸藥供給能力、促進火炸藥行業可持續發展,結合海外戰略資源開發,先后實施了500萬噸/年乙烯原料工程和45萬噸/年乙烯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從海外石油開采、運輸存儲、石油貿易、原料工程到火炸藥、精細化工與民爆產品,初步形成了上下游一體化、軍民融合發展格局,打通了具有兵器特色的石油化工與精細化工產業鏈,有力促進了火炸藥原材料的“平戰轉換”。2019年2月,兵器工業集團與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在遼寧盤錦實施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建設,預計總投資150億美元,將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軍民融合型精細化工產業園。

        三是大力培育北斗應用產業。兵器工業是國防科技工業中應用北斗最早、平臺最多的。早在2011年9月,在當時北斗系統只有7顆衛星的情況下,我們在相關裝備上率先采用了北斗制導模式,打響了北斗軍事應用的“第一槍”,有力支持了北斗二代的試運行服務。當前,我們根據國家北斗事業的發展需要,作為總體單位承擔了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應用任務,從高精度服務入手打造北斗對美國GPS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北斗應用規模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目前,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工程一期建設順利完成,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自主可控的“全國一張網”和“一個服務平臺”,實時動態亞米級服務已覆蓋全國,北斗高精度服務在軍事領域、戰略性行業應用、區域經濟和大眾市場得到推廣應用,用戶已突破3億規模。自主研發的北斗快速輔助定位系統,填補了我國移動通信領域衛星導航輔助定位服務技術空白。成功中標國外地基增強系統建設項目,首次實現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技術標準、產品裝備、運營服務的體系化輸出。

        (三)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績

        積極推進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防重點實驗室為核心,以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集團公司重點產品開發中心為骨干的技術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十三五”以來新增9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集團公司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達到56個。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構建開放融合式人才體系,集團公司現有專業技術人員5.4萬人,“十三五”以來,新增特聘院士13人、雙跨院士4人,形成了一支由6名院士、4名雙跨院士、32名特聘院士、45名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372名中國兵器科技帶頭人、1100余名子集團和直管單位科技帶頭人、2700余名子集團科技骨干為核心的科技人才隊伍。2016-2018年,集團公司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國防科學技術獎179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紅外光學材料均勻性測試方法”等3項標準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批準,實現集團公司國際標準制定零的突破;累計申請專利13085件、授權專利7289件,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57%;有效專利13059件,比“十二五”末增長60%。

        (四)國際化經營邁出高質量發展步伐

        兵器工業是我國軍貿事業的開拓者和排頭兵。在做強軍貿主業的同時,兵器工業集團充分利用軍貿溢出效應,打造形成了以軍貿為核心,海外戰略資源、國際工程、民品出口、國際產能合作“五位一體”的國際化經營格局,為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為維護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是推進軍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打造國際一流軍貿公司。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深入發展,軍貿市場已經由單一產品競爭,演變為以國家意志和影響力為背景、全球軍工巨頭之間綜合實力和產業鏈集成能力的較量。面對國際國貿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挑戰,深入推進軍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雙輪驅動,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國防體系集成供應商。一方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先后向國際軍貿市場推出了一批新型主戰坦克、遠程多管火箭炮、自行火炮、智能化彈藥等具有國際競爭力、能與西方同類裝備相抗衡的高新技術軍貿產品,打造了“紅箭-8”反坦克導彈、155毫米自行火炮等多個明星軍貿產品。其中,代表我國外貿坦克最高水平的VT4主戰坦克,在與歐美強手的激烈競爭中勝出,成功打入東南亞某國市場。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軍貿業務轉型升級,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成體系成建制的系統解決方案,一批師/旅級成體系成建制裝備實現出口成交,推動軍貿出口結構呈現“兩個60%”,即新產品、新技術成交占成交總額的60%以上,成建制、成體系武器裝備成交占同期成交總額的60%以上。

        二是創新合作支付模式,帶動中國制造“走出去”。充分發揮軍貿業務交往層次高的渠道優勢,積極獲取海外優質能源資源和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友好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在能源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共享成果。國際產能合作方面,在海外投資建設了伊朗機車生產、南非重卡總裝、緬甸綜合化工等數十個國際產能合作項目,民爆、礦用車、汽車零部件等優勢民品5年來累計出口286億元。其中,礦用車出口到60多個國家,330噸級電動輪礦用車成功服務于我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中廣核納米比亞湖山鈾礦的開發建設,樹立了“中國制造”的良好形象,成為央企強強合作的典范。作為我國最大的民爆產品出口企業,兵器民爆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從產品供應、爆破設計、施工組織和管理全產業鏈的一體化服務模式,目前已在緬甸、納米比亞、剛果(金)、厄瓜多爾等地開展爆破工程一體化綜合服務。國際工程方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軌道交通、水電工程、礦山建設、公路橋梁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連續多年排名全球250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前列,帶動兄弟央企的裝備產品出口達數十億美元。2015年4月,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見證下,簽約了總金額16.26億美元的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是“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巴經濟走廊具有示范意義的首個基礎設施簽約項目,完全按照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實施,對帶動我國軌道交通技術和標準走出去具有重要示范意義。油氣資源開發方面,目前在埃及、哈薩克斯坦、伊拉克、敘利亞、緬甸、巴基斯坦等國家擁有7個油田項目,地質儲量超過22億噸,年作業量超過1000萬噸,年原油貿易量突破6500萬噸,其中,總投資40.5億美元的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緬甸油田已于2016年全部收回投資。礦產資源開發方面,目前在緬甸、剛果(金)、津巴布韋等國家擁有5個礦產項目,擁有海外銅資源量964萬噸、占國內已探明資源量的9%,鈷資源量52萬噸、占國內已探明資源量的81%,鉑金資源量800噸、是國內已探明資源量的2.5倍。

        三、下一步發展思路

        進入新時代,作為國有重點骨干企業、承擔強軍特殊使命的軍工集團,兵器工業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最高戰略,以履行好強軍首責、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工作主線,加快形成集團公司科技引領發展新格局,推動集團公司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升級,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一)不折不扣地履行好強軍首責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軍事力量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保底手段。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隨時準備打仗思想,更加堅定自覺地抓備戰謀打贏,確保一旦有事上得去、打得贏”。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聚焦裝備建設主責主業,以作戰需求為根本牽引,堅持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的思想,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要求,確保當前裝備建設任務完成,全面提升裝備產品質量,構建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快推動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到2020年全力打贏國防和軍隊建設“十三五”攻堅戰、推進武器裝備建設跨越升級,到2035年兵器領域主要裝備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與世界強國實現全面并跑、局部領跑,到21世紀中葉把集團公司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為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強大的物質技術支撐。

        (二)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承擔著服務國家國防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的軍工集團,我們將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一要對標引領。對照世界一流企業標準,根據集團公司戰略定位與發展方針,系統構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以高質量的指標引領和推動集團公司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二要質量立企。沒有一流的質量,就沒有一流的裝備、一流的軍隊、一流的企業。要把產品質量作為核心競爭力,優化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推動產品質量全面提升,力爭到“十三五”末,使集團公司質量管理達到國防科技工業先進水平。三要主業興企。聚焦主業構建軍工能力體系、民品產品產業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依靠主業強身健體、提質增效,力爭用3~5年的時間,打造一批在行業居于領先地位、能夠承擔國家戰略性任務的產業集群。四要依法治企。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提升制度執行力,真正做到用制度來管人、管權、管事、管風險。五要深化改革。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改革標準,針對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解放思想,有什么問題就改什么問題,通過改革有效激發發展活力和創造力。六要管控風險。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完善集團公司風險防控體系,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三)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研判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對兵器工業來說,“世界一流”的核心就是技術先進、自主可控、軍民融合、經濟高效、充滿活力。技術先進,就是產品技術性能先進,質量可靠性達到國際領先,能力結構優化合理、技術手段先進,在戰略前沿技術領域占據制高點,基礎科研優勢厚實。自主可控,就是要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核心元器件、關鍵材料、先進制造工藝、軟件等短板瓶頸,打破壟斷,自主發展,不能受制于人。軍民融合,就是軍工民用技術雙向轉化、良性互動、雙向溢出,資源、資本統籌配置,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發展格局。經濟高效,就是要實現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政府有稅收、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充滿活力,就是要實現技術創新有活力、市場競爭有活力、人才隊伍有活力,構建適應質量效益型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

        根據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兵器工業集團要履行好強軍首責、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將堅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兵器工業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兵工隊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兵器工業始終保持正確前進方向的“根”和“魂”。進入新時代,兵器工業集團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把全系統干部職工凝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下,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步調一致、形成合力,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

        二是堅持傳承人民兵工精神。偉大的事業造就偉大的精神。在紅軍長征中,官田兵工廠的108名兵工戰士邊戰斗、邊生產,最終只有7人幸存到達陜北,以自己的忠誠與熱血踐行了“把一切獻給黨”的長征誓言。80多年來,以“中國的保爾”吳運鐸、“工人發明家”倪志福、“獨臂總師”祝榆生等為代表的廣大兵工人,滿懷對黨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凝練形成了“把一切獻給黨”的崇高信念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凝聚成了人民兵工獨特而深厚的精神內涵,代表著對黨和國家、民族的絕對忠誠與責任擔當,是兵器工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紅色基因。

        三是堅持把政治責任作為首要責任。兵器工業將始終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自覺把工作置于黨和國家大局之中,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最重要的是履行好強軍首責,要緊緊圍繞習近平強軍思想,對接軍隊需求,聚焦主責主業,突出創新引領,切實把集團公司創新發展放在國防和軍隊建設新的戰略部署大背景下來謀劃、來展開,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進程相同步、相一致。同時,我們還要履行好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履行好經濟責任就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履行好社會責任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回報社會,讓廣大干部職工充分享有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感到有夢想、有地位、受尊重。

        四是堅持改革創新。面對全面建成一流軍隊的新要求、面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挑戰,兵器工業集團將著力用好深化改革這個金鑰匙,著力激發創新驅動這個新動能,突出問題導向和市場導向,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扎實推進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有效激發發展活力與內生動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優化技術創新體系,調整產品產業結構和組織架構,在做強做大做優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

        五是堅持國際化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對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兵器工業將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不斷豐富國際化經營內涵與模式,鞏固提升軍貿領先者地位,著力發揮軍貿溢出效應,推動軍貿與海外戰略資源、國際工程、民品出口、國際產能合作“五位一體”協同發展、良性互動,在武器裝備體系輸出、“一帶一路”重大國際工程、重點產業海外布局等領域不斷“走深走實”,向國際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NORINCO品牌全球影響力,打造實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先鋒力量和戰略性團隊。按照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三個領軍”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實施沙特阿美等重大合資合作項目,引入國際一流的資源、技術、資本及管理,推動集團公司大化工產業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具規模的方向發展。樹立全球化視野,加快推動民爆、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優勢民品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全球化布局,與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爭,推動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六是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支撐,是科學發展進程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最寶貴的資源,世界一流的企業要有世界一流的人才隊伍。要創新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機制,要構建形成創新型管理人才體系、開放式科技人才體系、智造型技能人才體系、多元化薪酬激勵體系和系統化能力提升體系,實施“兵器科學家培養計劃”“青年英才計劃”“大學生招聘計劃”,等等,大力優化人才結構,大力提高人才價值創造能力,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支撐。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中文字字幕在线一本通| 成 人无码在线视频高清不卡|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2019|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免费|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亚洲日韩av无码|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