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小新 發布時間:2020-06-07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技術開辟移動通信發展新時代,5G網絡構筑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5G應用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2020年是我國5G規模商用的關鍵之年,6月6日恰逢5G發牌一周年。一年的時間,中國5G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從網絡到技術,從場景到應用,5G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電信央企又獲得了怎樣的發展和突破,下一步又有什么布局和打算?請看幾家電信央企的答卷。
中國電信:5G發展蹄疾步穩
5G發牌一年以來,中國電信開足馬力,全面投入到5G基礎設施建設中:2019年9月9日,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宣布共建共享;10月31日,國內宣布5G商用;2020年開啟5G大規模集采,5G建設為戰疫提供強有力支撐,加速催化5G醫療、5G制造等應用……中國電信把握“新基建”契機,抓緊抓快抓實5G規模部署與商用,初見成效。
5G路上中國電信闊步前行,將始終堅持SA技術方向、全面深化共建共享,全力打造用戶體驗好、服務質量優的高質量5G網絡,助力網絡強國戰略落實,賦能產業升級和數字經濟信息化發展。
堅持共建共享 開通5G基站超14萬
一年來,中國電信全面深入推進與中國聯通的共建共享,雙方發揮各自資源稟賦,通過頻率、機房、站址、傳輸、基站的優勢互補,力爭用最短時間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一張覆蓋廣、速率高、體驗好的5G網絡,如期向社會各界提供網絡速率有大幅提升、安全性有更好保證的5G業務。
中國電信5G基站
與聯通共建共享短短不到9個月的時間內,中國電信已開通5G基站就超過了14萬個,其中在全民抗擊疫情防控中,中國電信在多地新增開通疫情防控專向保障5G基站1000個以上,隨著疫情的逐漸平穩,中國電信提速度、搶進度,加快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據了解,目前,我國每周大概增加 1 萬多個 5G 基站,由此推算,中國電信的基站數量還在持續快速增加中。
中國電信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調整了5G建設計劃,上半年,要追回受疫情影響的建設進度。前不久,中國電信聯合中國聯通啟動5G SA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采購,采購規模不少于25萬站,力爭在三季度末可向社會提供5G服務的基站數量超過30萬個,屆時全國所有城市地區、部分縣城及發達鄉鎮的廣大用戶,都可以享受到中國電信高速優質的5G網絡服務。
中國電信2020年5G資本開支約453億元,占總資本開支的55.3%,其對5G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做強云網融合 打造良好服務體驗
“什么是5G,用戶說了算”。一年來,中國電信推動建立并依托日趨完善的運營管理體系,不斷探索和挖掘技術潛力,通過高低頻率協同、室內外協同、4G/5G協同、TDD/FDD協同等多種技術,全球首個實現了200M帶寬的商用網絡、峰值2.7G的最高速率,打造極致的5G體驗與感知。
5G時代是云的時代,也是云網融合的關鍵時期。中國電信在現有網絡基礎上,充分應用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云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物聯網,滿足萬物智聯對信息通信網絡的需求。中國電信是最先提出云網融合理念的運營商,一直致力于充分發揮“5G+天翼云”的云網融合優勢,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中國電信率先在全國建成“2+31+X”云網基礎設施,目前在全國擁有315個云資源池,在中國混合云市場份額第一,在全球運營商云市場份額排名第一,IDC業務國內綜合排名第一,實現了網隨云動、入云便捷、云間暢達,已經形成了獨特的云網融合資源優勢和突出的服務能力。
浙江人民醫院醫師借助中國電信的5G網絡,遠程控制嘉興桐鄉院區隔離患者床旁的超聲機器人,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謝某開出了全國首張遠程超聲診斷書
在抗擊疫情期間,中國電信5G+云網融合為疫情防控和輔助治療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電信與央視頻合作推出“疫情24小時”,對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進行全程高清直播,基于高性能的5G網絡和天翼云平臺,億萬網友通過“云直播”化身史上最強的“云監工”?;鹕裆结t院、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后,中國電信又全面提供5G+云網融合信息化解決方案,醫療上云、遠程會診等信息化應用為戰勝疫情贏得了時間。
中國電信持續加快5G、大數據等新基建,全力做強云網能力,賦能全社會向數字經濟轉型。今年將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中部地區等重點區域,推進一大批重點數據中心項目建設,夯實云網基礎優勢,打造基于云網融合的數字化平臺和開放的生態,最終實現一體化云網基礎設施、一體化云網產品和一體化云網運營體系。
堅持SA引領 推動技術創新
在5G的高標準高質量部署階段中,中國電信一直堅持SA是5G創新的根本,優先選擇SA方案組網。
一方面,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完成5G SA核心網商用設備整系統性能驗證,推動5G SA設備在功能、性能和多廠家組網方面盡早具備商用能力,為5G SA規模部署奠定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聚焦5G共建共享、2.1G NR、5G超級上行、室內覆蓋等重點領域,積極主導5G國際標準建立。一年來中國電信所主導的國際標準化項目工作49項,提交國際標準文稿1222篇,申請專利300余項,全球率先發布了5G SA技術白皮書,所制定的《5G SA部署指南》獲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簡稱GSMA)唯一指定,提升了中國在國際標準中的話語權。
此外,中國電信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基于IPv6和云網融合架構的5G SA部署,以及跨廠家切換、跨省漫游呼叫等業務能力,用戶可以不換卡、不換號即可升級為5G SA。目前中國電信全面啟動針對SA獨立組網的網絡升級,力爭今年在全球率先實現5G SA商用。
構建5G合作生態 助力數字化轉型升級
5G作為“新基建”之首,網絡的快速部署和應用的加速推廣,勢必會加速我國數字產業化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從一年來的實踐看,5G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新動能。
首先,5G建設帶動了設備制造、終端研發、應用開發以及高端芯片研發等上下游產業鏈的繁榮,一年來中國電信聯合200多家5G生態合作伙伴成立5G產業聯合創新中心,協同研發促進5G產業成熟;與40多家終端伙伴聯合,成立5G產業創新聯盟,共同推動5G全網通成為全球標準。
其次,積極開放云網、平臺、研發能力等企業資源,與合作伙伴聯合開展5G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端到端測試、驗證、開發、運營等新模式探索,共同推動5G發展,共同分享5G商機。據悉,中國電信通過去年近400多個5G應用場景的案例,與產業生態合作伙伴一起,不斷優化5G的網絡性能,包括空口抖動等,完善5G移動通信的穩定性,將5G網絡帶入到各生態圈中。以工業互聯網為例,中國電信積累了近 300 個 5G + 工業互聯網的案例。5G技術廣泛應用于智能制造,實現了設備狀態聯網監測、多廠協同、遠程控制,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和效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中建鋼構,中國電信5G 創新應用為企業內部成本降低超過了 4000 萬,新業務增長點每年帶來 1.6 億元經濟效益。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中國電信不斷探索拓展5G應用場景,其中云游戲、云VR等將為個人用戶提供更加完美的體驗,而基于家庭云和多屏互動等產品,疊加安防、醫療元素,則構建起具有5G特色的智慧家庭和社區。同樣,5G為社會治理注入新的信息化、智能化元素,輔助政府決策,提升社會管理效能。
“紛紛紅紫已成塵, 布谷聲中夏令新?!背跸臅r節,5G再次開啟新篇章。中國電信將持續發揮“5G+云+AI”云網一體的綜合優勢,攜手合作伙伴,不斷推進5G終端和業務融合創新,與合作伙伴共描5G藍圖,共贏未來。
中國聯通:5G賦能 創享美好生活
5G發牌一年來,中國聯通開放創新、砥礪前行,加速5G基站共建共享,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及優勢,與合作伙伴攜手前行,發布并實現諸多5G創新應用,不斷開創5G時代新未來。
加速新基建 5月底已開通5G基站近13萬個
2018年底,中國聯通啟動了5G試驗網和示范工程建設,在17個試點城市開展了5G內外場試驗及業務示范。2019年4月23日,中國聯通率先開展5G網絡規模部署,率先發布了“7+33+N”的網絡部署策略;2019年6月6日牌照正式發放后,中國聯通進一步加快5G基站建設。
2019年9月9日,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宣告雙方將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合力推進5G網絡部署,開創了雙方互利共贏、良性競合、科學發展的新局面。5G共建共享屬全球首例,技術難度極高,極富創新性和挑戰性。雙方聯合技術攻關,推動3.5G中頻段大帶寬、大容量、高性能基站設備的研發,在5G商用網絡中實現了2.7Gbps的全球中頻段最高網絡速率,推進2.1GHz寬頻段的國際標準制定,實現了全球首個SA基站的共建共享。
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中國聯通第一時間開通火神山、雷神山5G網絡,依托聯通5G網絡和醫療云平臺為重癥病例進行遠程會診,同時為億萬觀眾搭建起5G直播平臺,共同守望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4月20日,在超過5000米的海拔上,在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中,中國聯通實現了珠峰觀景臺和珠峰大本營一號營地的5G全覆蓋,并呈現了5G+超高清24小時不間斷直播,觀眾人在家中坐即可“云”登珠峰。
2020年4月,中國聯通5G覆蓋珠峰大本營
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累計開通共建共享基站11.5萬個,在全國31省開通5G共建共享,實現了50多個城市的5G正式商用。中國聯通可用5G基站達到近13萬個,覆蓋所有直轄市、主要省會城市,以及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的重點城市。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聯通5G基站總規模將達到30萬,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
賦能千行百業 攜手合作伙伴共建5G產業新生態
5G作為數字經濟新引擎,正在為各行各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強大驅動力,重塑行業生態體系格局。中國聯通積極展開探索,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和融合創新的模式,于2019年4月23日成立了“中國聯通5G應用創新聯盟”,目前已近800家企業加入。中國聯通與合作伙伴在各領域積極展開實踐,打造燈塔項目,加快推進各行業應用落地。2019年春節,中國聯通為央視春晚提供了一流的5G網絡服務和通信保障,通過5G+8K+4K+VR等新技術為觀眾帶來全新觀看體驗;2019年5月21日,中國聯通與上海商飛共同打造面向航空領域的5G全連接工廠,實現了30多個場景的5G應用;2019年7月15日,中國聯通與人民日報社在京簽署5G媒體應用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10月,中國聯通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提供5G+4K超高清直播;2019年10月11日,中國聯通在青島港智慧碼頭實現SA工業級控制;2020年1月15日,中國聯通與沃爾沃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研究、開發和測試5G賦能下的車用V2X技術;2020年3月11日,中國聯通與雅戈爾集團攜手打造5G智能制衣工廠;2020年5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國聯通發揮云網協調的5G創新優勢,提供了“云采訪”視頻交互保障、5G背包、5G+AR采訪眼鏡、AI語音轉寫、5G? live直播平臺等媒體應用……中國聯通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建5G產業新生態,共同打造“新藍海的試驗場,獨角獸的孵化器”。
中國聯通運用5G技術的數字化創新和網絡服務,保障2020年全國兩會開得更安全、服務更精準
自2020年2月24日起,中國聯通創造性地舉辦了“共振行動2020”終端產業鏈生態線上的活動。在為期37天的共振行動中,中國聯通聯合合作伙伴開展了35場主題活動,打造合作方的“萬能日”,累計參與的各領域合作伙伴達到100余家。4月29日,中國聯通攜手華為、Intel、騰訊、中興、浪潮、碧桂園、格力等重要戰略合作伙伴,正式發布全球首張MEC規模商用網絡和《5G MEC邊緣云平臺架構及商用實踐白皮書》。隨著中國聯通5G“朋友圈”的持續擴容,新的創新成果及應用也會不斷面世。
5G應用齊上陣 創享美好智慧生活
中國聯通充分利用5G網絡的技術優勢,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當中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5G+醫療云平臺、5G+熱成像人體測溫方案、 5G巡檢機器人、5G直播背包等在抗擊疫情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020年2月開啟的5G文旅互動直播,掀起了“宅家游景區”的熱潮。中國聯通致力于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推出5G創新產品。
在5G發牌一周年之際,6月3日,中國聯通重磅發布VR虛擬營業廳、5G? AR魔鏡和3 Glasses線上線下一體化體驗模式。VR虛擬營業廳將開啟沉浸式終端購買體驗,做到三維立體和數字信息交互展出的雙重效果,用戶可以360°查看感興趣的內容。5G? AR魔鏡為傳統大屏注入5G+AR技術核能,突破了手機、iPad等小屏設備的性能和硬件門檻限制,顛覆創新營銷互動方式。3 Glasses線上線下一體化體驗模式,將打造觀影、競技和運動休閑為主題的沉浸式體驗中心,開啟接觸-體驗-購買-持續消費”的全流程商業模式。
2020年6月3日,中國聯通重磅發布VR虛擬營業廳、5G? AR魔鏡和3 Glasses線上線下一體化體驗模式
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唯一官方通信服務合作伙伴,中國聯通圍繞冬奧觀賽、參賽和辦賽三大場景打造了包括智慧觀賽、云轉播服務、智慧場館等在內的十大智慧應用產品,致力于為觀眾營造優質的觀賽體驗,為賽事組織和參與者帶來完備智能的服務保障,為場館業主提供高效的運營支撐。
中國移動:跑出5G“加速度”
回眸這一載,中國移動積極聯合產業各方,深入實施“5G+”計劃,有力推動5G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5G網絡建設、終端發展、應用創新、用戶拓展等方面齊頭并進。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還積極發揮“扁擔效應”,加快推動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造出更大的綜合效益和社會價值。
全球最大5G網絡 有廣度更有高度
中國移動深入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打造世界一流的新型基礎設施。據了解,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移動在全國的基站總數達462萬個,其中5G基站近14萬,成為全球5G網絡覆蓋最廣、5G客戶規模最大的通信運營商。
中國移動5G24小時不間斷直播: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5G網絡建設呈現“加速度”,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中國移動在除夕夜組建突擊隊,全力實現火神山5G網絡覆蓋和醫療信息化網絡保障,12小時開通第一個5G基站,36小時完成網絡保障任務,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效率、中國精神”。在疫情防控指揮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數百家隔離點等有需要的重要場所新建5G基站,推動“5G﹢醫療”的應用,為醫療救治、集中隔離提供了全方位的通信保障。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開通5G高清直播,以便全國人民“云監工”醫院建設進度。在武漢市建立了36個城市實景5G直播點,讓大家共同見證武漢的重新起航。
中國移動5G信號覆蓋珠峰峰頂。
5G還見證了珠峰新高度。中國移動依托覆蓋珠峰峰頂的5G網絡,圓滿完成珠峰高程測量通信保障工作。中國移動在5300米、5800米、6500米三個階梯海拔營地新建了5個5G基站,一方面確保5G信源盡可能接近珠峰峰頂,減少無線信號衰減損耗,保障峰頂網絡覆蓋。另一方面,通過階梯基站,為登山線路不斷優化網絡覆蓋連續性,增強備份能力。其中,6500米基站為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國測一大隊測量數據通過峰頂的中國移動4G、5G網絡回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關于登山隊登頂測量的高清視頻畫面,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與全世界實時共享。中國移動還推出全球首場珠峰5G﹢4K﹢VR直播,以科技賦能,讓人人都可以欣賞世界最“觸不可及”的盛景。
據悉,中國移動將加快5G布局,構建“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5G精品網絡。預計到年底,中國移動將實現全國地市以上城區5G網絡覆蓋,基站規模將超30萬,努力推進5G SA全國商用,實現5G特色能力。
5G泛終端為用戶呈現更多精彩
終端是移動通信最終的“落腳點”,各種精彩的個人和家庭體驗,以及先進的行業應用都需要其來承載。
一直以來,中國移動非常重視終端的發展,2019年6月,在5G商用牌照發放不久,就發布了“三多一新”5G終端總體策略,從多模式頻段、多終端形態、多用戶選擇,以及新產業生態等方面,推動終端乃至整個5G產業的發展。
2019年11月,中國移動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發布了“5G+終端智贏計劃”與“5G+渠道藍海計劃”,旨在加深與泛智能終端、渠道生態的廣泛合作,共同推進5G泛智能終端與渠道生態的做大做強。截至2019年末,中國移動在泛智能終端合作方面,合作品牌已超過240個。
5G發牌一年來,5G終端發展全面提速。中國移動投入大量資源,從多個層面力推產業繁榮——聯合產業鏈加快推動5G終端發展成熟,帶動終端消費;提升終端性能,引導推出5G終端全面支持多模多頻,擴展終端通用性;豐富終端類型,加強終端與應用的融合營銷,大力推動5G手機、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多形態5G終端發展;降低終端成本,與終端廠商深度合作,推動終端價格下探,推廣新型銷售模式,降低用戶購機門檻。截至2020年4月,已經有96款5G手機終端獲得了入網許可,相比去年底翻了一倍有余。
2020年5月,中國移動在5G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公布了新的終端發展規劃。2020年,中國移動計劃協同產業鏈合作伙伴發展5G套餐,實現用戶突破1億戶,拉動行業實現5G終端銷售1億部。為滿足用戶雙千兆體驗需求,中國移動將聯手產業合作伙伴打造“1+1+N”的5G終端體系,即1部5G手機、1條千兆寬帶,以及包括VR、WiFi6等在內的N個泛智能終端。
在降低終端門檻的同時,中國移動還加強生態合作,不斷強化商業模式創新,滿足用戶一體化、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并推出“連接+應用+權益”的融合產品。更多的服務、更多的終端,中國移動5G將惠及更多的尋常百姓。
推動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 助力經濟發展
中國移動作為我國信息通信領域的主力軍,緊抓5G等新技術的發展契機,深入實施“5G+”計劃,從日常生活到工業制造,從健康醫療到萬物互聯,著眼于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攜手產業伙伴,讓5G建得好、用得好,共同助力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移動5G智能機器人
一年來,中國移動面向工業、農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金融、媒體、智慧城市等15個細分行業,重點打造100個高質量5G行業應用“樣板房”。中國移動聯合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的寧波港打造首個5G港機遠控的5G+智慧港口,實現人力投入減少75%;與全球第二大化纖企業新鳳鳴聯合打造5G+智慧工廠,解決了行業公認的飄絲飄雜難題;與汽車廠商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的5G乘用車和國內第一輛商用5G自動駕駛園區車;與知名醫院合作,完成全國首例基于5G的遠程腦外科人體手術;與電力企業合作打造5G智能電網和全國首個5G智慧電廠;針對教學質量提升、優質資源共享、校園智慧管理三大核心問題,推出了5G智慧校園綜合解決方案;結合5G高精度定位技術,在湖北武漢打造長度159公里的全國最大城市級5G車路協同示范區……這些應用已經在實踐中發揮了巨大效能,并且釋放出更大的潛力。
一年來,中國移動聚焦多達50個場景,面向個人和家庭打造了全場景沉浸式“五新”業務體驗——聚焦數字文化、體育、演藝等領域,提供5G超高清視頻、真4K直播和VR業務,打造新看法;推出具有“超高清、實時互動、多屏展示”的視頻彩鈴產品,面向用戶打造個性化、社交化、交互式新型體驗,創造新聽法;提供“超高清、無延時、云端運行、即點即玩” 的云游戲服務,開創新玩法;圍繞5G網絡特性,打造更貼近年輕人興趣和需求的互動短視頻即拍即玩產品,創造新拍法;推出5G云盤、5G云手機、5G新消息,給予客戶全新體驗,推廣新用法。
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以5G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作為信息社會的基石、數字經濟的支撐,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被寄予了更多期望。中國移動把5G建設作為政治任務來抓,未來,將繼續全力實施“5G+”計劃,保障5G+4G協同發展,推動5G+AICDE融合創新,打造5G+Eco生態共建,推動5G更好地融入百業、服務大眾。
中國鐵塔:共建共享 助力5G高質量發展
過去的一年,是5G網絡規模部署的一年,也是5G作為新基建之首,助推高質量發展,初顯成效的一年。一年來,中國鐵塔與電信企業密切協同,充分發揮規模建設專業化運營優勢,全力以赴支撐5G網絡建設。截止到目前,已經累計建成5G基站25.8萬個,超過97%的建設需求是通過利用存量資源滿足,有效支撐我國5G網絡快速低成本規模商用。
中國鐵塔充分利用超200萬存量站址資源快速低成本滿足5G規模部署
在過去一年中,5G建設遇到了四個“前所未有”:
一是5G投入之大前所未有。由于頻率更高、站址更密、功耗更大,5G建設運營成本將是4G的2-4倍。為此,深化共建共享,通過共享降低成本,越來越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目前建成的5G基站97%都是通過共享實現的。共享為5G網絡建設降低成本,快速部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5G建設之難前所未有。當前,5G網絡建設,主要在城市,城市越大、難度越大,高樓林立、資源稀缺的中心城區更是如此。再加上今年5G建設高峰期,與疫情不期而遇,又為行業帶來了新挑戰。在多種困難疊加的情況下,中國鐵塔與電信企業一道,加強聯合規劃和計劃銜接,努力搶時間、趕進度,5G網絡建設不僅沒有因疫情而延誤,建設步伐反而不斷加快。
城市里5G基站相當一部分建在樓面,社會各方加大資源開放支持5G建設
三是政策環境之好前所未有。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密集研究部署新基建,5G更是連續第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中央到地方,對5G的關注前所未有。目前,幾乎所有省地市政府都出臺了5G專項支持文件;中國鐵塔得以在28省244個地市,代表行業入駐政務服務中心;在30省252個地市將站址清單納入政府督辦。良好的政策環境,為5G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鐵塔公司代表通信行業入駐各地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通信基礎設施行政審批
四是行業協同之緊密前所未有。5G發展中,整個行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基站到終端、從標準到應用,全產業鏈緊密協同。中國鐵塔也與電信企業一起營造良好生態。比如,在北京地鐵、吉林高鐵,在政府支持與引導下,整個行業攜手并進,共同破解建設難題,實現了資源占用費、維護費、施工費大幅降低。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行業密切協同,大大節約了5G建設投資。
隨著5G商用進入新階段,中國鐵塔將著力做好“五個堅定不移”,更好地為行業、為社會創造價值:
一是堅定不移深化資源共享。中國鐵塔將在各級政府支持下,拉通行業內外資源,在用好、用足200多萬存量站址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共享路燈桿、監控桿、電力塔及物業樓宇等社會資源,千方百計減少新建。同時,還將不斷提升綜合共享水平,在做好塔類共享基礎上,全面深化電力接入、管道利用、站址維護,乃至最后一公里傳輸等綜合共享,助力電信企業降低5G建網成本。
共享,讓5G基站建得更快更省更好更美
二是堅定不移與行業協同發展。中國鐵塔將與電信企業共同推動,讓5G基礎設施像水、電、暖、氣一樣,納入城市資源“一張圖”進行規劃建設。
三是堅定不移走市場化道路。中國鐵塔將以更靈活多樣的建設服務模式,支撐電信企業快、好、省地建設5G基礎設施。還將和電信企業共同研究,轉變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的傳統資源配置模式,更加強調因地制宜、按需施策,讓資源配置更精準、更經濟。
四是堅定不移以創新驅動發展。5G時代,越來越多的應用將發生在室內場景。針對這一特點,中國鐵塔將加強方案與技術創新,變單點建設為宏微結合、高低搭配、室內外協同的綜合解決方案。
五是堅定不移推動建設與應用融合。中國鐵塔基于巨量站址資源,拓展行業外應用,發展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鐵塔共享平臺和最大的實用物聯網+互聯網平臺,在服務通信行業的同時,廣泛服務于環保、國土、應急、農林、公安等領域,為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隨著5G網絡發展,中國鐵塔平臺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拓展,也將極大豐富5G產業應用,釋放5G無限潛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