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小新 發布時間:2020-10-24
2020年1月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面對疫情沖擊,廣大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在這場疫情防控斗爭的大戰大考中,充分發揮出大國重器頂梁柱、國家隊作用。在線下戰疫積極開展的同時,一場線上的“全媒體戰疫”也在同步緊張進行著。疫情發生以來,以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賬號@國資小新 為引領的國資央企微博矩陣,第一時間發布疫情動態,及時跟進抗疫進展,引導企業復工復產,助力疫情常態化防控,向社會大眾傳遞抗疫正能量。
10月22日,微博、鈾媒和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國資央企抗疫微博白皮書》,對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20日國資央企抗疫事件及微博話題數據進行分析,對國資央企抗疫熱點事件、抗疫微博傳播情況及國資央企官博矩陣表現方式、傳播效果進行盤點,總結國資央企在戰疫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白皮書全文轉發如下——
本報告由微博、鈾媒和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發布,對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20日國資央企抗疫事件及微博話題數據進行分析,分別盤點國資央企抗疫熱點事件、抗疫微博傳播情況及國資央企官博矩陣表現方式、傳播效果,總結國資央企疫情期間微博抗疫的正面效應。
一、國資央企抗疫熱點事件盤點
在統計時間內,國資央企抗疫熱點事件中,“國資央企助力打贏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獲得關注最多,遠超其他事件。從熱點事件TOP10中,多家央企助力抗疫獲得輿論關注,如“央企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中國石化‘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招商”“央企緊急轉產擴產抗疫防護用品”。
【國資央企抗疫熱點事件TOP1分析】
1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專題會議,對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扎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具體部署。“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堅決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出中央企業應有的貢獻”,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的話擲地有聲。國資委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聯合醫藥、建筑、糧食、民航、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等行業的央企充分發揮自身行業特色與優勢,多措并舉,在助力武漢等重點區域的疫情防控、強化基礎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1月28日下午,至少11家央企所屬醫院、約6000名醫護人員參與湖北戰疫,有關央企先后組織7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南航緊急調派機組,執行CZ5241廣州-武漢航班,搭載128名廣東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成為天河機場因疫情關閉后首批抵達的醫療支援包機航班之一。中央企業還積極加快研制藥品器械,做好醫療保障。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各輻照滅菌中心開辟綠色通道,免費提供各類醫療防護用具的電子束消毒滅菌加工服務。中糧集團旗下中糧生物科技產能方向調整為主要供應醫用酒精,供應首批365噸醫用酒精。華僑城集團旗下酒店拿出客房無償為支援武漢的武警戰士和醫護人員提供高品質的食宿服務。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抗疫阻擊戰,也是一場經濟保衛戰,截至2月19日,97家央企開工率超80%。國家電網在湖北累計建成163個重點項目配套供電工程,發電企業每天近2萬名職工奮戰在抗疫第一線。電信企業投入應急車輛14437輛次,建設基站257個,確保湖北地區網絡暢通。航空企業執行飛往湖北專項包機任務159架次,運送醫療物資875噸,運送醫護人員17840人。
在疫情暴發期間,中國石油、中國電科、中國華電、中核集團、中糧集團等多家央企捐贈物資,引起全網相關信息量增多。中央企業在均不生產醫用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的情況下,克服困難進行轉產擴產,全力推進醫療物資的生產的相關消息,使3月全網信息量再次增多。
二、國資央企抗疫微博傳播分析
1.國資央企快速反應 官博矩陣發布抗疫信息引發關注
在統計時間內,從國資委與央企抗疫微博信息走勢來看,相關信息多次波動,1月14日起,信息走勢呈現上升趨勢。1月27日,@國資小新 發布火神山醫院建筑工人采訪博文視頻,獲得輿論關注。國資委與多個央企抗疫微博促使微博信息升高,2月1日達到最高峰,當日微博信息量達5.5萬。
3月4日,@國網浙江電力 發布“志愿者隔空喊話:供電小姐姐謝謝你”視頻;3月5日,@中國聯通 發布“疫情期間保障網絡暢通”在微博平臺迅速傳播,相關信息量再次上升。3月11日,@國網浙江電力 發布“企業轉型生產防疫物資,供電公司全程護航助力生產”當日獲得大量關注,截至10月20日,該微博獲得1.0萬轉發量與1.0萬評論量,可見互動效果極好。3月11日相關微博信息達到次高峰,當日微博信息量3.4萬,隨后呈現下降趨勢。
4月16日,@中國建筑 發布“雷神山醫院,正式休艙!中建集團的3萬多建設工人怎么樣了”,6月16日,@國資小新 發布“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揭盲”等都獲得輿論的較多關注。
(主坐標軸為新增確診病例數、新增疑似病例數,副坐標軸為微博信息走勢)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數據來看,全國疫情形勢呈現上升后下降趨勢。對比國資央企抗疫微博信息傳播趨勢,可以看出在1月19日至3月4日疫情暴發期間,國資委與央企抗疫微博信息走勢呈現多次波動。1月14日起,國資委與央企信息開始增多,信息發布與疫情發展同步,側面說明國資委與央企反應迅速,應變能力凸顯。疫情暴發期間國資委與央企官博賬號發布抗疫內容,傳播抗疫決心、記錄抗疫行動、更新抗疫進展、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等博文視頻,也可側面說明國資委與央企抗疫做出突出的貢獻。
2.中糧集團及通信類央企備受關注
在統計時間內,“保障”“口罩”“物資”供應等熱詞受到輿論關注。中糧集團保證抗擊疫情期間糧油供應,引起輿論注意,其在保障基礎產品服務供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通信”企業,聯合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無線和專線網絡被多次提及。“國航”的“航班”在護送“白衣天使”、“轉運”抗疫物資方面的積極作用也頗受關注。
分析該事件的微博類型分布,轉發微博占比較多,達87.6%,可見公眾對相關消息的擴散意愿較強。側面說明公眾對于多家央企助力打贏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較為認可,公眾積極轉發相關微博,擴散傳播。
經分析,在統計時間內,國資央企抗疫微博相關的1354.5萬條信息中,正面評論及中性評論占比為89%。可見輿論對于國資央企抗疫多呈正面,也側面說明國資與央企官博聯動,及時更新抗疫行動進展、宣傳疫情防治知識對穩定網民情緒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國資央企官博矩陣表現
1.熱門話題#抗擊疫情 央企行動#獲得大量關注
在統計時間內,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小新 發起該#抗擊疫情 央企行動#相關微博話題后,引起輿論關注。截至10月20日,該話題閱讀量達24.5億,討論量達185.5萬。
分析話題相關博文的關鍵詞云,“抗擊疫情”“央企行動”共提及12.9萬次,“保障”“加油”“比心”“中國贊”等高頻詞出現,說明輿論對于國資與央企抗疫的積極態度。國資委與央企對疫情高發地“湖北”“武漢”的馳援也被輿論注意。同時,輿論對于央企捐贈“口罩”、建設“醫院”、“復工復產”支持“抗擊”“疫情”,呈現支持、點贊的正面態度。
從詞頻排名TOP10中也可以看出,除話題詞外,“武漢”“加油”也可見國資央企對重點疫區的祝福。“復工”“防疫”等詞也可看出國資央企對復工情況的關注。
在統計時間內,分析每日帶話題詞發博的賬號數量、發博量的變化趨勢,疫情暴發期#抗擊疫情 央企行動#相關話題下,每日帶該話題詞發博的賬號數量、發博量波動較大,但總體保持在較高的水平。1月疫情期間@國資小新 發起該話題后,引起輿論關注,多個國資委央企賬號參與其中,發博量較多。
2月至3月期,該話題下“中建集團聯合多家央企合力建設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中國石油引進21條口罩生產線每天可生產150萬只”等馳援武漢等相關消息獲得關注。
3月至4月期間,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相關信息逐漸減少,“中央企業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國藥集團全力支持央企海外復工復產”等內容成為主流。
從每日帶話題詞日閱讀增量與日討論增量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1月末至4月末期間,峰值較多,熱點事件頻發,關注量較大,@國資小新 1月24日發布博文“多個央企助力抗疫”獲得較多關注,1月26日該話題詞日閱讀增量達到值高峰,為1555.7萬。1月27日@中國電信 發布中國電信保障通信暢通、@國資小新 發文贊揚疫情中基層勞動者等博文,致使2月1日該話題下討論增量達到峰值15.6萬,隨后趨于穩定。
(日閱讀增量為主坐標軸,日討論增量為副坐標軸)
統計參與傳播用戶的性別可以看出,關注該話題的網民中,男性占比為37.2%,女性占比為62.8%。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可見女性更為關注國資央企抗擊疫情相關消息。
相關話題下,參與傳播用戶年齡段占比中可以看出,超八成的用戶在40歲以下,其中20-25歲、31-40歲、26-30歲占比分別為36.0%、20.5%、17.7%,成為關注該話題的主要年齡段。側面說明此次國資央企戰疫,更吸引年輕人關注討論。
分析該話題下參與傳播用戶粉絲量占比可以看出,小于100、100-500粉絲量的用戶占據主流,可見相關話題傳播效果較好,從普通人到大V,全民參與。國資與央企在傳播正能量事件時,可借助大V或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讓傳播效力更顯著。
2.@國資小新 博文閱讀總量排名第一 國家電網相關賬號較為活躍
在統計時間內,保持更博的546個國資委及央企官博一共發博8.3萬條,其中原創博文占比為92.4%,共獲得總閱讀量達21.2億,可見統計期間內相關信息獲得輿論關注。統計國資委及央企官博總體互動數據,共收獲總轉發數達487.5萬,總評論數243.2萬,總點贊數579.1萬。
從國資委及央企官博閱讀量分布中可見,總閱讀量為1萬-10萬的賬戶占比35.3%,閱讀量10萬-100萬占比為31.7%,可見可見戰疫期間國資央企動態引發了大量關注。閱讀量占比不足一萬的占比為16.3%。
分析國資委及央企官博關于“疫情”博文閱讀量TOP10,@國資小新 發博獲得8.8億的閱讀量,排名第一,@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等通信類企業相關博文閱讀量較多。@中國石化 發布“中石化緊急轉產,建設了16條熔噴布生產線”等博文閱讀量達0.8億。@中國南方航空 發布相關航班消息及助力抗疫傳播效果較好。
分析國資央企官博抗疫博文發博量,國家電網各省分公司官博賬號最為活躍,此外,@國資小新 發博量達3226條也較為活躍。
3.抗疫正能量博文互動效果顯著 凸顯官博橋梁紐帶作用
對國資與央企官方微博發布抗疫博文的轉發量進行統計,可見保障疫情期間通信供電、參與防疫抗疫設施建設、抗疫人物先進事跡等博文互動效果顯著,由此也說明國資央企通過官方微博賬號傳播企業正面形象、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獲得較好的效果。其中,@中國電信 發布的“保障通信暢通”相關博文傳播效果最好,轉發量達到18.1萬。@國資小新 多次發布抗疫正能量微博獲得較多轉發、評論,“逆行的天使”相關博文獲得轉發數3.0萬,評論數1.0萬,點數1.0萬,互動效果顯著。@中國石化 通過微博官方賬號,“尋找口罩機”的廠商,引發網友自發擴散,凸顯了央企積極抗疫的社會責任感,也體現出官方微博連接企業主體與輿論的橋梁紐帶作用。
4.國資央企助推復工復產 官博矩陣凸顯傳播力
4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疫情逐漸平息,國資央企開始助推復工復產。分析4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國資及央企官博關于疫情或復工復產更博量中,可見國網各省分公司的賬號賬號仍舊活躍,@國資小新 發起復工復產相關話題及相關博文達837條,@中國石化 發布了多條生產熔噴布等相關消息獲輿論關注。
@國資小新 特別發起了#央企復工者聯盟#這一話題,針對復工復產情況進行發布。截至10月20日,#央企復工者聯盟#獲得閱讀量達2.1億,討論數達22.2萬。國資委與多家央企官博賬號帶該話題發布相關博文。
四、@國資小新 傳播影響力分析
1.助力抗疫 影響力不斷增強
在抗疫期間,國資央企發揮了頂梁柱的作用。其中,@國資小新 發布博文介紹抗疫進展,傳播抗疫正能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10月20日,@國資小新 粉絲數為569萬。統計時間段內,新增粉絲數量達到25.1萬,占現有粉絲數的4.5%,而增長率達4.7%,增加較為平穩,可見@國資小新 粉絲基數大,影響力穩步增長。
在統計時段,@國資小新 共發布6142條微博,微博原創率高達93.2%,其中含圖片博文占比達52.3%,含視頻博文占比達到39.1%,可見@國資小新 發布形式靈活多樣,且內容生動,更能吸引受眾。
在統計時間內,@國資小新 所發微博累計閱讀量11.6億次,互動次數132.6萬次,其中轉發總數36.0萬次,評論總數15.5萬次,點贊總數81.2萬次。相關抗疫的博文達3226條,占全部博文的52.5%,獲得轉發量占比總轉發量的56.3%,獲得點贊量占比總點贊量的99.6%,可見抗疫博文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且互動效果較好。
由此可見,@國資小新 利用圖文、視頻等形式吸引公眾,增加互動,政務官博的傳播力、影響力正在穩步擴大。同時,@國資小新 充分利用新媒體發布抗疫成果等博文引導輿論,傳播國企好聲音,傳遞國資正能量,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2.系列策劃聚焦社會熱點 設置議題凝聚輿論共識 立體傳播擴大社會影響
在疫情期間,@國資小新 采用視頻、海報等多樣方式,將抗疫先進個人在戰疫一線的聲音和圖像重新回放,復盤戰疫期間在網民中留下深刻記憶的兩山醫院建設、跨界轉產、熔噴布投產、疫苗臨床試驗等涉及央企抗疫重大新聞事件,致敬央企戰疫英雄,引導網民重回央企戰疫現場,與網民進行互動,打造重回戰疫現場的立體傳播,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國資小新 還發布四篇評論員文章,回顧央企抗疫歷程,梳理央企戰疫心得,強化央企制度優勢的輿論共識。
分析@國資小新 在疫情后對整個央企抗疫行為的回顧梳理和表彰的九篇相關微博,總覆蓋人次達5603.3萬人次,獲得總閱讀量189.5萬次,總轉發數289次,總評論數達82次,總點贊數達660次,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其中,@國資小新 策劃推出的《央企戰疫 網民記憶》圖文海報,以央企卡通形象等靈活、清新的方式,復盤戰疫期間在網民中留下深刻記憶的兩山醫院建設、跨界轉產等,突出現場感、既視感,重塑全民戰疫記憶,重溫磅礴精神力量中,引發了較為廣泛的關注。
該微博共獲得202次轉發,42條評論,360次點贊。分析該微博引爆點,可見@共青團中央 轉發相關微博獲得較多二次轉發,@南網50HZ 、@電網頭條 、@中國石化 、@中國東方航空 、@中國電信 等央企官博關注此微博,并紛紛表態,如@南網50Hz 稱“燈光在,希望在頂梁柱,頂得住”;@電網頭條 稱“頂梁柱!頂得住!不向困難退半步,只向勝利添精彩”;@中國東方航空 稱“疫情發生以來,東東累計執行防疫包機368班,防疫物資運輸航班4000班,護送23000名白衣天使,是中國民航馳援包機運輸量‘最大的航司’。祖國有需要,東航隨時起飛”。
分析該微博的轉發、評論表情,可以看出“加油”“中國贊”“心”“贊”“good”“給力”等正面表情凸顯,可見輿論對于@國資小新 發布《央企戰疫 網民記憶》圖文海報的認可,對國資央企在疫情期間所做貢獻表示肯定。
《從央企抗疫看中國治理優勢》《從央企抗疫看中國力量》《從央企抗疫看中國精神》《從央企抗疫看中國效率》四篇評論員文章,回顧了央企抗疫歷程,梳理了央企抗疫心得,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央企抗疫斗爭、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具體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剖析中央企業的政治本色、優良作風、實力擔當,有力地宣傳了央企制度優勢,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強化輿論共識,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其中,《從央企抗疫看中國治理優勢》傳播效果最好,相關微博獲得4.2萬次閱讀。從該微博轉發、評論熱詞分析可以看出,“國資委”“央企”“企業經營”是“中國企業”中較為“先進”的等言論獲得較多關注,可見該文章對輿論引導起到了正面效果。
對于國資央企在疫情中所做的貢獻,網民表示肯定。如@喵-大咖 稱“疫情來臨,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有一種力量在悄然發力,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阻隔,為武漢架起一座‘云上’的橋梁,將武漢點亮,將人心點亮。央企使命擔當,在勝利的路上高歌猛進,一起見證全民的勝利”;@心靈深處是故鄉 稱“重視國企,善待國企,發展國企,壯大國企”;@愛吃榴蓮不加辣 稱“我始終記得,‘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這條微博,央企新媒體賬號在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catherine042 稱“關鍵時刻,你們果然靠得住”。
3.凝聚抗疫力量 放大權威聲音
國資央企官微充分發揮聚合效應,積極打好宣傳主動仗,加強正面宣傳,放大權威聲音,強化輿論引導,廣泛凝聚戰疫力量。
發布防護宣傳和疫情防控權威信息。對防控舉措、全面排查、科學救治、物資供應、工作保障等方面工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高頻次,準確及時發布。憑借自身的影響力與公信力,彰顯了國資、央企的責任和擔當。
發揮政務新媒體的“定海神針”作用。通過微博平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公眾訴求,緩解公眾恐慌情緒及心理壓力,引導樹立戰勝疫情戰勝困難的信心,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輿論氛圍。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