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中國航天的深山“特產”:上到火箭導彈,下到冰箱電扇
【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中國航天的深山“特產”:上到火箭導彈,下到冰箱電扇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1-06-02
編者按:4月15日起,“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暨“強國中堅 高質量發展看國企”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橫跨大江南北,按區域分為東、西、南、北、中5條線路陸續開展采訪,前往浙江嘉興、陜西西安、四川成都、貴州遵義、江西贛州等20地,對多家國有企業40余個點位進行深入采訪報道?;顒佑芍醒刖W信辦網絡傳播局、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主辦,組織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深入中央企業紅色資源、生產一線,回顧報道國有企業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紅色歷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黨的建設取得的累累碩果,宣傳先進典型,講好央企故事,展現國企“六個力量”地位作用,傳承弘揚蘊含家國情懷、具有時代特征、體現國企特色的時代精神。
5月25日——5月29日,“百年黨旗紅 國企新征程”第二條采訪路線前往四川成都、四川德陽、四川樂山、貴州遵義等地,通過重溫三線建設的火紅歲月,傳承弘揚三線精神,向公眾展示從三線建設走向新時代的國有企業風采。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1984年國慶閱兵式上天安門前,首次向世界公開展示的現代化戰略戰術武器;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這一項項重大成果,背后少不了航天江南人的一份心血和汗水。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江南扎根于三線56年,作為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戰略后方基地,始終傳承三線精神 弘揚航天精神,秉承“科技強軍 航天報國”使命,鑄造防空利劍 助力航天夢。
黔北高原 白手起家 凝聚拓荒者的智慧和汗水
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
上世紀60年代初,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國周邊形勢異常嚴峻。當初我國工業、鐵路等過于集中在沿海城市,一旦發生戰爭,我國的工業將陷入癱瘓。為此中央決定建設第二套完整的國防體系和工業體系;將國防、科技、工業、交通等生產資源逐步遷入三線地區。在短短十幾年間,上千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星羅棋布于中西部地區,成為推動中國西部工業化的“加速器”。
061基地建設初期,干部職工人拉肩扛、戰天斗地的投入基地建設。
1965年,在黔北高原的大婁山脈,“靠山、分散、隱蔽”的三線軍工企業——061基地(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江南)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建設序幕。
作為我國航天工業建設的第一個三線后方基地,061基地主要承擔防空武器系統研制生產任務,是我國規模最大、配套齊全的戰術導彈生產和科研基地,由35家單位組成,分布在當時的遵義市、遵義縣、綏陽縣、桐梓縣,為我國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69年拍攝的061基地原3535廠防空洞洞體建設。
懷著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和工業奉獻青春的熱情,來自北京、上海、沈陽、哈爾濱、西安等城市的一大批三線建設者,義無反顧地駐進了黔北深山,住干打壘、喝稻田水,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戰天斗地,以“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的豪情,蒲公英般在深山里扎下了根。
為保密防空要求,061基地建設靠山隱蔽廠房外墻涂黑,這種廠房被稱當地人為“落地拱”。
1970年12月,061基地首批航天產品裝配成功,標志061基地建設后批生產能力形成。1977年7月,如流火一般的大漠,伴隨巨大橘黃色火焰一支銀色穿云劍直入長空。這一標志性的航天產品靶試成功后,一個集科研生產于一體、配套完整的戰略后方基地在黔北的群山深處全面建成。
061基地早期生產的武器裝備
二次創業 下海營商 書寫勇立潮頭的時代輝煌
1978年,中國歷史翻開了改革開放新的一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的決定。隨著“調整、整頓、改革、提高”八字方針的貫徹,軍工企業普遍面臨軍轉民的現實,“軍民結合”成為軍工企業實行轉軌變型的指導思想。
061基地生產的具有代表性的支柱產品——航天汽車形成輕型載貨汽車等50多個品種,單班年產5萬臺車的生產能力。
改革開放的大潮席卷而來,061的廣大干部職工發揚“航天立業、團結拼搏、求實創新、追求卓越” 的 061基地精神,開始了軍轉民、以民養軍的曲折探索,在困難面前果敢勇毅“第二次創業”。
原3531廠(國營風華機器廠)老廠房遺址
位于遵義市綏陽縣風華鎮的原3531廠(國營風華機器廠)是061基地的一個導彈總裝廠,是061基地30多家單位中最大的一家軍工企業,先后開發過電冰箱、電風扇、空調器和印刷機等產品,是當地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先驅者。
原3531廠(國營風華機器廠)電冰箱生產線
◆1983年11月,該公司成立電冰箱籌備組;
◆1984年9月,首批“風華牌”12臺電冰箱樣機生產完成;
◆1986年7月,引進新加坡ACMA公司生產線正式投產;
◆1988年12月,風華牌BCD—180四星級雙門電冰箱獲國家銀質產品獎;
◆1991年4月,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的“第四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風華牌系列電冰箱榮獲本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1997年9月與海爾集團進行合作。十多年的時間里,120萬臺風華牌電冰箱走向全國,為千家萬戶居民帶去了方便和幸福。
50年前,年僅6歲的凌建平跟隨滿腔熱血的父親,從上海來到這個山溝溝。凌建平現在是原3531廠老廠房遺址的一名保安員,在他的記憶里,風華冰箱一度成為當時搶手的熱銷貨,廠房到處都是排隊等著提冰箱的熱鬧場景。
1984年,061基地研制生產的多個型號參加國慶35周年大閱兵,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突出貢獻。
從初涉市場到搏擊商海,061基地留下了三線航天人“二次創業”的艱辛足跡。
十多年時間里,061基地在圓滿完成航天型號任務的同時,承擔了重離子回旋加速器和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國家重大裝備項目關鍵部件攻關,先后開發錄像機、傳動器、挖壕機、汽油機、拉絲機、井深儀、加速器、計算機、切割機等民品300多項,其中15項填補國內空白,50余項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近4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驚人的數字背后,是令人贊嘆的創造熱情和無畏勇氣。
轉型升級 續寫輝煌 只為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世紀之交的中國風云激蕩,在人們期盼新千年到來的時候,國企改革也步入“深水區”。
20世紀中后期,由于體制機制、產品結構、創新能力、遺留問題、冗員負擔、社會職能等主客觀因素的交織影響,計劃經濟年代曾令人艷羨的“三線”企業普遍陷入虧損,迎來了嚴峻的生死考驗,與呼嘯前行的時代列車漸行漸遠。
2002年6月18日,航天科工集團公司361工程奠基儀式在貴陽市小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361工程是原061基地調遷改造項目代號,該項工程于2000年批準建設,歷時10年建成。
曾經勇吃“螃蟹”的061基地一度變得冷清蕭條,債臺高筑、車間停產、收入減少、職工下崗、人才南飛……進入新世紀,061人不破不立!通過實施企業破產和“九五”調整改造,扭轉基地連續多年虧損局面,形成新的研發生產能力,“一園三地多點”格局初步形成。
2015年,原061基地轉型升級為中國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2019年9月,正式更名為航天江南集團有限公司后,以航天江南為主履行企業職責,是我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三大總體單位之一,是國內唯一專業配套相對完整的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戰略后方基地。
航天江南研制的武器裝備亮相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
56年來,航天江南先后承擔多型航天產品的研制生產任務,并交付部隊,為國防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研制生產的武器裝備多次參加重大軍事演習和閱兵。
航天江南研制的武器裝備參加紀念建軍90周年閱兵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所有武器裝備方陣中均有航天江南配套產品。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航天江南承擔了多個國家重大工程和重點型號配套產品的研制生產任務。
1965年9月,由北京原七機部707所電源研究室和上海機電二局長寧蓄電池廠合并組建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原名梅嶺化工廠),成為我國第一批實行廠所合并的軍工企業,也是第一批獲得國家軍工產品科研生產許可證的單位之一。圖為現梅嶺電源科研大樓。
航天江南所屬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原梅嶺化工廠),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和改革開放的春風一路走來,以振興航天事業為己任,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歷程,現已發展成為一個集研究、設計、試制與批生產為一體的國有企業。無論是“北斗”閃爍,“長征”升空,還是“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每一次中國航天的喝彩,都離不開梅嶺電源。
梅嶺電源研制生產的配套電源在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的長征一號火箭上使用。
“從為我國第一枚自主研發的導彈及‘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研制生產配套電源開始,56年來,為我國‘海、陸、空、天、電’等領域的200多種裝備型號研制、生產了1500多種配套電源產品。其中,為人們所熟知的‘長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及‘嫦娥’探月工程等航天飛行器的‘心臟’均出自我們梅嶺人之手?!睍癯銎髽I豐碩的成績單,航天江南科技委副主任、梅嶺電源原董事長魏俊華如數家珍。
鋰電池原材料對環境溫度和濕度比較敏感,梅嶺電源鋰電池研制廠房不同生產車間的濕度各不相同,其中注液間對濕度要求最高,室內濕度需要控制在1%以下。
梅嶺電源特種化學電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由國家科技部2015年批復建設的,以我國航空航天領域重大裝備和國防科技工業重點裝備需求未來發展需求導向,開展高比特性特種化學電源技術研究、特種化學電源長壽命快速激活技術研究和新型高性能化學電源技術基礎研究的創新研發機構。
在特種化學電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電池例行實驗室,這臺模擬運輸設備從建廠使用至今,已有近50個年頭,是該實驗室運行壽命最長的一臺設備。
目前,該實驗室擁有三個化學電源專業研究室、例行試驗室、理化分析室和無損檢測室。實驗室擁有全國最大的鋅氧化銀電池和熱電池生產線,核心產品在航天型號應用率超過80%。
“實驗室瞄準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高質量推動三個研究方向的技術創新攻關,解決了鋅銀蓄電池維護性問題,電池濕荷電壽命達到450天,指標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有力地支撐了宇航員出倉、嫦娥五號探測器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實施。”魏俊華表示,梅嶺電源特種化學電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具備完整的國防航天領域化學電源技術研究、試驗驗證、產品檢測、應用研究與工程化能力。
航天江南研制的武器裝備亮相國慶70周年閱兵式
從最初的061基地到現在的航天江南,無論哪一代的航天江南人,始終胸懷“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的初心和使命;無論走多遠、走多久,每一代航天江南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忠誠、奮斗、擔當、奉獻的精神代代傳承。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