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3-01-04
日前,中國通航交接暨跨瓊州海峽首飛儀式在海南省海口市美源游艇碼頭廣場舉行。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國通航劃轉決定,海南省國資委與中國航空器材集團(簡稱中國航材)交換了劃轉移交協議,中國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通航)無償劃轉至海南省國資委。
隨后,中國通航直升機從海口起飛,跨越瓊州海峽直達廣東海安并進行往返飛行,然后沿海口西海岸進行海岸線飛行體驗。
據悉,本次劃轉是國務院國資委、海南省響應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的改革要求,進一步推動海南通航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早在2022年7月,在國務院國資委主持的13組專業化整合項目中,中國航材與海南省就中國通航股權整合達成合作意向。雙方表示,將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任務,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場,發展通用航空新業態,加強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業內對這項改革期待已久,認為不僅將提升企業競爭實力,也將助力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速落實落地。 中國人民大學國有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劉瑞明說:“這是優化國有資產配置、促進中國通航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一方面可以形成海南通航產業聚集、創新發展的產業優勢,成為經濟增長的產業支撐;另一方面,對海南自貿港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提供有力支撐,形成產業聯動效應和產業互補效應,共同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通航成立于1983年,是國內最早從事通用航空作業的專業性公司,主要業務為海陸能源航空后援業務、應急航空救援業務、航空器代管業務、航空測繪類服務業務(含海事空中巡查飛行)和通用航空器材保障業務。經營范圍涵蓋海上、陸上各種環境及特殊作業項目。
1998年,中國通航與東航集團聯合重組,實行專業飛行與運輸飛行分離,通航板塊在天津成立“東方通用航空公司”。2017年,原東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整建制劃轉至中國航材,2018年12月更名為中國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航材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是國內最大的、中立的第三方飛機采購及航材保障綜合服務提供商,專門從事飛機采購及航空器材保障業務。按照中國航材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國通航業務并不在中國航材主營業務范疇。
劉瑞明認為,中國通航剝離中國航材劃入海南省國資委,更加有利于發揮專業化整合優勢,實現國有企業“突出實業、聚焦主業、做精一業”的目標。“通過專業化整合,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該整則整,該合則合。使得各個企業的職責分工明確,聚焦主業,發揮專業化分工的優勢,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更好地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海南作為國家推進低空改革的先行試驗區,多次實現“國內首創”,填補“國家空白”,具備發展通航產業的客觀需求和有利條件。《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要在海南實施更加開放的航空運輸政策。海南省委省政府把通航產業作為海南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主體培育,制度集成創新、產業業態開發等方面加大扶持保障力度。
目前,海南省現有通航機場建設已初具規模,“空地組網”構建,可滿足島內一小時飛行工作圈需求。海南全島東西南北中各重點區域已規劃布局6個通航機場,其中海口、儋州、白沙機場已啟動建設,臨高、三亞、瓊中三處機場空域使用已獲軍方批復。已布局的通航網絡體系加上空管系統的“空地組網”構建,使海南省具備通航領域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
海南省國資委方面介紹,中國通航交接暨跨瓊州海峽首飛,不僅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秀成果的展示,更是省部合作的新典范,并對海南社會治理從平面走向立體提供有力支持,在海南社管平臺聯網聯動、自貿港封關運作、環島游的空地體系構建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義。
未來,中國通航公司將與海南省屬國企金林集團開展合作,將瓊州海峽運輸與低空飛行旅游相結合,打造國內首個跨海峽低空觀光旅游航線,加快培育與海南自貿港發展定位、應用場景相契合的通航支柱產業。
“中國航材將充分發揮主業優勢,助力海南民航綜合保障能力建設、智慧民航產業、通航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加快布局,繼續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踐行中央企業的使命擔當。”中國航材董事長徐思偉表示,中國航材將配合海南國資委繼續做好中國通航劃轉后續工作,持續支持中國通航發展,與海南國資委強化溝通合作,推動中國通航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乃至我國通航業的領軍企業。(撰文:王莉)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