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綠色筑基 中建一局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科技賦能 綠色筑基 中建一局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3-06-02
作為首都“新兩翼”的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擔著疏解非首都功能、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職責使命,被譽為“千年之城”。前不久,它迎來了“七歲生日”。
千年運河畔,五河交匯處。七年來,中建一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累計建造近20項重點工程,累計建設面積超100萬平方米。其中,中建一局參與建造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委辦局辦公樓、政務云中心、北京環球度假區、副中心安置房等工程已相繼投入使用,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二期啟動區最大EPC項目160地塊、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北區等工程也將于2025年前相繼投入使用。
科技創新 引領智慧建造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建一局將智慧建造理念貫穿于項目全流程管理,創新研發施工現場智慧管理平臺,通過信息數據交互共享,從而實現工程建造的全面數字化。智慧管理平臺還有10余種AI算法,可快速自動識別視頻圖像,自動捕捉現場違規作業情況并發出警報,實時上傳形成施工記錄,施工管理更加安全。
中建一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過程中自主研發了精細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填補了建筑領域在區塊鏈應用方面的空白。創新應用智能眼鏡,打破了傳統管理方式中空間和距離的限制,一鍵登錄即可實現場內場外遠程互動,實現安全檢查、技術指導的“零距離”,施工管理更加高效。
綠色施工 鋪就生態底色
在項目施工現場,可重復利用的鋼板路面,可移動、可周轉的鋼筋加工棚,可重復使用的鋼制排水溝,可多次周轉使用的承插式拼裝上人馬道……目光所及幾乎都是可周轉的臨時設施,既保證了施工安全,又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
綠色施工不僅僅體現在施工過程中,更體現在建筑本體上。北京城市副中心160地塊項目頂部鋪設有約6000平方米光伏設備,猶如一個巨型充電寶,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建筑供能,全年發電量可達90萬千瓦時,可滿足該建筑全年耗能需求,綜合節能率達100%。
如今,中建一局的建設者們仍奔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項目現場,把一張張藍圖變成現實,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群眾幸福生活貢獻更多力量。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