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嶺、胡鞍鋼等參加“走進央企”活動
任玉嶺、胡鞍鋼等參加“走進央企”活動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3-05-14
5月8至10日,國資委新聞中心組織專家記者開展“走進央企”活動,考察中交集團、華能集團創新驅動發展情況。考察團由新聞中心副主任胡鈺率隊,邀請了國務院參事任玉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劉震等多位知名專家和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社、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新浪網、搜狐網等二十余家媒體記者參加。
考察團先后赴中交集團總部、中交一航院、一航局、天航局、華能天津IGCC電廠等進行實地調研采訪,重點考察了企業在創新機制、人才、投入、成果、影響力等方面的情況,了解了中交集團通過創新提升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華能集團通過創新為國家提供綠色能源,以及兩家企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參與全球競爭的情況,交流了“中交夢”和“華能夢”的豐厚內涵。
專家、記者高度評價了中央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對中央企業開展創新驅動給予了充分肯定。任玉嶺表示,中央企業的良好發展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充分說明了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正確性。國家的天翻地覆離不開國企的天翻地覆,沒有國企發展就沒有中國發展。大量國企進入世界500強,提升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實踐表明,國企開展重點技術攻關,在技術創新中成效顯著,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希望中央企業進一步加大引進外國專家力度,加大在國外設立研究機構力度,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胡鞍鋼表示,我們有幸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見證了中國企業的集體崛起。企業強則國家強,企業興則國家興,中國需要自己的世界級企業。看了中交集團和華能集團,感觸很深,非常震撼。這兩家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完成了一系列世紀級工程,正在成為偉大的企業。這些年國有企業經歷了死而后生、生而再興、興而再強的不平凡發展歷程,對國企的評價一定要建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當今世界,國家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企業的競爭,世界500強企業間的競爭就是經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以國有企業為主參與這一競爭,從落伍者變成追趕者再到引領者,這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的強大競爭力和重要作用。希望中央企業進一步走向世界,在更大的范圍內與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競爭。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宣傳重要批示精神,新聞中心將進一步加大“走進央企”系列活動力度,積極邀請專家、記者和社會各界深入央企,了解央企情況,領略央企風采,感知央企精神,加大中央企業與社會各界正面溝通力度,增信釋疑,促進了解,營造國企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