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 ?】中國建筑:圍繞“六個著眼點” 扎實推進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 ?】中國建筑:圍繞“六個著眼點” 扎實推進脫貧攻堅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6-08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多年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認真落實中央的方針政策,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精準扶貧工作,定點幫扶甘肅省康樂縣、卓尼縣、康縣,投入扶貧資金4683萬元,與甘肅省共同設立1000億元“絲路”交通發展基金,提升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水平,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著眼于增強“造血”功能 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中國建筑堅持“造血式”幫扶理念,緊緊扭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因地制宜推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打造田園綜合體,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針對當地旅游資源豐富與基礎設施落后的突出矛盾,建設完成康縣“低埡云海”、李壩流域和卓尼縣吾固村旅游開發項目;聚焦精準脫貧,發揮資金集約優勢,與卓尼縣、康縣達成旅游產業扶貧合作協議,投入2000萬元資金,利用旅游業“一業興、百業旺”的行業優勢,打造卓尼縣特色產業示范區和康縣朱家溝村游客接待服務中心重點旅游項目,推動村容村貌發生顯著變化,為發展鄉村旅游業和旅游富民奠定基礎。
著眼于可持續穩固脫貧 強化就業服務體系
中國建筑結合自身行業特點,探索建立“抓培訓、強技能、促就業”的服務體系,幫助貧困地區打開青壯年就業通道,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投入資金對康樂縣100名電焊工開展專項培訓,提升貧困戶勞動力職業技能。在此基礎上,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建立長效機制,每年投入300萬元,與甘肅建院康樂分院合作創辦“中建高級技能人才培訓班”,對100余名貧困家庭學生開展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并提供就業崗位;與當地勞務公司合作,每年招用8000多名甘肅籍務工人員(包括在“一帶一路”海外項目上就業的務工人員),不斷拓寬貧困群眾就業渠道。
著眼于增強資金保障 打造金融扶貧平臺
本著市場化運營理念,中國建筑充分發揮金融工具杠桿作用,動員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為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提供資金保障。推動建立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扶貧基金,出資5億元認購入股,并積極推介該基金對甘肅省貧困地區具有特色和發展潛力的產業進行投資,目前正引進7000萬元,建設禮縣果汁加工基地,幫助當地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與甘肅省共同設立“絲路”交通發展基金,合作打造基礎設施融投資平臺,拉動社會資本投資,致力甘肅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公路、鐵路、民航基礎設施建設。
著眼于拓寬商品流通渠道 加快市場扶貧步伐
中國建筑發揮市場化運營優勢,動員企業內部職工利用互聯網平臺,幫助解決當地特色商品流通不暢、銷售不旺的問題。打造卓尼縣特色產業示范區,引進專業化運營公司,借助中建云筑電商平臺,建立線上線下銷售體系,以信息技術推動當地特色商品銷售手段更新換代。動員企業職工購買當地特色農產品,既增加當地群眾收入,又滿足企業職工需求,還密切了雙方的感情聯系。在甘肅省投資建造的項目和企業分支機構,優先從當地購買建筑材料等物資,幫助酒鋼在蘭州建立西北地區最大的建筑鋼結構加工基地,助推當地企業發展。
著眼于提升基礎設施水平 發揮工程建設項目扶貧功能
中國建筑立足企業行業優勢和專業能力,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和大型工程項目建設,為貧困地區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創造更好條件。通過PPP項目(中國建筑投資建造運營)推動甘肅省基礎設施建設,例如總投資額258億元的G341線白銀-中川-永登公路二期工程、G312線清水驛-苦水段及G109線忠和-河口段公路改建工程,將從根本上解決該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發展不足的問題。高標準設計建造敦煌文博會展場館,打造絲路明珠新景點,每年吸引百萬計游客造訪,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明顯。
著眼于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中國建筑在幫扶地努力解決“就學難、看病難、行路難”和文化設施薄弱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投資建設卓尼縣博峪小學、康樂縣城南幼兒園和城南小學,為少數民族聚居區300名學齡兒童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解除了838戶村民的后顧之憂。投資330萬元建成康樂縣婦幼保健站、康縣李山衛生院;投入200萬元,持續開展“救急難”行動,直接幫扶因病致貧特困人員423人。投資改善卓尼縣納浪示范村等3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便民橋道、硬化巷道、安裝照明路燈,有效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針對文化設施薄弱問題,出資400余萬元,建設康縣大水溝村村民活動中心等3個項目;撥付脫貧攻堅專項黨費300萬元,建成康樂縣高樓子村黨員活動中心等5個項目,為當地村民打造“精神家園”,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此外,中國建筑對扶貧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實施推進,嚴格項目監管和資金使用,建立落實后評估機制,扎實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確保扶貧項目經得起檢驗。
【責任編輯:駱秧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