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 ?】中交集團:堅持“四個強化” 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 ?】中交集團:堅持“四個強化” 打贏脫貧攻堅戰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6-15
按照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和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部署,由中交集團助力云南怒江州瀘水、蘭坪、福貢、貢山縣和新疆英吉沙縣脫貧摘帽。自2017年6月以來,中交集團先后派出7批29人(次)赴定點扶貧縣調研指導,及時調整扶貧投資計劃,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656萬元,計劃至“十三五”末投入扶貧資金2億元,帶動項目覆蓋區周邊貧困群眾發展相關產業。自中交集團開展掛聯幫扶以來,扶持扶貧項目25個,累計經濟效益影響達3000多萬元,直接受益人口2萬余人。
在扶貧工作中,中交集團始終堅持“四個強化”:強化思想認識、強化工作保障、強化資源投入和強化工作作風,使脫貧成效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檢驗。同時,中交集團集中資源,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協同地方政府,重點在“五個一批”工程方面下功夫,聚力脫貧攻堅。
發揮主業優勢 聚力交通脫貧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條件。中交集團積極發揮主業優勢,推動業務相關性高、對脫貧作用大、長期受益的項目落地。中交集團成立“怒江州項目前期工作小組”,多次針對高速公路、輕軌等13個項目開展考察調研,提供項目規劃“中交方案”。建設新疆英吉沙縣旅游區公路,累計投資6300萬元,改善旅游區交通環境,吸引更多旅游資源,帶動經濟增長和貧困人口收入提升。中交集團援建的怒江渡口大橋,建成后將破解當地交通瓶頸,推動“扶貧路”成為“致富路”。
配套資金支持 聚力搬遷脫貧
為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問題,中交集團堅持“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并舉,推動扶貧搬遷取得成效。一方面,按照“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要求,與怒江地方政府共同創新扶貧工作模式,參與制定搬遷規劃。支持扶貧搬遷示范村建設項目,出資400萬元援助貢山縣建設中交小區危房改造項目,將改善700多人生活居住條件;參與瀘水市安置點建設,提供1000萬配套資金支持,新建安居房679套約5.5萬平方米。另一方面,修建從安置點至村級主干道的道路,打通“最后一公里”,解決出行困難;出資助90萬元建設怒江面積最大、設施最完善的村級綜合設施;捐贈2臺大型工程機械不僅用于保障鄉村道路的暢通,還實現年租賃收益26萬元,將持續用于扶貧項目建設。
立足區域特色 聚力產業脫貧
產業扶貧是變“輸血”為“造血”,幫助貧困人口保持穩定收入的重要途徑。一是創新合作治理機制。制定《關于明確產業扶貧項目合作、社組織架構及運行機制的意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明確多元化混合制股權獎勵分配機制,凝心聚力發展脫貧產業。二是優選產業扶貧項目。針對云南怒江“山高壑深坡地多”的特點,優選實施火龍果種植和肉牛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共計投入資金216萬元,將帶動約50 戶160余人脫貧。積極引入青島姜岐中華蜜蜂研究院資源,對810名蜂農進行技術培訓,計劃養殖中華蜂2萬箱,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1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對接英吉沙縣定點扶貧工作,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50萬元,用于移動溫室暖棚建設等專項工作。三是壯大體育旅游產業。2017年出資300萬元支持怒江舉辦“皮劃艇野水國際公開賽”,吸引了多名世界冠軍參賽,中央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對于提升怒江知名度,壯大體育旅游產業,促進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阻斷代際傳遞 聚力教育脫貧
中交集團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注重改變貧窮的志向和勇氣,提升知識與技能。改善當地教育硬件,實施教育扶貧項目4個,投入資金561萬元,用于怒江州部分校舍改造和建設,改善2900名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引入公益組織捐建兩間電腦教室。同時,加大對貧困學生幫扶。出資300萬元在福貢縣設立職業教育扶持基金,將惠及3000多名職業教育學生,有效解決“回流”、“輟學”問題。資助貧困大學生45名,資助金額共計20余萬元。此外,中交集團注重加強地企人才交流和培訓。為怒江州多名干部提供學習機會,安排參加中交集團中青班系統培訓,幫助受援地干部開闊視野、更新理念、提升管理。出資200萬元舉辦農民講習所,累計培養1300人,提升就業技能,拓寬就業渠道。
推動勞務輸出 聚力就業脫貧
就業扶貧是民生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幫助提高勞務人員綜合素質和脫貧致富能力的重要方式。中交集團統籌做好勞務輸出扶貧工作,整合內部企業勞務用工需求,提供相應的工作崗位。目前,江蘇南通地產物業項目已為怒江提供790個崗位;開工建設的云南三條高速公路提供280個勞務崗位,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
當前,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中交集團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好中央部署要求,在國資委的指導下繼續深入做好定點扶貧工作,聚焦“三個著力”,將中交集團自身產業優勢納入區域發展整體藍圖,帶動區域貧困人口脫貧,打造中交集團精準扶貧的“怒江模式”,以更大的決心、精準的舉措、過硬的作風完成扶貧攻堅任務。
【責任編輯:駱秧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