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 ?】新興際華:輸造并舉拔窮根 魚漁同授探富路
【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 ?】新興際華:輸造并舉拔窮根 魚漁同授探富路

文章來源: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7-03
近年來,新興際華集團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既重投資金“解燃眉之急”,更重上產業“拓長遠之路”,與定點扶貧對象定西市安定區內外聯動,合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精心組織 把扶貧脫貧責任落到位
新興際華集團作為軍隊走出的企業,發揚“聽黨指揮、服從命令”的優良傳統,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決策部署,自覺履行中央企業政治責任,把定點扶貧納入企業中心工作,落實領導責任,整合資源力量,并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加強領導。
自2015年8月起,新興際華集團陸續選派3名集團優秀年輕干部前往定西市掛職,實現市縣村三級全穿透,便于上下聯動、前后銜接,實現全過程精準扶貧。新興際華制訂定點扶貧工作方案,精心策劃、周密安排。按照每個定點扶貧縣400萬元,每年制訂扶貧資金預算,確定扶貧項目實施周期為5~7年。參照《甘肅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科學管理和使用,確保扶貧資金精準支出、精準結算,在幫扶過程中,新興際華定期開展扶貧調研考察,互動對接、精心調度。集團主要現場督導異地搬遷扶貧項目進度,考察對接當地相關產業合作機會,入村入戶探討扶貧方式和扶貧實效,切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開展。同時按照季度或半年聽取掛職干部工作匯報,及時協調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扶貧工作組織到位、跟蹤到位。
精準施策 把扶貧脫貧局面拓展開
新興際華聚焦“精準”要求,從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著眼,與當地政府充分溝通,確定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鎮將臺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作為幫扶重點和突破口。按照“群眾自籌搞征地、項目資金搞建房、企業幫扶完善公共服務”的思路,將魯家溝鎮貧困程度深、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建設成本過高的500戶2518人,從2014-2020年分批搬遷至位于將臺村的新興際華集團幫扶示范點,并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及產業開發等項目。已先后完成搬遷農戶404戶185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3戶914人,已脫貧113戶475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群眾搬遷到交通便利、資源相對較好的集中安置區,并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建設天然氣清潔能源改造項目,群眾住房由原來的窯洞、土坯房改變為現在寬敞明亮的磚瓦房,生活取暖由原始燃料改變為新型清潔能源燃料,廁所由簡易式廁所改為水沖式衛生廁所,飲水由靠天吃飯的窖水改變為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徹底解決了群眾吃水難、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的問題,推動這些村民改進生活方式,過上“集約式生活”。
扶貧重在脫貧、輸血更要造血。新興際華在幫助定點扶貧對象解決了居住等燃眉之困后,把重心放在從內部培育內生動力,建立造血能力上,充分利用集團自身產業優勢和央企公共資源優勢,探索開展產業對接扶貧,變“輸血”為“造血”,努力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新興際華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投資建設將臺村500戶搬遷群眾天然氣清潔能源建設項目,一方面改善當地群眾生活條件,保護西部藍天,另一方面將“天然氣站網”后期運營業務交付地方,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發揮LNG天然氣集輸排放冷能的利用效益,投資建設集裝箱冷庫,帶動相關冷鏈產業發展,也推動當地生產方式由農牧向工貿拓展。我們還發揮央企優勢,積極對接國家扶貧政策,共同申請國家異地搬遷配套產業資金,在搬遷區引進新型經營主體,建立海闊蔬菜種植基地、農梓蔬菜庫存基地、民祥飼草加工基地、昌鑫肉羊養殖等4個基地,變分散經營為產業化經營,使更多的貧困群眾參與產業化經營的各個環節,獲得工資性收入,推動當地生產方式由農業向農工商一體化轉變,多措并舉提升“造血”能力、培育內生動力。
未來,新興際華將繼續落實中央和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繼續落實國資委關于定點扶貧的工作部署,持續加大對貧困縣區的幫扶力量,持續健全定點扶貧工作機制,持續推進扶貧項目建設運營,持續推進企地合作產業扶貧。全方位引導雙方優質資源和項目的精準對接,不斷開創精準脫貧、深化合作、發展共贏的新局面,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責任編輯:駱秧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