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新國企】⑩筑路高原 打通絲路“黃金段”
【一帶一路新國企】⑩筑路高原 打通絲路“黃金段”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8-08-27
西北以西,人煙稀,草木凄……千年前那個遙遠的塞外陰山,如今依然駝鈴悠然。
海拔3800~4500米,大氣含氧量低至11%,最低氣溫-30℃以下……在 G213線肅祁5標東山隧道項目的施工現場,中鐵四局一公司的工人們正在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高原筑路人的精彩故事。
8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記者隨天涯共此時-“一帶一路”大型新聞行動新聞報道組來到了古絲綢之路的黃金段、也是“一帶一路”的咽喉要道——祁連山脈,走進東山隧道項目的施工現場,感受這群高原筑路人的不易和堅持。
圖為G213線肅祁5標東山隧道項目周邊環境。(劉通 攝)
62.77公里 打通青甘便捷通道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優先領域。甘肅地處古絲綢之路“黃金段”,聯系內陸并通向中亞西亞以及歐洲,歐亞大陸橋橫穿甘肅全境,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地區。
近年來,甘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甘肅作為大西北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2018年3月17日,聯通青海和甘肅的肅祁公路G213線肅祁5標東山隧道項目于甘肅省張掖市開工。作為甘肅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方案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肅祁公路是甘肅省通往青海省最便捷的一條路。該項目位于甘肅和青海兩省交界,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祁連山脈深處,線路橫跨祁連山脈,總長62.77公里。
G213線肅祁5標施工總平面圖。(資料圖片)
其中,東山隧道是G213線肅祁二級公路項目控制性工程,其全長3639米,最大埋深410m,為全軟弱圍巖隧道。
4000米海拔 對抗低壓缺氧施工
據介紹,隧道平均海拔高度3850米,最高海拔可達4000米以上,是我國目前在建海拔最高的隧道項目。
圖為G213線肅祁5標東山隧道進口。(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 范可 攝)
海拔高,意味著低氣壓、低含氧。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業,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缺氧,勞動力和內燃動力設備的工效均有較大的損失。記者看到,平時簡單的一個打鉆作業,在這里也變得極為不易。并且,高原地區機械設備的故障率、金屬結構件的脆性斷裂、內燃設備的油耗和廢氣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圖為G213線肅祁5標東山隧道內施工現場。(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 范可 攝)
為了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中鐵四局一公司克服種種困難,大量調動人員,開設工人氧吧,加大設備保障,保障了項目的快速推進和人員安全。
33個月 克服冬季施工艱難
據了解,肅祁5標東山隧道項目深居內陸,跨越甘肅、青海兩省,屬高寒山地半干旱氣候區,冬季極端最低氣溫可達-30℃以下,并且每年冬期長達8個月。在計劃總工期只有33個月的前提下,有效工期更顯緊張。一位工人對記者說:“我們經常開玩笑地說,這里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
圖為8月17日,G213線肅祁5標東山隧出口。(資料圖片)
在-30℃氣溫下,高寒地區隧道混凝土極易凍結,對此,東山隧道采取保溫措施進行冬季施工,并加大人員和機械的投入量,目前已有300余名建設者以及多臺大型設備投入到施工中,最大程度盡量減少冬季施工對工期帶來的影響。
此外,由于該項目位于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環保非常嚴格。因此項目組在進行作業的過程中,嚴防路塹開挖爆破飛石對周邊環境的破壞,并嚴格規定施工生活用水不得隨意排放,垃圾集中外運處理、高原草甸集中養生后期用來復耕等。
G213線肅祁5標項目書記陳太桓介紹,目前施工正在加速推進中。項目建成后將打通甘肅和青海的旅游及運輸通道,大力助推兩省經濟發展,推動西北多省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我們期待著,G213線肅祁公路東山隧道早日貫通的那一天。”他說。(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 范可)
點擊圖片 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