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機構概況  >  委內直屬機構  >  研究中心  >  中心發布 > 正文
        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企業子報告十三: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

        文章來源: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2-12-06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實履行中央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順應時代潮流,錨定世界一流,堅定不移、堅持不懈推進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黨和國家可依靠、可信賴的網信事業“大國重器”,已成為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品牌價值和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電信運營企業,向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邁出堅實步伐,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積極貢獻。

        2012-2021年這10年,中國移動資產規模從1.05萬億元增長到1.84萬億元,年營業收入從5818億元增長到8483億元(其中2021年營業收入比2020年增長802億元、增速創10年來新高),累計創造利潤1.14萬億元、上繳稅收6011億元。10年來每年都獲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連續3年獲國資委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A級、國有企業董事會測評優秀,連續2個任期獲國資委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2022年列《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第57位,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一、與時俱進制定實施發展戰略,主動融入黨和國家發展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企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中國移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網信領域中央企業職責使命,推動公司戰略與國家發展藍圖緊密結合,與時俱進制定實施了“可持續發展”“大連接”等發展戰略,先后確立“鑄就國際領先,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做大連接規模、做優連接服務、做強連接應用,成為數字化創新全球領先運營商”的戰略目標,指引公司開拓進取、轉型發展,向世界一流企業不斷邁進。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入經濟社會民生,引發“比特×瓦特”深度融合聚變,加速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形態。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到以信息為主導、信息和能量深度融合發展的信息文明時代,信息對人類文明演進驅動作用更加凸顯,數字經濟大有可為、信息服務大有可為、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大有可為。中國移動堅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立足“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把公司發展放在歷史長河和時代大潮中去思考、去謀劃,精準發力“兩個推進、兩個融合”(全面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全社會數智化轉型,加速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速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民生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奮勇當先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更好發揮信息在人類文明演進中的重要驅動作用。強化戰略引領,研究明確了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發展定位,制定實施了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創新驅動,以“創世界一流企業,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為總體目標,以“推進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圍繞轉型升級、改革創新著力點,加快“三轉”、聚力“三新”、深化“三融”、提升“三力”,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等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統籌推進CHBN(個人、家庭、政企、新興市場)全向發力、融合發展,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眾。

        圖1 中國移動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

        聚力推進“四個三”戰略內核落地,是構筑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的關鍵。“三轉”體現轉型發展總體導向,即推動業務發展從通信服務向信息服務拓展延伸,開拓更大發展空間;推動業務市場從移動市場為主向個人、家庭、政企、新興市場全向發力、融合發展,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推動發展方式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注入高質量發展強勁動力,不斷滿足需求、引領需求、創造需求。“三新”體現轉型發展的總體路徑,即推進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發新動能,催生信息和能量融合創新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融”“三力”體現轉型發展的主要策略,即打造基于規模的融合、融通、融智價值經營體系,構建高效協同的能力、合力、活力組織運營體系,形成以信息為主要驅動的生產力和更好發揮信息作用的生產關系。

        二、勇擔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助力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中國移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等重要指示精神,推進信息基礎設施規模建設、迭代升級。這10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1.8萬億元,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和光纖寬帶網絡,移動基站數量從109萬個增長到550萬個、覆蓋全國超99.5%的人口,傳輸光纜長度從470萬皮長公里增長到2243萬皮長公里,家庭寬帶覆蓋住戶達5.9億戶、其中千兆寬帶覆蓋住戶達1.4億戶,助力我國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的跨越、固定網絡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躍升。推動信息通信服務加速普及,公司連接規模大幅提升,總連接數從7.1億個增長到22.5億個,其中個人客戶9.6億戶、有線寬帶客戶2.4億戶、物聯網連接數10.5億個,均位居全球運營商首位。

        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提檔加速趨勢,中國移動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深耕信息服務,一體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兩個新型”,充分發揮拉動投資、促進消費的“扁擔效應”,不斷釋放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圖2 中國移動在珠峰6500米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

        (一)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等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暢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堅持適度超前部署,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領跑全球,夯實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底座。一是全力打造品質一流通信網絡。積極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2013年獲頒4G牌照后,一年多時間建成全球最大4G網絡,截至2021年,累計開通4G基站332萬個、行政村覆蓋率超99%。2019年獲頒5G牌照后,高標準、高效率打造品質優良、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5G網絡,攻克5G獨立組網難題,深化與中國廣電共建共享,從零起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精品網絡,截至2021年,開通5G基站超73萬個,占全國5G基站超50%、全球5G基站30%,實現全國市縣城區、重點鄉鎮良好覆蓋。融合建設全光寬帶網絡,推動千兆平臺能力由市、縣城區全覆蓋向發達鄉鎮延伸。蜂窩物聯網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二是科學部署泛在融合算力網絡。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部署,開創性提出構建以算為中心、網為根基,網、云、數、智、安、邊、端、鏈(ABCDNETS)等深度融合,提供一體化服務的算力網絡。明確算力網絡十大技術方向,制定算力網絡總體策略、實施路徑,在行業率先發布算力網絡白皮書,發起成立全球首個算力網絡開源社區。規劃建設“4+3+X”數據中心(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4個熱點區域中心,呼和浩特、哈爾濱、貴陽3個跨省中心,以及多個省級中心),截至2021年投產超大型數據中心40余處、總機架能力達111萬架、較2016年體系化布局數據中心初期增長39萬架,打造全國20毫秒、省域5毫秒、地市1毫秒的三級算力時延圈,促進算力逐步成為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三是創新建設業界標桿級智慧中臺。在全球運營商沒有先例可循前提下,挖掘技術、數據要素價值,2020年創新建設具有運營商特色、中國移動特點的智慧中臺,提供統一封裝、靈活調用的能力服務。發布智慧中臺統一門戶,打造“中央廚房”式開放共享模式,截至2021年匯聚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共性信息技術能力260余項。推動中臺能力支撐內部精準營銷、精細服務、精益網運、精確管理,拓展金融、交通等外部賦能場景,2021年能力月均調用次數超90億次,促進全社會“上云用數賦智”。

        圖3 中國移動助力廈門遠海碼頭打造5G智慧港口

        (二)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鍛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深化基于規模的價值經營,統籌推進CHBN全向發力、融合發展,豐富拓展信息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一是賦能數智化生產。實施“9one計劃”,建設工業互聯網、教育、醫療等9個行業平臺,聚焦18個重點領域創新推廣高品質、有價值、可復制的示范應用,率先在業界發布5G專網產品,截至2021年推動超6400個5G行業應用示范、2000個5G專網項目落地。大力發展移動云業務,移動云年度收入從2019年的20億元增至2021年的242億元,公有云業界排名從2019年初的22名提升至第7名,向國內云服務提供商第一陣營邁出了堅實步伐。二是豐富數智化生活。推動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手機上網客戶由2012年的5.2億戶增長到2021年的8.4億戶,DOU(客戶月均使用流量)從2012年的36MB提升到2021年的12.6GB、提升360倍,促進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出行等信息消費新業態百花齊放。推出超高清視頻、5G消息、5G新通話等50余項特色應用,帶動5G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5G套餐客戶超3.8億戶,客戶規模過億產品提升至10個。創新家庭信息服務(HDICT)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家庭服務由一根光纖到全屋智能拓展,滿足客戶居家教育、養老、醫療等多樣化需求。推進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三大品牌迭代升級,豐富有品質、有品格、有品位的品牌內涵,入選央視十大“國之重器”品牌。三是服務數智化治理。整體承建甘肅省數字政府,由提供公共短信服務向助力政府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轉變,不到一年時間實現省級平臺整體上線,支撐建設“中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甘肅數字政府,成為全國數字政府建設典范。成功復制甘肅項目成熟模式,啟動沈陽數字政府一體化建設。為近200個地市提供公安、應急、水利等重點領域政務信息化解決方案。

        三、爭當科技自主創新排頭兵,支撐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移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抓緊突破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等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創新在公司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勇挑重擔、勇攀高峰,努力走在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最前沿。3G時代,獨家建設運營我國自主知識產權TD-SCDMA網絡,從零起步支持TD-SCDMA產業化,牽頭的“TD-SCDMA關鍵工程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發展3G客戶2.4億戶,全面實現中國標準與美國CDMA2000、歐洲WCDMA“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發展目標。4G時代,推動我國主導的TD-LTE技術被確立為兩大4G國際標準之一,依托牽頭發起的國際合作平臺GTI(TD-LTE全球發展倡議),帶動86個國家部署184張TD-LTE商用網絡,首次實現中國主導技術、全球規模應用,牽頭的“TD-LTE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圖4 中國移動牽頭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D-LTE)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進入5G時代后,中國移動把握信息技術代際演進趨勢,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公司創新主體作用,進一步深化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供應鏈、生態鏈、價值鏈融通協同,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全球最早開展大規模天線等5G核心技術研發,作為中國企業首次牽頭制訂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應用需求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架構標準,牽頭5G國際標準項目、申請5G專利數穩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

        (一)加強研發頂層設計。完善“一體四環”研發布局,實現內環打造關鍵技術、中環構筑優質產品、外環推動市場發展、合作環凝聚創新合力。一是服務國家創新大局。主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這10年累計承擔187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牽頭建設新一代移動信息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參與打造2個垂直行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強化與鵬城、之江、紫金山等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合作。建強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累計吸引2萬名內部員工和1.3萬支外部創客團隊參與。二是完善內部研發布局。與時俱進建強研發力量,面向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先后設立雄安、成都、上海3家產業研究院;圍繞加快5G專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研發應用,陸續成立廣東、浙江、江蘇創新研究院。在行業內率先成立企業科協,推動科協成為匯聚各類創新資源的平臺、連接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梁。

        (二)牽頭重大科技專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關鍵瓶頸,推進技術研究、開發、應用一體化創新,累計獲頒專利數較10年前增長約8倍。一是高效率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圓滿完成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全力攻克4G TDD和FDD融合幀結構、5G基于虛擬化和云化的網絡架構等核心技術。成功研發自主可控的物聯網芯片和物聯網實時操作系統,填補產業空白。建成全球最大“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實現關鍵領域的技術引領。二是高標準推進5G創新聯合體運轉。發揮聯合體市場需求、人才技術、組織平臺優勢,匯聚產學研用協同攻關,壯大創新合力。在電力、礦山等多個領域實現融合創新突破,推動“攻出來”“用起來”緊密銜接。三是高水平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以原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構建未來通信發展領先優勢為目標,前瞻布局6G、下一代光通信等領域,主導發布6G網絡架構、關鍵技術等白皮書,支撐打造全球統一的6G標準。四是高規格打造移動信息現代產業鏈。加強5G產業引導,主動承擔全球產業成熟度相對落后的2.6GHz和4.9GHz頻段發展重任,推動2.6GHz頻段與國際主流3.5GHz頻段產業成熟度持平,加速4.9GHz頻段端到端產業發展。制定實施產業發展支持舉措,推動產業鏈安全穩定、自主可控、融通壯大。

        (三)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統籌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能。一是深入實施“兩給兩出”。堅持給政策給資源、出成果出人才,持續加大投入力度,這10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470億元,其中2021年投入155億元、同比增長40%,擁有技術類人員超16萬人、專職研發人員1.4 萬人。推動構建多元化激勵機制,每年投入單列薪酬資源超10億元。實施新一輪股票期權中長期激勵,首期向近萬名員工授予3.06億股期權,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實現突破。二是試點打造科研“特區”。結合不同科研團隊功能定位,“一區一策”制定支持科技創新實施方案,推行“成本包干”“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對重點項目進行專項激勵,有效激發科研團隊創新動力、創造活力。

        四、當好央企履責擔當國家隊,促進信息服務更好造福人民

        中國移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等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發揮基礎電信企業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適應人民群眾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通信服務普及,降低使用門檻,深化信息惠民,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以優質服務贏取人心紅利。

        圖5 中國移動幫助最后一個通電話的云南省獨龍江鄉率先打通省內首個5G電話

        (一)推動信息技術普惠民生。全力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廣大客戶暢享美好數智生活。一是持續深化網絡提速降費。2017年取消手機長途漫游費,2018年取消流量“漫游”費。2021年,話音資費為0.024元/分鐘、手機上網流量資費為3.8元/GB,較10年前分別下降72%、99%;企業寬帶、專線資費較2017年實施降費政策以來分別下降89%、81%。各項降費舉措累計讓利超4000億元、惠及10億客戶和超千萬家企業。二是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創新實踐“網絡+”扶貧模式,這10年累計完成村村通工程、電信普遍服務工程等資本開支超252億元,承擔行業46%偏遠農村通寬帶任務,彌合城鄉數字鴻溝,2017年助力“高原孤島”西藏墨脫縣全面進入4G時代,2019年幫助最后一個通電話的云南省獨龍族聚居地率先進入5G時代。累計捐贈扶貧資金超15億元,支撐對口幫扶13個縣、12個鄉、1786個村的108萬貧困人口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網絡+”扶貧升級為“網絡+”鄉村振興,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2021年直接捐贈幫扶資金3.2億元,實施“數智鄉村振興計劃”,數字鄉村覆蓋超24萬個行政村。三是常態做好疫情期間的通信保障、服務保障、防控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響應,實施通信設備24小時動態監控、調度、排障,針對疫情防控重點場所新建540多個基站、9000多條專線。創新推廣云視訊、云課堂、遠程醫療等10余項信息化應用,滿足超10億客戶疫情期間工作、學習、娛樂等信息服務需求。應用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加強疫情監測,截至2021年行程卡調用量累計達157億次。四是注智賦能碳達峰碳中和。發布實施“C2三能行動計劃”,扎實做好公司節能減排,積極運用數智化手段賦能全社會減污降碳。2021年,公司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同比下降22%,助力全社會二氧化碳減排超2.1億噸。五是持續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員服務體系,積極探索數智服務新模式,不斷塑造良好口碑。堅持線上線下結合、自有社會并重、傳統新型協同,增強線上線下場景化運營能力,打造泛智能終端全渠道銷售聯盟,提供多入口的互聯網服務,2021年一級電子渠道服務量超67億次。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實行“攜號轉網”,著力解決套餐資費復雜等問題,推動行業共同提升服務水平。

        圖6 中國移動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通信及網絡安全保障

        (二)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立正確網絡安全觀,加強網絡安全體系及能力建設。一是全力保障網絡安全。完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打造集中化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防護處置平臺,健全“監控、防護、溯源”三位一體技術支撐體系。落實主體防護責任,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產品服務網絡安全審查,組織應對網絡中斷風險實網演練,持續保持網絡安全平穩運行。創新推廣安全產品和服務,連續3年獲聯合國信息社會世界峰會杰出項目獎。二是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在行業率先成立信安中心專門機構,配備專業力量,強化對網絡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統籌。落實“斷卡”行動部署,全力支撐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保護客戶信息安全,2021年攔截詐騙電話2億余次、垃圾短信超62億條,封堵涉詐網站139萬個。三是周密做好應急保障。持續提升網絡集中調度和應急處理能力,全力完成重大通信和網絡安全保障,高效做好抗洪、抗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通信保障,實現了“零重大網絡故障、零重大網絡安全事件、零重要客戶投訴”保障目標。

        (三)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樹立大局意識和全球視野,支撐國家區域經濟布局優化,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一方面,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打造“云上、融合、共享、協同”的京津冀核心網,服務雄安新區構建5G+智慧城市,支撐建設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落實國家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建設冬奧會精品網絡。助力打造長三角5G全球標桿城市群,助推長三角成為“數字新基建”發展先導示范區。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5G產業聯盟,建設粵港澳千兆光網城市群,促進數智灣區加快發展。所屬香港公司收入增幅連續6年保持行業第一,2021年移動客戶規模突破500萬戶、位居行業首位、比收購初期增長了近3倍。另一方面,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完善全球“路站島”(海陸纜、網絡接入節點、數據中心)布局,截至2021年,公司國際傳輸總帶寬達106T,網絡接入節點總數達225個、躋身全球電信運營商第一陣營,建成投產香港、新加坡、英國等自有數據中心、總機架規模近萬架。提升全球服務能力,與870余家電信運營企業開展國際合作,與26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通漫游、其中5G漫游覆蓋方向達51個,為4200余家中外企業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決方案。深化國際化經營,所屬巴基斯坦辛姆巴科公司綜合實力由第5位躍升至第2位,收入增幅保持行業第一;2014年入股泰國True公司,促進True公司業務平穩增長,移動客戶數由第3位提升至第2位。

        五、爭做深化國企改革先行者,對標世界一流提升運營效率效益

        中國移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等重要指示精神,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搭建境內外資本運作平臺,成為“紅籌公司回歸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順應生產力發展主動調整生產關系,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建立適應轉型發展要求的運營模式,形成“31+N”(31家省公司、多家專業機構)組織結構布局,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圖7 中國移動成功實現回歸A股主板上市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后,中國移動堅持系統謀劃、精心組織、上下聯動、立體施工,深入實施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改革舉措,全力推進三年行動落地落實,扎實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有效激發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合力、活力。

        (一)深化三項機制改革。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一是深化治理機制改革。推動黨建工作和依法治企納入公司章程,制定黨組(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實現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規范集團公司及相關子企業董事會運作,子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率100%、外部董事占多數比例100%。二是深化用人機制改革。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實現所屬單位全覆蓋,用工總量由歷史最高值57.7萬人降至48萬人、降幅達17%。三是深化激勵機制改革。建立與業績強掛鉤的考核及薪酬激勵機制,人工成本中變動部分比例由30%提升至70%。面向骨干人員實施年金激勵、股票期權等一攬子政策。

        (二)優化組織運營模式。深化重點改革落地見效,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一是構建“管戰建”組織運營體系。不斷完善市場、政企、網絡等業務布局,全面實行對區域公司分類管理,穩步推動專業領域能力優化整合,凝聚分工協作、力出一孔的協同合力。面向業務布局,實施智慧家庭、云計算、金融科技、終端、鐵通、投資等專業化改革,面向運營支撐,調整信息技術、在線營銷服務、設計院、信息港等職責定位,打造了一批對內支撐有力、對外拓展有為的專業機構,集團管總、區域主戰、專業主建的組織運營體系基本形成、不斷優化。二是大力推進基層網格化運營。主動調整基層生產關系,在全國近2萬個經營末梢全面推行網格化改革,近20萬名營銷、裝維人員等下沉一線,深化網格減負增效,有效激發了基層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三是完善資本市場體系。順利推動所屬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回歸A股上市,增強公司資本市場影響力,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四是加快“科改示范行動”“雙百行動”專項改革突破。積極穩妥推動子企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拆物聯網公司芯片業務板塊成立芯昇科技子公司,打造改革標桿樣板。

        (三)持續深化降本增效。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過緊日子”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效率、資源效率、資產效率、資本效率。一是提升管理效益效能。建立基礎制度清單,抓好制度“廢、改、立”,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管理體系和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優化資源配置模式,持續開展資產效率提升專項行動,提升在網資產使用效率,盤活閑置資產,深化低效無效資產清理。加快虧損企業治理,綜合施策提升資源配置和運行效率,虧損企業虧損額、虧損面持續減少。二是加強資本運作運營。發揮資本“價值貢獻、生態構建、產投協同”作用,通過“產業+資本”雙重連接,不斷壯大開放合作的“朋友圈”“親戚圈”,這10年累計實施股權投資項目84個。搭建集中高效、產融協同的新型司庫管理體系,打造集中化產業鏈金融平臺,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產品服務。三是防范化解經營風險。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全面深化依法治企,扎實推進“嚴肅財經紀律、依法合規經營”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及時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合規經營水平不斷增強。分別在天津、武漢、成都設立內部審計分支機構,實現兩級審計集中化管理,審計效率不斷提升。

        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量發展

        中國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等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貫穿改革發展全過程。公司抓黨建強黨建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明顯提高,管黨治黨的責任意識和行動自覺明顯提高,抓黨建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方法明顯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和成效不斷彰顯,為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厚植了獨特優勢、提供了堅強保證。

        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中國移動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分步實施“黨建工作質量提升”“黨建工作融合發展”“黨建工作成效推廣”三年行動規劃,推動公司黨建工作走出了基礎性、恢復性階段,進入在更高質量新階段持續奮進的關鍵期。

        (一)突出抓好黨的政治建設。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做到學思想和學方法結合、學習和落實結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一是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第一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實開展“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建立學習貫徹“兩份臺帳”,構建學習研討、貫徹落實、督導推動、跟蹤問效閉環機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二是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強化“央企姓黨”政治屬性,把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制定印發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工作等制度辦法。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認真落實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組織生活會等組織制度,不斷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

        (二)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持續提高抓黨建的能力水平,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服務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一是織密建強基層組織。認真落實“四同步”“四對接”,創新黨員派駐、配備“黨建指導員”等工作模式,用不到一年時間全面消除“空白班組”。建立黨建工作質量標準體系,嚴格基層組織生活,加強黨建工作“四支隊伍”建設,持續發揮黨委、黨支部、黨員“三個作用”,創建基層黨組織黨建品牌1萬余個。二是深化黨業融合發展。貫通經營業績、黨建工作、民主測評“三把尺子一起量”,推動黨建考評結果與領導班子任免、薪酬、獎懲有效掛鉤。深入開展“黨建和創”“和格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截至2021年“黨建和創”覆蓋6萬家共建單位、簽訂合作項目達4萬個,“和格行動”實現網格黨的工作100%覆蓋。三是提升隊伍建設質量。突出政治標準選人用人,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分層分類建立優秀年輕干部庫,隊伍結構顯著改善。深入推進人才強企,召開全集團首次人才工作會,創新實施“十百千”人才工程,評聘產生10名集團級首席專家和2600余名省級專家,數智化人才提升至34%以上,初步形成了高端引領、整體帶動的人才格局。深入推進職工小家建設,大力解決基層員工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員工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三)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管黨治黨政治擔當,堅持不懈將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一是深化中央巡視整改。全面完成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巡視整改任務,主動查漏洞、補短板、強弱項,對巡視整改政治責任再傳導,對抓好整改落地落實再督促,對鞏固深化整改成效再提升,以常態化長效化政治監督保障中央決策部署落地做實。二是壓緊壓實“兩個責任”。制定《中國移動黨組(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辦法》,建立各級黨組織及成員報告主體責任履行情況等制度,全覆蓋開展所屬單位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大監督格局,促進監督力量相互貫通并與公司治理體系對接融合,2021年入選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中央企業試點單位。三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嵌入式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促進風險防控從事后分析向實時預警、事前監督轉變。牢牢把握政治巡視定位,全覆蓋開展兩輪內部巡視,巡視標本兼治作用充分發揮。抓嚴抓實違法違規問題整治,“減存遏增”效果彰顯,全集團接受信訪舉報總量連續2年大幅下降,公司政治生態進一步改善。

        中國移動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信息能量融合創新時代機遇,深化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落細落實,加快從數量規模領先向質量效益效率領先轉變、從注重當期業績完成向注重長期價值增長轉變,扎實推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奮力創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更好發揮信息在人類文明演進中的重要驅動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王占朝】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成 人无码在线视频高清不卡|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а中文在线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