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5-12
目前,為了保障國內市場需求,我國70%原油需要進口,中石化90%的油需要進口,近日發布業績中石化一季度出現階段性虧損,有些網友就問:“為什么油價暴跌還虧損?”
其實業績報告說得很清楚了,總結起來主要兩點:一是油價暴跌產生高價原油庫存損失;二是疫情直接影響油品和化工產品消費。說白了就是大家不出門,汽柴油賣不出去所以庫存就越大。
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來,一桶油還是一桶油,只是油從70美元到了35美元,油桶從0美元到了35美元。用網友的話說就是“桶”貴了。有網友提出:“有地板價40美元保護你們呢。”這里要科普下,根據規定當國際市場油價低于40美元時,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不是直接留給企業成為收入。
有網友又問:“2008年國際油價147美元,國內油價6.3元。現在國際油價30美元,國內油價5.5元,做何解釋?”這里再科普下,2008年油價倒掛,原油價格大于成品油價格,國內首次出現“天花板”價:
①成品油按8、90美元賣。為了不把高油價傳遞到各個行業,引起全國物價上漲,國家和三桶油補貼高油價1652億元,本來要10幾塊的油賣6.3塊,每升油補貼車主4、5塊。(一桶石油是158.99升,147美元≈1037元人民幣。算下來,每升原油就是6.5元人民幣。還不包括運輸煉制銷售成本和稅費)
②2009年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養路費等納入汽油價格,提高消費稅,大約1塊多。
③油品質量從國三升級到國六。這里又小幾毛,又有網友問:“為什么國際油價腰斬,汽柴油價格不是腰斬呢?”這個容易理解,給大家舉個例子,就算是0美元進口的國際原油,到了車主車里,也需要運輸成本、煉制成本、銷售成本等,當然還有40%多的稅收,這部分是相對固定的,腰斬的只是其中的原油成本,很小的一部分。
。
有網友又問:“怎么就中石化、中石油虧損?別的企業怎么不虧損?”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一次國際油價暴跌,讓絕大多數石油商直接來了一個“深蹲”。部分石油商甚至破產。
有網友又問:“這樣說的話,那國際油價上漲到80美元,中石化豈不是要大賺?”但是油價要是太高到天花板價,中石化就開始補貼車主了。雖然目前階段性損失了一部分,已經蹲下,但是已經根據庫存進口了較低價原油,如果后半年國際油價上漲,那么,毫無疑問,中國石化將逐步站起來,甚至直接跳起來。因此,在這樣的低油價下,一季度,中石化已經蹲到最低,蹲下,是蓄勢待發的動力!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