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余劍鋒:建設先進核科技工業體系 打造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品牌
中核集團余劍鋒:建設先進核科技工業體系 打造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品牌

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0-20
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與象征。當今世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伴隨著新一輪技術與產業革命,全球價值鏈得以重構,正由制造導向轉向創新導向和品牌導向。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叭齻€轉變”為我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確了發展方向。實現“三個轉變”,企業需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探索品牌建設的有效途徑。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打造一流品牌是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中央企業是“國之重器”,需要積極推進品牌建設,加快培育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品牌。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品牌建設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品牌建設。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核集團確立了新時代“三位一體”的奮斗目標: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在國資委的指導下,中核集團以“兩核”重組為契機,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新時代核工業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在品牌建設進程中不斷探索前行。
以中核文化支撐品牌引導力
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的核工業,篳路藍縷,開創了“兩彈一艇”驚世偉業,為我國確立國際地位提供了“核盾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核工業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又邁出堅實步伐,秦山核電成為中國核電從里起步的“國之光榮”。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核工業的發展,我國自主研制的“華龍一號”成為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國際品牌。
獨具特色的中核文化是中核集團的品牌基因。中核集團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企業自創立之日起,就肩負著鑄就安全國家基石、挺起民族脊梁的重任。在企業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形成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和“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的“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與“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已經融入中核集團的血脈之中,成為中核人的價值堅守與行為準則,也成為中核集團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
堅持創新性發展,為品牌賦予愛國精神、家國情懷與鮮明的時代特征,深植于企業文化理念之中。我們倡導“質量創造價值、質量成就品牌”的質量理念,夯實品牌建設的基礎。中核集團按照國際標準構建質量控制體系,實時進行質量監控并普遍進行質量教育,產品質量性能卓越,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塑造了良好的品牌聲譽。
“兩彈一星”精神和新時代核工業精神是中核集團品牌的底色。在傳承“兩彈一星”精神與“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的同時,中核集團不斷豐富品牌文化內涵。2018年“兩核”重組后,中核集團第一時間對VI系統進行修訂和規范,自上而下合力打造同一個品牌形象,充分發揮品牌的聚合效應;重新梳理企業理念體系,形成“強核強國 造福人類”的企業使命,“國際核科技發展的引領者”的企業愿景,“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核心價值觀等,集中塑造集團統一的品牌形象。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中核集團始終堅持和弘揚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文化特質,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矢志打造世界一流的集團品牌。
始終堅持高質量安全發展,為品牌賦予國家放心、人民放心的安全文化。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對中核集團而言,安全既是責任也是任務,更是中核人的核心價值觀、中核人的行為準則,在核工業60多年的發展史上,得到了一代代核工業人的堅守和傳承。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堅決有力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作為,確保核工業安全高效發展。
以核心技術培育品牌競爭力
品牌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技術創新則是品牌建設的有效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p>
中核集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工業發展的戰略基點。中核集團聚焦核材料、核動力、關鍵設備、核電建造、核技術應用等關鍵核心領域,開展重大技術攻關,潛心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諸多技術與業務領域持續貢獻著中核智慧?!叭A龍一號”、快堆、高溫氣冷堆、低溫供熱堆、模塊化多功能型堆、CF3燃料組件、離心機、地浸等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為實現我國核工業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不斷在核科技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創造制勝點。中核集團不僅要實現核心科技的自主性,更要擎起中國核工業的旗幟。
在2018年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等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掘進裝備等躋身世界前列”。中核集團已經形成了三代核電品牌——華龍一號,而華龍一號要想實現批量出口,就必須解決核燃料自主生產的問題。中核人經歷多年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核燃料元件——CF系列燃料組件再獲歷史性突破,終于具備了為“華龍一號”提供首爐燃料的條件。
掌握核心科技方能成就“國之重器”。為大力推進中核集團品牌建設,持續增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中核集團響應國家號召,加快全球市場布局,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前瞻性技術、原創技術的創新,不斷推動中核集團優質產能和裝備走向世界舞臺和國際市場,培育中核集團品牌的核心競爭優勢。2019年,中標全球規模僅次于國際空間站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心臟”安裝工程,該項目于2020年7月29日在法國舉行安裝啟動儀式,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
以履行社會責任塑造品牌形象力
履行社會責任是現代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世界級品牌的必由之路。中核集團堅持為人民美好生活服務。65年來,中核集團充分發揮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主力軍的作用,實現核電從“零的突破”到打造“華龍一號”國家名片的歷史性跨越,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中核力量”。
中核集團堅持責任重于一切,持續為國家、社會、客戶、相關方創造價值。多年來,中核集團堅持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公眾展示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態度和取得的成效。在國內,中核集團秉持“尊重自然、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有效融入全產業鏈,努力為社會提供清潔高效能源,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美麗中國作出貢獻。2019年,在運核電機組發電量1362.14億千瓦時,相當于造林37.64萬公頃,非核清潔能源上網127.05億千瓦時,相當于造林3.51萬公頃。中核集團積極投身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自主研制“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取得重要進展,一座熱功率400MW的泳池式低溫供熱堆,每年可替代32萬噸燃煤或16000萬立方米燃氣,助力藍天保衛戰。
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中核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聚核力量,齊心戰役。除捐款捐物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工作外,中核集團先后派出三批醫療隊共計47名醫護工作者馳援湖北,為守護生命安全逆風前行;積極推動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積極利用核技術開展醫用防護服輻照滅菌,將長達7至14天滅菌環節縮短至1天以內,守護醫護人員“戰衣”,還主動申請開展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火速馳援火神山、雷神山,全力支持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重大工程穩步推進,所屬21臺運行核電機組,自2020年1月20日以來累計發電超200億千瓦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此外,疫情暴發后,中核集團向24個國家的合作伙伴捐贈了包括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在內價值248余萬元的醫療物資。
中核集團堅決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堅持產業、智力、就業等多種扶持方式與內生動力相結合,助力幫扶貧困地區實現精準脫貧,得到多方肯定,獲得省部級榮譽30項,其中,《為扶貧攻堅注入“核動力”》入選國務院扶貧辦“2019年度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50佳”,2018、2019年連續獲得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考核“好”的最高等次。截至目前,中核集團全系統單位對外援助全國22個?。ㄗ灾螀^、直轄市)、44個縣、70多個鄉村,涉及重點項目146個,派駐扶貧干部近百名,疫情暴發后,及時向4個定點扶貧縣分別捐贈100萬元防疫專項資金;響應國家扶貧抗議號召,主動對接湖北疫區采購滯銷農產品推動當地復產復工,攜手國資委新聞中心走進集團定點扶貧縣重慶石柱,核力助銷等。此外,中核集團積極組織參與災害救助、醫療援助等公益慈善活動,并通過愛心捐贈、下鄉義診、義務服務等多種志愿活動形式,傳遞公益愛心,創造美好生活,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在國外,中核集團模范履行海外社會責任,積極融入當地建設。如通過援建柬埔寨鄉村供水項目,在6個省區成井846口,解決了柬埔寨貧水缺水地區約12萬人的正常飲水問題;向項目所在區開展捐贈等活動,開展特色文化融合和公益活動等,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分眾傳播強化品牌影響力
中核集團作為B2B企業,大部分產品并不會與普通消費者有直接接觸,社會公眾缺乏對中核品牌必要的了解。為提升社會公眾對中核品牌的認知度,消除公眾對中核品牌的距離感,我們更加注重企業形象傳播和科普宣傳,采取分眾傳播方式,并制定了針對性的傳播策略。
面對普通公眾,中核集團持續開展國企開放日、科普開放周等系列活動,讓社會公眾近距離了解中核集團,提升中核集團可知可感的品牌形象。面對直接利益相關方,通過整合社會優勢媒介資源,加強與中央主流媒體合作,強化品牌公關、舉辦論壇、展覽展會等力度,做好企業品牌溝通與交流;通過“自己講”和“走出去”,深入挖掘核工業特色的文化故事,向客戶、社會大眾宣傳“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展示核工業人的情懷和擔當,增強人們對中核的認知、認同。2019年至今,中核集團共開展“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宣講報告會37場,引起社會廣泛反響。
核科普宣傳不僅是順利推進核電項目落地的基礎,也是中核集團開展品牌建設的基礎,是品牌建設的突破口。2015年以來,中核集團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核科普開放周活動,將核工業產業鏈面向公眾開放,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反響。經過多年實踐,中核集團已形成“核你在一起”、核科普開放周、“魅力之光”全國中學生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全國高校學生課外“核+X”創意大賽等系列品牌活動。2019年,以“我參與 我了解 我支持”為主題的第五屆“核你在一起”科普開放周在中國核科技館拉開帷幕,中核集團旗下60家單位同時對社會公眾開放,在增強社會認同感和品牌影響力的同時,也為核工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核集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推進“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的目標,以過硬的技術、產品、服務塑造世界一流核工業集團品牌,努力向黨中央、全國人民交出一份優秀的時代答卷。
(作者: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余劍鋒)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