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厚植軍工紅色基因 鑄就強勁動力之“心”
中國航發:厚植軍工紅色基因 鑄就強勁動力之“心”

文章來源: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26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實施“兩機”專項、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航發”),是黨中央從富國強軍戰略高度出發,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采取的重大舉措。研制出獨立自主、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航空發動機,是集團的神圣使命。作為軍工央企,中國航發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秉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觀,把鑄造航空動力“中國心”與傳承聽黨話、跟黨走的紅色初心統一起來,突出政治引領,夯實思想根基,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奮進力量。
中國航發成立五年來,黨的旗幟更加高揚,改革發展動力更加強勁,航發人的時代風采更加閃亮,航空動力事業全面駛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國航發始終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牢理論武裝的“定盤星”“指南針”。
抓牢抓好黨組中心組學習這一“龍頭”。堅持原原本本自學、對標對表導學、深入思考見學、聯系實際深學、持之以恒常學,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打造理論學習的“示范班”。每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發表后、黨中央重要會議召開后、黨內重要法規制度頒布后都及時跟進學習,深刻領會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建立“中國航發黨組學習研討日”機制,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航空發動機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貫通起來,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走好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新長征路的信心決心。
著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大學習大普及。構建以上率下傳導機制,強化調研督促,及時通報學習情況,進一步推進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以黨建區域工作協作組為單位,開展直屬單位黨委中心組學習列席旁聽,現場點評指導,有力促進了各單位間的交流研討。著眼集團改革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面向集團全員,每兩年明確一個主題,滾動開展形勢任務教育(2016—2017年開展“使命責任擔當”大討論、大實踐活動,2018—2019年開展“三個講清楚”形勢任務教育,2020—2021年開展“三個踐行”主題實踐活動),中國航發黨組書記、董事長曹建國帶頭宣講,班子成員結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實現黨委書記面向本單位干部職工宣講全覆蓋、黨委中心組專題學習全覆蓋、支部“三會一課”專題學習全覆蓋、廣大干部職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活動全覆蓋,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切實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創新開展“學創新理論、解發展難題”工作和青年學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領航”工程,從集團黨組、基層黨組織、團組織三個層面廣泛開展學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動,動員基層按照“問題—理論—實踐”實施路徑,廣泛開展實踐研究,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主戰場彰顯馬克思主義哲學強大真理力量。強化理論研究,把集團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面臨的最現實、最緊迫、最重要的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打通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研究鏈路,形成了一批立得住、能推廣、可復制的研究成果。集團黨組在主流媒體發表多篇理論文章,多項課題榮獲中國政研會、央企政研會表彰,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理論支撐。
匯聚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中國航發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穩中求進,切實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航空發動機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眼科研生產進展和成果、短板和瓶頸,著眼職工群眾關切和訴求,不斷延伸新聞觸角,強化融合傳播和交流互動,激發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博會、渦軸-16適航取證等重大活動和重要節點,精心組織成就宣傳,展示集團改革發展新思路、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堅定發展信心,營造有利于航空發動機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強化典型示范引領,樹立鮮明價值導向。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起步于“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成立之初,老一輩航發人懷揣愛國之情、強國之心、報國之志,篳路藍縷、自力更生,作出了巨大貢獻,鑄就了航發人的紅色基因。集團深入挖掘“最美奮斗者”吳大觀、中國航空材料奠基人顏鳴皋、“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張恩和等老一輩航發人先進事跡,通過事跡宣講、紀錄片、舞臺劇等形式,大力弘揚“國為重、家為輕,擇一事、終一生”的崇高精神,號召新一代航發人為振興航空發動機事業不懈奮斗。積極選樹宣傳新時代的先進典型,深入宣傳“領軍人物”尹澤勇、“全國勞模”洪家光等先進事跡,引發強烈反響,形成見賢思齊、爭當先進的生動局面,繪就了共筑航空動力夢想的最大同心圓。
搭建制度框架,提升科學化、規范化水平。立足“十三五”實踐、著眼“十四五”發展,探索構建上下聯動、融會貫通、多維立體、系統發力的“54321”宣傳體系,以體系成效破解新問題、化解新矛盾、實現新突破,為集團宣傳工作提供了系統高效的載體和路徑方法。積極鼓勵直屬單位改革創新,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做法,不斷豐富完善“五項宣傳內容、四級運行機制、三種宣傳策略、兩類保障機制、一個總體目標”的內涵,切實提升宣傳思想工作質量。
增強干部職工對事業的價值認同
把培育企業文化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滿足職工群眾需要的重要因素、戰勝風險挑戰的重要力量源泉,形成了體現時代特征、符合企業特質的“鑄心文化”。
推動“鑄心文化”理念入腦入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航空發動機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煉形成“鑄心文化”六大核心文化理念,確立了“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動力強軍、科技報國”的使命,明晰了集團愿景、戰略、精神、作風要求。這些理念既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航空發動機戰線的具體體現,也是一代代航發人家國情懷的積淀與傳承,凝聚著全集團共同的價值追求。大力開展核心文化理念宣貫,通過形勢任務教育、廠(所)史宣講、員工培訓、理念解讀等多種形式,把抽象的理論故事化、具象化、人格化,持續增強全員價值認同、理念認同。
推進“鑄心文化”落地見效。把凝心聚力、促進發展作為“鑄心文化”建設的工作方向,切實發揮文化理念對制度編制、修訂的引領作用,強化制度建設與文化理念的匹配性,及時清理、修訂不符合集團核心文化理念的規章制度。緊密結合集團科研生產、改革發展,拓展職能文化維度,著力打造“創新、質量、人才”三大職能文化,積極推進精益、成本、廉潔等職能文化建設,提煉形成“一次把事情做對”的質量理念等,有力促進了集團戰略實施。將文化理念融入相關業務規范流程,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化無形的文化理念為有形的行為標準,以規章制度“硬約束”促進員工行為習慣持續改進。
全力打造“鑄心文化”品牌。創新文化傳播內容與形式,打造文化活動名片,做精做優“鑄我中國心”主題文化活動,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運用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手段,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產生了一批有感情、有溫度、有力量的精品力作,多部作品在央企優秀故事評選、全國職工微影視大賽等活動中獲獎。打造紅色資源名片,積極推進工業遺產、遺址的保護利用,以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公司舊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基地舊址獲評國家工業遺產為契機,探索建設具有行業特色的思想教育陣地和文化展示陣地,主動向社會開放。打造科普宣傳名片,組織專家撰寫科普系列文章,編發科普讀物、科普繪本,指導直屬單位開展“航發公眾開放日”活動,為社會公眾認識航發、理解航發、支持航發提供更多渠道和平臺。
(作者系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黨組)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