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公司茍護生:我國工程咨詢事業的光輝歷程與寶貴經驗
中咨公司茍護生:我國工程咨詢事業的光輝歷程與寶貴經驗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發布時間:2022-05-05
新中國的工程咨詢事業是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經濟體制的變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從最初的勘察設計和技術經濟分析,到支撐國家基本建設投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再到業務多元化發展基本形成智庫建設與咨詢業務良性互動的新局面。我國工程咨詢事業在黨的領導下,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發展不斷成長壯大,全方位擔負起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使命職責。
我國工程咨詢事業的發展歷程
發端于“一五”時期,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發揮積極作用。新中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工程咨詢事業發端于“一五”時期。我國學習蘇聯的基本建設管理經驗,成立了一批勘察設計機構,在以勘察設計為主的基礎上,逐步開展了一些建設項目的技術經濟分析。盡管這些工作是在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的,主要服務于國家投資決策的執行,但實踐證明,這對一大批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產生了明顯效果?!耙晃濉睍r期,固定資產投產交付使用率高,5年內因基本建設投資新增固定資產492.2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達83.6%;建設周期短、投產率高,5年內全部建成投產的大中型項目595個,大中型項目平均每年投產率為15.5%,平均建設周期6.4年;投資效果系數高,全民所有制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為511.6億元,新增國民收入319億元,投資效果系數為0.52,高于發達國家同期水平。特別是156項政府投資重點工程的建成投產,為我國工業化和建立較為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打下了良好基礎。然而,隨后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使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本建設程序被當作條條框框而拋棄或破壞,剛剛起步的僅處于萌芽狀態的工程咨詢事業也受到了嚴重干擾。
興起于改革開放后,全面支撐投資建設領域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基本建設工作引入了國際上通行的可行性研究制度,現代工程咨詢理念開始得到傳播。1981年,國務院頒布的《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工作暫行條例》中規定,利用外資、引進技術項目要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983年,原國家計委頒發的《關于建設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的試行管理辦法》中規定,建設項目的決策和實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可行性研究是建設前期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基本建設程序中的組成部分。初創于1982年的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簡稱中咨公司),成為這一制度的首批實踐者。
1985年,在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計委主任宋平的建議和推動下,國家計委報送了《關于加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報告》。在這份國務院批準的報告中,明確規定,“今后新上的基本建設大中型項目和技術改造限額以上的項目,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大型工程的設計,由國家計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對技術方案、工藝流程和經濟效益(包括投入產出)進行評估,提出意見后再由國家計委研究可否列入計劃”。由此,國家基本建設領域正式確立了“先評估、后決策”的制度安排。
可行性研究和先評估后決策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是對基本建設投資決策程序的重大改革,我國工程咨詢事業也隨之進入了服務于國家經濟決策制定的嶄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工程咨詢產業化、工程咨詢單位市場化步伐明顯加快,行業規模顯著擴大,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工程咨詢事業的迅速發展,全面支撐了我國經濟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在保障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益、規避投資風險、優化重大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加強和改善投資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蓬勃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方位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工程咨詢事業也隨之進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蓬勃發展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要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加強調研,注重發揮有關專家學者、研究機構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調研咨詢作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中提出,“決策咨詢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同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抓好理論研究和決策咨詢”。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為新時代我國工程咨詢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和方向,引領工程咨詢機構走向建設國家高端智庫和世界一流咨詢企業并重的發展道路,全方位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
目前,建設有特色的行業智庫已經成為工程咨詢行業的強烈共識,行業內已經形成了一批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的智庫機構。工程咨詢智庫以科學咨詢支撐服務各級黨政部門決策,圍繞宏觀政策、中觀產業、微觀項目“三位一體”提供專業化、建設性、切實管用的研究成果和建議,成為黨和政府的重要“智囊團”和“思想庫”。中國工程咨詢協會樣本單位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從事工程咨詢新型智庫工作人員超過2.8萬人,成立了231個智庫(研究院)。中咨公司、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等單位榮登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工程咨詢行業智庫型單位影響力30強。
與此同時,隨著工程咨詢業列入國家鼓勵類產業目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行業規模和認知程度進一步提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彰顯。據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統計,工程咨詢行業樣本單位2020年度營業收入共計4915億元,其中規劃咨詢、項目咨詢、評估咨詢、全過程工程咨詢的營業收入分別占比24%、37%、10%、29%。全過程工程咨詢順應工程咨詢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異軍突起,為各類工程咨詢單位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成為了工程咨詢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大型工程咨詢單位以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為戰略轉型的抓手不斷做優做強,中小型工程咨詢單位有針對性地提升專業能力走向做專做精。
工程咨詢事業發展壯大的寶貴經驗
“先評估、后決策”制度,是我國科學決策體系的偉大創舉,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經濟建設領域的生動實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通過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的對比,我們黨進一步認識了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極端重要性。1986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在全國軟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改變舊的不適應現代化要求的決策方法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解決了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問題,就能夠大大完善和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揚億萬人民的主人翁責任感,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就能夠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跋仍u估、后決策”制度率先在國家經濟建設領域拉開了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序幕,中咨公司歷史性地成為了這一科學決策體系偉大創舉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支持和促進咨詢事業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的重要戰略安排。1989年,時任中顧委常委胡喬木訪美期間所作的《中國領導層怎樣決策》演講中提到,中國共產黨和政府近年在決策過程中注意加強咨詢機構的作用,這些機構中就包括中咨公司。40年的工程咨詢具體實踐使我們深深感到,“先評估、后決策”制度改變了舊的不適應現代化要求的經濟決策方法,通過工程咨詢把經濟決策變成了集思廣益、有科學依據、有制度保證的過程,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效支撐。這一制度實質上將我們黨調查研究、民主討論、集體領導的優良作風有機聯系起來,確保了國家經濟建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內容上的整體性、運行上的協同性、社會各界參與上的廣泛性和持續性,生動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經濟建設領域的強大生命力。
將科學品質貫穿工程實踐的全過程,是工程咨詢行業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基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咨詢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0年末全國工程咨詢單位數量超過1.9萬家,從業人員達250萬人??焖侔l展的工程咨詢事業,既滿足了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各個五年投資計劃順利實施的決策需求,又保障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科學性。工程咨詢是知識和技術高度密集的專業化服務,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其本質在于把科學引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投資建設項目決策與實施活動中。工程咨詢秉持科學品質,不僅是指把科技成果直接應用于工程建設本身,優化提升投資項目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風險可控性,更重要的是指將科學作為綜合的知識體系和思維工具,幫助我們從宏觀上觀察、分析、判斷復雜多變的技術路線、經濟現象和社會影響,在更廣范圍內為工程項目的決策、建設、運營提供涉及組織、管理、經濟和技術等各方面的全生命周期咨詢服務。
堅持科學咨詢是現代化國家治理的重要標志之一。采取科學的方法、按照科學的程序進行咨詢論證,關鍵在于工程咨詢機構要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的立場上,避免卷進可能產生的部門偏見和利害沖突之中。中咨公司的基本宗旨是代表國家利益,要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對建設項目進行科學論證,公正評審。工程咨詢行業也只有如此,做到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可靠支撐。
胸懷“國之大者”、傾力奉獻智慧的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是建設國之重器、鑄就中國方案的堅實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中工程科技創新驅動功不可沒”,“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高速鐵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國的基礎工業、制造業、新興產業等領域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咨公司承擔了改革開放以來幾乎所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咨詢評估任務,在開展這些國之重器的咨詢論證過程中,我們切身體會到工程咨詢搭建起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工作者緊密互動、協同發力的工作平臺,并通過這個平臺集中工程科技的最新成果,使一代代飽含愛國之情的科技工作者能夠為“國之大者”真正發揮智囊、參謀、研究、咨詢的智慧力量。
當今世界,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進入新發展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之繁重,是過去任何歷史時期所不能比擬的。兩者疊加,極大增加了工程咨詢服務決策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工程咨詢要更好地滿足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關鍵行業和基礎性產業發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制定的現實需求,必須與各界專家并肩作戰,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報國之志和專業優勢,為建設國之重器、鑄就中國方案凝聚起一支高水平、可信賴、能依靠的人才隊伍。
工程咨詢具有很強的國際性、通用性,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合作載體。工程咨詢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產物,1818年英國率先建立了土木工程師協會,隨后美國、英國、法國等相繼成立了工程咨詢協會。1913年,比利時、法國和瑞士3國咨詢工程師協會在比利時根特成立了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由此,工程咨詢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發展起來,并從建筑業拓展到工業、農業、交通等多個領域。二戰后,伴隨著科學的傳播、技術的轉移以及國際資本的融通,工程咨詢走上國際化發展之路,在推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促進各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為工程項目提供從決策到實施全過程的智力服務中,工程咨詢所采用的科學方法、技術手段、準則規范等具有極強的通用性,咨詢成果的國際認可程度很高。正如在我國工程咨詢事業發展之初,就是全盤引入了國際通行的可行性研究,基于此所立項實施的多個工程項目,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的認可支持。
1996年,中國工程咨詢協會正式加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我國工程咨詢廣泛走向國際。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工程咨詢企業走出國門、融入國際社會、參與國際市場大競爭的步伐明顯加快,為我國境外投資建設項目決策與實施作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程咨詢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和政府對外援助項目實施,逐漸成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抓手。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工程咨詢要充分發揮咨詢引領作用,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推廣中國工程咨詢技術標準,努力成為深化對外交流和國際投資合作的重要載體,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轉化為行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咨詢行業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創造新發展業績的根本遵循。40多年來,工程咨詢業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國家治理決策需要保持同頻共振,從最初單純的可行性研究評估和項目管理,發展到今天集政策、規劃、產業發展、全過程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咨詢,不斷增強支撐國家科學決策的參謀助手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深刻洞察、準確研判,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提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與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咨詢事業,已經成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就要求工程咨詢業必須與時俱進,堅定不移地將新發展理念切實融入項目評估、政策研究、規劃編制、全過程咨詢等具體實踐中,創新性地運用多學科知識、工程實踐經驗、現代科學和管理方法,不斷深化拓展決策咨詢服務領域,努力形成精準化服務、信息化支撐、規范化運營、國際化拓展的行業發展新格局,積極推動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回顧我國工程咨詢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寶貴經驗,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更加堅定了高質量發展工程咨詢事業的信心與決心。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起點上,工程咨詢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守服務國家、貢獻社會的使命宗旨,秉承公正、科學、可靠、敢言、多謀、慎斷的咨詢精神,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茍護生)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