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通道——南沙大橋通車
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通道——南沙大橋通車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4-03
4月2日,中交公規院主持勘察設計,中交二公局、二航局、振華重工參建的南沙大橋(原名虎門二橋)正式建成通車,這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溝通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通道。
南沙大橋位于珠三角核心區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后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大橋全長12.89公里,雙向八車道,設計行車時速為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工程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是連接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的重要過江通道,由兩座千米級懸索橋及三個互通立交組成,是世界最寬鋼箱梁懸索橋。
其中,二公局承建的東涌互通是世界上最難的互通立交之一,大沙水道橋是主跨徑1200米的雙塔單跨世界最寬鋼箱梁懸索橋;二航局承建了大沙水道橋東塔、東錨、全線節段箱梁預制拼裝、中引橋、海鷗島互通橋及附屬工程等。振華重工承建了坭洲水道橋66節鋼箱梁共計18550噸鋼結構的制作、涂裝、吊裝、環縫連接以及檢查車、防護欄桿等附屬工程。
南沙大橋建成通車后,廣州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原來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大橋的建成通車對緩解當前過江交通緊張狀況,加強珠江口兩岸聯系,改善珠江東西兩岸交通運輸條件,促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促進廣東南沙自貿區快速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