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實施國有企業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
哈爾濱市實施國有企業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

文章來源:哈爾濱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9-08-19
8月16日,哈爾濱市國有企業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工作會議召開,打響了哈爾濱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發令槍”,開啟了哈爾濱市國資委組建以來規模和力度最大的一次調整。
突出主業 組建國企主力“集團軍”
按照“服務大局、突出主業、有進有退、兼顧長遠”的原則,將現有22戶哈爾濱市國資委出資企業集團整合為14個企業集團,總體形成了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運營、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三大板塊。
產業發展板塊涵蓋工投集團、哈藥集團、文旅集團、太陽島集團、創投集團和哈投集團6個企業集團;城市建設運營板塊涵蓋城投集團、開發集團、建設集團、物業集團和地鐵集團5個企業集團;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板塊,包括供水集團、排水集團和交通集團3個企業集團。
目前,各集團嚴格按照定位和實施方案有序推進整合工作。通過此次戰略性調整,各集團職能定位更加明確,發展主業更加突出,權屬關系更加清晰,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有利于提升企業創新力、引領力和競爭力。
權責統一 探索國企用人新機制
在哈爾濱市國資委出資企業集團整合的基礎上,完成集團企業領導干部的安排配備。堅持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與董事會成員、經理層成員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對合并或調整的企業集團班子成員,先采取物理性疊加再逐步調整到位。嚴格控制職數的同時,理順身份,進行統一任命、統一管理、統一使用。
本次調整企業集團領導班子配備,著重解決體制機制問題。哈爾濱市屬國企干部管理權限由市委組織部移交市國資委,實現管人、管事、管資產權責統一,在此基礎上逐步調整黨的隸屬關系,資產和人員的集中統一監管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調整后,哈爾濱市國資委管理的企業領導人員為79人。
如何打破企業領導人員“能上不能下”的僵局?繼對哈空調、哈軸企業領導班子調整后,從哈爾濱工投集團入手,率先在集團班子層面解決“能上能下”問題。目前,哈爾濱市國資委已著手制定市屬國企領導人員管理辦法,將建立起適應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選人用人辦法。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