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新聞 > 正文
        中國首“登”月背一年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1-03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說,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雪龍2號首航南極,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沖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這些成就凝結著新時代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

        2020年1月3日,恰逢嫦娥四號登陸月背一周年,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四”的月背之旅。

        2020年1月2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在距離地球約38萬公里的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分別于當天14時11分和20時30分完成第十三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順利進入月夜休眠。


        最新月背影像

        從嫦娥四號登陸月背至今,人間已經走過一輪春夏秋冬,玉兔二號月球車隨嫦娥四號探測器來到“天河基地”,算來已經度過了第13個月晝。

        月背漫步

        “玉兔二號”在月背晝行夜伏,截至目前,累計行駛357.695米;在月背復雜的空間環境與地質條件下正常工作時間已遠遠超出設計壽命,成為人類歷史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行進過程中,全景相機作為“玉兔二號”的眼睛,拍攝月表高分辨率的彩色圖像;月球車身后兩條長長的尾巴是測月雷達,可以探測月壤厚度和結構;紅外成像光譜儀可對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開展調查。


        月背漫步

        “小兔子”一邊四處拍照留影,搭載的各類科學載荷同時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在月球履行地球各國的科研合約。中國和瑞典聯合研制的月表中性原子探測儀用于分析太陽風、月塵、月球逃逸層;中德聯合研制的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主要評估月球表面的輻射危害,為后續登月提前撐起“保護傘”。

        除了預設的科研計劃外,月背行走還有新發現。第九個月晝期間,“玉兔二號”在月背的撞擊坑中發現了不明膠狀物質,地面操作人員周密設計了行駛方案,對撞擊坑的深度和濺射物分布等成功進行了科學探測。

        在“玉兔二號”四處漫步時,嫦娥四號著陸器留在“天河基地”,一邊獲取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著陸區地形地貌高清彩色圖像,一邊監視“玉兔二號”月背巡視移動。


        嫦娥四號著陸區“天河基地”

        背向人間,沒有人類活動的干擾,月背一片寧靜。在嫦娥四號著陸器上,中國研制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天線已展開到位,突破了地球電離層的屏蔽,能聽到宇宙間更遠的“聲音”。嫦娥四號探測器與“鵲橋”中繼星上荷蘭研制的低頻射電載荷,一同監聽著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電磁信號,這些數據將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資料。


        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

        據中國探月工程網公布的消息,嫦娥四號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已向科學研究核心團隊發布了11批科學探測數據,總數據量為7.23G,共計530個數據文件。

        鵲橋連線

        在距離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以每秒1公里的速度飛行,為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與地面站提供測控與數據傳輸。

        “鵲橋”中繼星承擔著3項重任,負責把著陸器和巡視器獲取的科學數據傳回地球,并通過中繼通信鏈路提供著陸器和巡視器的測控支持。在完成通信中繼任務的同時,中繼星上還攜帶低頻射電探測儀、激光反射鏡等科學技術試驗載荷,開展科學探測和新技術試驗。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工作示意圖

        “鵲橋”上天架起了地月之間的通信橋梁,還牽起國際空間合作的紅線?!谤o橋”中繼星上配置的荷蘭低頻射電探測儀,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可長期工作的空間射電天文臺;哈爾濱工業大學環月微衛星“龍江二號”上的沙特微型成像相機在軌期間累計完成30次成像,成功獲取了清晰的月球雨海局部影像圖,包含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阿拉伯半島等區域的地月合影等多幅科學探測影像;中方團隊與荷蘭、德國合作伙伴拍攝的“最美地月合影”照片在英國《獨立》報和美國《科學》雜志上刊發,引起廣泛關注。


        “喜鵲開屏”

        在軌運行一年后,“鵲橋”中繼星運行良好,據“鵲橋”中繼星總設計師張立華介紹,當前中繼星需定期進行在軌維護,每次維護需要消耗80克燃料,預計衛星還有10年壽命。

        人間求索

        據嫦娥四號探測器產品保證經理吳學英介紹,在這一年里,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均狀態平穩,工作正常。

        目前有3個地面團隊指揮操作月球車的行駛和科學探測,其中“科學團隊”對月球車發回的科學數據進行分析,提出科學探測需求及下一步的探測目標;“計劃團隊”根據科學家提出的探測需求制定探測計劃,確定巡視器需到達的探測點和探測順序;“操控團隊”編制指令,實施科學探測計劃。


        航天科技集團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部分成員

        在工程應用方面,嫦娥四號任務取得諸多創新,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的中繼測控通信;突破了月球背面小范圍崎嶇復雜地形靈活機動避障的安全著陸技術;首次實現全球布局深空網,開展我國在軌6個月球探測器的精準測控;國內首次研制和應用同位素電源,實現月表溫度連續測量;運載火箭多窗口、窄寬度發射和入軌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團隊的通力協作下,嫦娥四號任務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嫦娥四號科研團隊已在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陸續發表20余篇科學成果,重構了嫦娥四號月背下降軌跡,對著陸點進行了精確定位。中國科學團隊利用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明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初步證實了月幔的物質組成。

        用無數的汗水與淚水換來月背圓夢的嫦娥四號團隊,也迎來了鮮花與掌聲。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太空探索永無止境。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為實現探月工程總目標乘勝前進,為推動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繼續努力。

        同時,嫦娥四號團隊受到國際的廣泛贊譽。2019年11月,英國皇家航空學會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頒發2019年度團隊金獎,這是學會成立153年來首次向中國項目頒獎;2019年12月,中國嫦娥四號探月任務獲得國際月球村協會頒發的優秀探月任務獎,成為該獎項首批獲獎項目。

        2019年年末,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飛沖天,進一步驗證了我國發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將航天器送向更遠深空的能力。

         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奔向蒼穹

        月球背面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未知區域,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歷史,這是一個新的起點。2020年,嫦娥四號將在月背繼續工作,遠望中國航天向星辰大海進發。

        【責任編輯:李子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久久无码国产|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毛片|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