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生產,護員工,捐物資——
全球戰疫 海外中企回聲響亮
全球戰疫 海外中企回聲響亮
促生產,護員工,捐物資——
全球戰疫 海外中企回聲響亮
全球戰疫 海外中企回聲響亮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2020-05-09
4月22日,在老撾首都萬象,中國中鐵員工協助搬運捐贈的醫用口罩。
在馬爾代夫胡魯馬累,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為馬方建造用于安置外籍勞工的隔離觀察設施。
在中交集團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上,工人有序進場測溫。
中國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部已經完成鋼梁架設總任務量的70%以上。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經走出去的“一帶一路”中國企業怎么樣了?海外中企運營的項目是否還在有效運轉?承建工程進展如何?當地員工還好嗎?
在許多國際航班停運,多國多地采取嚴格限制措施,生產生活正常運轉受到極大干擾的背景下,海外中企的狀況讓人捏了一把汗。
但據了解,走出去的海外中企,多措并舉,化危為機,不僅出色地完成了生產任務,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還積極承擔起更多責任助力當地民眾抗擊疫情。暖心之舉讓當地雇員和民眾對海外中企更加認可,雙方的關系更親密了。
全球戰疫時刻,且看海外中企的響亮回聲——
我們一定會履行好職責
中電胡布廠區位于阿拉伯海邊。廠區外是碧波蕩漾,海天一色的壯美景象;廠區內,是中方和巴基斯坦籍員工共同奮戰在生產與防疫一線的忙碌身影。
中電胡布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當地最大的發電廠之一,由國家電投子公司中國電力國際和巴基斯坦胡布電力共同開發建設,自2019年8月進入商業化運營,為400萬家庭帶來穩定的電力供應。
新冠肺炎疫情在巴基斯坦發生以來,政府防疫措施不斷升級,3月下旬全國進入封鎖狀態,市民不得不留在家中。此時,保障電力供應,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
巴斯特·罕是中電胡布項目巴籍員工,中文名字叫劉星,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公司運營狀況和防疫措施,在他錄制的視頻中次第展開。
“除必須留在總部的部分人員外,中方員工全部轉入電廠辦公,實施封閉化管理,其他員工居家辦公。必須來現場的員工,需要提前申請。”劉星說。在廠區大門口,員工進場前要經過全身噴霧消毒、測量體溫并登記。進入辦公區域,還要再次排隊測溫。
跟隨他的鏡頭,穿過走廊,來到集中控制室,這里的員工都戴著口罩,相互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幾名技術人員目不轉睛地緊盯電子屏幕,監測發電機組動態。
“目前我們這里兩臺機組全部運行穩定,4月發電量達到7.4億千瓦時,完全能夠滿足當地居民生活用電。”值長李繼平說。
中電胡布今年前四個月完成發電量24.6億千瓦時。“我們一定會履行好職責,確保疫情下生產經營有序,為巴基斯坦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中電胡布基層聯系點聯絡員劉震宇說。
目光轉向非洲北部。蘇丹首都喀土穆700公里之外,蒼茫大漠中,中油國際尼羅河公司蘇丹6區項目現場,每天保持著2.6萬桶的原油產量,和疫情來襲前基本持平,占到蘇丹原油產量40%左右。
維持正常生產對石油人尤為不易。蔡波最近很忙,作為油田現場的總負責人,他負責項目現場生產、協調、安全、環境等方面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間他的工作更繁重了,連續幾個月在現場高強度的工作令他十分疲憊。
許多中方員工和他一樣,本應過完年回國休假,可疫情打亂了計劃。為避免疫情的負面影響,公司很早就停止人員流動。隨著疫情大面積暴發,許多國際航班停運,國內的員工來不了,項目上的員工回不去,120多名中方員工堅守至今。
“油田條件艱苦,安保防疫形勢嚴峻,現場職工心理和生理方面壓力很大,大家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蔡波說,“公司做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大家放松心情,疏導情緒,員工相互安慰,互相鼓勵,目前精神面貌都很不錯。”
疫情不僅影響員工心理和生理,還給生產物資供應帶來極大困難。“我們通過優化運行時間、調整生產工藝,加強廢舊利用,拆東墻補西墻等各種可能的手段,緩解生產物資供應不足的困難,從而保證油田的平穩運行。”蔡波說。
保護好外籍員工,就是保護自己
“體溫正常,請戴好安全帽和口罩,登記后有序進場。”4月28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Prime Bank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有序進場。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這兩天已經進入地上筏板施工階段。
由中建二局承建的Prime Bank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共24層,高達70米,建成后將成為達卡最大的綜合體寫字樓之一。Prime Bank所在的孤山大街,是達卡的中心主干道,平日里人員密集,川流不息。
疫情防控期間,在人員流動量極大的中心地段工作,當地員工難免產生恐慌和畏懼。這不僅影響施工進度,也不利于員工的安全和健康。
怎么辦?公司當機立斷,決定采用封閉式管理,增設生活區,根據當地工友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吃住,統一采購、專車機動服務,編織了吃住行統一管理的全方位安全防護網,讓員工安心堅守崗位。
去年,24歲的阿布從達卡大學畢業后應聘來到公司,現在擔任項目安全經理。疫情暴發后,他成為抗疫隊伍的一員。每天清晨都領著清潔工對辦公區域進行全面消毒,隨后對每位進出工作區域的員工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阿布還經常把中方員工傳授的防疫方法介紹給自己的同胞。“中國工友值得信任!他們的努力讓公司得以正常運轉,也保證了所有員工的安全。”阿布說。
在“阿布們”的努力下,工人解除了后顧之憂。“看到項目進展順利,員工平安,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阿布說。
中國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部在孟加拉國做得同樣出色。5月4日,萬噸級中心架梁起重船“天一號”將重約3200噸的鋼梁架設到帕德瑪大橋的指定橋墩上。至此,中國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部已經完成鋼梁架設總任務量的70%以上。
施工進展順利,離不開對員工周到的保護。中鐵大橋局對孟籍工人進行集中管理,統一安排食宿,封閉項目營地,確保項目營地和施工場地安全。帕德瑪大橋建成后將結束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與首都達卡之間居民擺渡往來的歷史。
在疫情日趨嚴峻的尼羅河地區,中方員工與當地員工同心戰疫。
“中國出現疫情后,蘇丹員工一直鼓勵安慰我們。有位蘇丹員工的侄子還特意錄下‘武漢加油!’的視頻為我們鼓勁。”蔡波說,“后來疫情在這邊蔓延,中方員工站出來向蘇丹員工介紹中國防疫經驗和成果,傳播防疫知識。”公司還實行分開就餐,由于食堂面積有限,中方員工需要到幾公里外就餐,但沒有人抱怨過。
“保護好外籍員工,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蔡波說。
我們是命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
疫情鑒照出中企和各地民眾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中企始終與各地民眾戰斗在一起,他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員工,也在為所在地區戰疫貢獻力量——
防疫物資夠不夠?
此前,在中國疫情形勢嚴峻時,巴基斯坦“掏家底”拿出全國醫院庫存的30萬只醫用口罩、800套醫用防護服和6800副手套支援中國。巴政府“封城鎖省”令頒布后,對中電胡布項目所在地俾路支省拉斯貝拉區胡布鎮民眾來說,獲取防疫物資成了一件難事。作為巴基斯坦卡拉奇領區中資企業協會的會長單位,中電胡布組織領區內中資機構開展捐資捐物活動,幫助巴基斯坦人民應對疫情,并帶頭向胡布鎮政府捐贈了1噸消毒液和2000只口罩。
困難家庭的“菜籃子”“米袋子”有沒有保障?
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不僅向當地醫院捐贈12套價值200萬雷亞爾的重癥監護室相關醫療設備,還為貧困居民的生活送去溫暖。巴西里約熱內盧州帕拉坎比市,是國家電網巴西美麗山二期特高壓輸電工程項目里約換流站所在地。最近,受疫情影響,當地許多小商販無法出攤。不能出攤,意味著失去經濟來源。為此,國網巴控在帕拉坎比市政府協助下,向當地300戶貧困家庭捐贈600個“菜籃子”,每個籃子里有肉類、牛奶、面包等多種食品,分兩批送到居民手中,以解燃眉之急。
中電胡布對當地群眾的困難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4月6日,經多方籌措,中電胡布將400余袋口糧交由當地政府,分發給三個村鎮的困難民眾。每袋都有幾十斤重,裝有面粉、大米、鷹嘴豆、食用油和調料,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周之用。
對于中國企業的真誠幫助,巴基斯坦小伙謝爾·江·巴尼奧說:“我被中電胡布的義舉打動了,如果中電胡布需要,我們愿意作為志愿者一起抗擊疫情!”還有一位巴基斯坦兄弟扎希爾說:“中電胡布是第一個主動捐贈物資給當地社區的企業,這是有責任的大企業風范!”
社區民眾有沒有被感染?
社區安全,員工才能安全。對海外中企而言,避免員工與其家庭成員和社區民眾交叉感染至關重要。中建二局孟加拉項目從國內購買檢測試劑,為所有工人和周圍居民免費檢測。“患難見真情,感謝中建二局的善舉,我們將永遠記住這份情誼。”社區居民哈桑說。
而在伊拉克,中油國際中東公司伊拉克哈法亞項目則編制了圖文并茂的阿拉伯語版防疫手冊,4名當地員工全副武裝,配備口罩、護目鏡、手套和免洗洗手液,向油區村莊居民分發防疫手冊,并耐心講解要點。目前已經完成11個村莊的宣傳,累計分發3000多份材料。
“保護好當地雇員和他們的家庭、社區,也是在保護中方員工,我們是命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在談及編制阿語版疫情防控知識手冊的初衷時,中石油哈法亞項目一位部門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