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調整步伐 切實提高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調整步伐 切實提高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文章來源:國資委宣傳工作局 發布時間:2004-12-14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調整步伐
切實提高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
|
李榮融指出,2004年是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的一年。1-10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4467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090.1億元,增長29.2%。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可突破5.3萬億元。實現利潤繼續大幅提高。1-10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利潤4188.9億元,同比增加1454.5億元,增長53.2%。預計全年實現利潤有望突破45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資產質量和運營效率進一步好轉。截至10月底,186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92150.7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凈資產總額394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流動資產周轉率1.5次,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1次,應收賬款周轉率7.7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次。預計全年凈資產收益率可達到6.6%,比上年增加1.6個百分點,總資產報酬率可達到6.2%,比上年增加1.2個百分點。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顯現。1-10月,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金3646.3億元,同比增長17.3%,占國有及國有控股工商企業上繳稅金的50.7%。中央企業原油加工量、發電量分別完成20800萬噸和7317億千瓦時,分別占全社會產量的92.4%和42%;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水運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158.6億噸公里和28258億噸公里,占全社會周轉量的82.6%和87.3%。
李榮融指出,中央企業圍繞做強做大主業和增強競爭能力,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調整結構,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以股份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體制創新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004年9月底,中央企業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168家,股本總額占全部境內上市公司的33.8%;在香港上市公司53家,流通股股本占香港流通股的18.1%。二是以優化資源配置為目的的重組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在自愿的基礎上,經國務院批準,又有7對14家中央企業進行了聯合重組。三是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目的的技術創新取得重大成果。中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重大裝備研制、生產技術改造、產品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四是以改善財務資金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管理得到加強。中央企業普遍實行了新的會計制度,不少企業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制度。53%的中央企業設置了法律事務機構,53家大型中央企業中的23家已經實行了總法律顧問制度。五是以減輕企業負擔為重點的分離辦社會、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截至10月底,67家中央企業上報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方案,43家的方案已得到批復,涉及改制單位1422個,涉及分流安置職工26.2萬人,涉及“三類資產”157.7億元,一批先行改制的企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六是以探索黨建工作新機制和提高員工素質為主要內容的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有了新進展。中央企業各級黨組織堅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不斷總結企業黨建工作的新經驗新情況,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辦法新途徑,工作得到改進,實效得到增強。
|
|
|
|
|
|
|
|
李榮融指出,2005年國資委工作的總體考慮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做強做大中央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加強監管,努力提高中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在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上取得新的突破,在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在提高中央企業整體素質和資產質量方面跨上新的臺階,在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邁出新的步伐,在確保企業和社會穩定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同時要把握好幾個問題:一是要加快和規范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二是要切實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要高度重視企業風險的防范和管理。四是要處理好收入分配關系。五是要確保企業和社會的穩定。
李榮融強調,2005年國資委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一是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二是建立健全落實國有資產經營責任的相關制度。三是引導中央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主業。四是積極推進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五是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和體系。六是繼續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2005年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一是加快體制創新,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二是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強化內部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四是抓住有利時機,抓緊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五是提升工作水平,切實加強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
|
|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央企業負責人四百余人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