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祥在“四川-國內500強企業(北京)座談會” 上的講話
王瑞祥在“四川-國內500強企業(北京)座談會” 上的講話

文章來源:國資委宣傳工作局 發布時間:2006-02-17
在“四川-國內500強企業(北京)座談會”上的講話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 王 瑞 祥
(2006年2月16日)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受榮融同志的委托,我首先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和國資委黨委,預祝四川省委、省政府舉辦這次座談會取得圓滿成功!同時,借此機會,對四川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對國資委工作和在川中央企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剛才,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張中偉同志和省委副書記、省國資委主任甘道明同志分別介紹了近年來四川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取得的顯著成績,介紹了四川發展戰略和重大舉措,我聽了感到很受鼓舞。四川省是我國的一個發展大省,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領頭省份。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人民,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發展機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使全省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進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剛才中偉同志介紹, “十五”期間,四川省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4010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7385億元,年均增長11.22%,在五個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道明同志談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4.5%;去年達到2102.5億元,增長23%,居全國第5位、西部地區第2位。尤為可喜的是,全省支柱產業結構呈現出向更適應市場競爭的優勢產業結構轉變的趨勢,優勢資源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都取得了明顯進步,投資的硬環境、軟環境都在不斷優化,對外開放、加快發展的政策支持、資源和環境支撐十分雄厚。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可喜可賀。在此,我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由衷的敬意!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大企業、強企業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主力軍。我看到,這次座談會四川省邀請了在國內市場乃至國際市場上都享有良好聲譽的知名大企業大集團,其中不少中央企業應邀參加。加強大企業大集團與地方省份的合作、共謀發展,我感到,在這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是有遠見、有魄力的,也是有誠意、有實實在在舉措。我希望,在川的中央企業應該進一步發揮骨干帶頭作用,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不在川但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能夠認真研究和積極回應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號召。要把積極投資和參與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中央企業的政治責任,作為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際行動,作為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拿出行動、抓出成效來。
一是把握發展機遇,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從剛才四川省幾位領導同志介紹的情況看,四川省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生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提高,都為我們中央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具備條件的企業可以以此為契機,開拓新的市場,通過合資合作、相互參股,通過投資辦廠、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達到互利雙贏,既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也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擴展企業發展空間,增強發展能力。
二是把握科學發展,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豐富和創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途徑。尤其是要按照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的要求,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努力促進企業發展與資源和環境的相協調。
三是把握互利共贏,做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重視并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樹立企業良好的公眾形象,提升企業聲譽,從長遠講有利于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市場號召力,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們提出了建設“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和“服務政府”的工作目標,采取了優化軟環境建設的很多具體措施。我們中央企業到四川省去投資、去合作、去發展,應當履行好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積極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大局,服務于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提升廣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努力為四川省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