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委研究室 發布時間:2006-05-10
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重組成效顯著
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原來隸屬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主營國際工程承包,在國際工程承包、對外經援、境外實業投資、外派勞務和進出口貿易等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在國外業務渠道廣泛。但綜合實力不強、融資能力不足、工程項目管理薄弱等,因而難以承攬和實施較大規模的項目,業務不斷萎縮。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在建筑施工、資本實力、工程管理等方面優勢顯著,但海外經營經驗不足。2003年12月,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重組并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兩年來,兩家企業優勢互補,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綜合實力、融資能力、工程管理水平等得到提高,企業迅速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重組成效開始顯現。2005年,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全年新簽合同額5.32億美元,比重組前翻兩番;完成企業營業額2.48億美元,比重組前翻一番;現款上繳總計1485萬美元;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年468萬元人民幣。以上主要經濟指標均創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歷史新高,而且在國內同行業公司中名列前茅。
兩家企業的重組,促進了企業發展新戰略的形成,奠定了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企業重組后,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對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選派得力領導充實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重視發揮原領導團隊的優勢,企業文化很快融合適應。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領導班子銳意進取,深化改革,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確立了企業發展的總體思路;以市場開發為龍頭,構建起多元化經營格局;以轉換經營機制為目標,初步形成了適應海外市場要求的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以提高綜合素質為中心,強化了企業內部管理;以發揮“窗口”作用為契機,帶動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成員企業走向海外市場。
兩家企業的重組,實現了資本、設計、施工強勢與海外營銷強勢的聯合,有效克服了長期存在的“短板效應”。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在市場開發方面,全面進入非洲北、中、南部三大市場,初步建立起區域經營的市場格局;積極躋身海外資源開發市場,成為目前在境外占有國內緊缺的銅鈷資源最多的中國公司;主動涉足大型融資項目市場,依托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開辟了國內高端市場和上游項目;形成了除傳統的工程承包、外派勞務、援外項目以外,向以實業投資、產品上游、高端為主的國際化承包公司發展態勢;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施工、資本、技術、管理優勢得以更好地發揮,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的市場、營銷優勢有了更堅實的支撐,發揮了作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海外經營的“旗艦”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經營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兩家企業的重組,推進了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增加企業活力。重組以來,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重組取得突破,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程機械租賃中心并入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擴充了資產規模、增強了融資能力,增強了企業占有“兩個市場”和開發“兩種資源”的能力;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以績效考核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開始確立,對經營骨干、業務骨干按貢獻給予獎勵;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人才,內部員工競聘上崗;通過試行分類管理、獨立核算的經營管理辦法,駐外辦事處的經營能力大幅提升。
兩年來企業的發展實踐證明,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的重組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重組成果將進一步顯現。2005年8月,ENR評選出2004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的位次比上年度上升9位,達到第126位;在入圍的49家中國內地公司排名中,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的位次比上年度上升6位,達到第17名,是6家排名上升的中國內地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