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加快推進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
李榮融:加快推進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03-12-23
加快推進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接受《人民日報》專訪
近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起今年中央企業的形勢格外高興,對明年的發展前景更是滿懷信心。
記者:在最近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你認為今年中央企業業績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又來之不易,為什么?
李榮融:中央企業在國有經濟中發揮著骨干和中堅作用,今年以來銷售收入和實現利潤均大幅增長。1-11月,中央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375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67.1億元,增長22%;實現利潤285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4.1億元,增長27.9%。預計全年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可突破4萬億元,實現利潤有望突破3000億元,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今年中央企業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利潤大幅增加中還要考慮這樣兩個情況。一是許多企業加大折舊等費用提留以處理部分歷史債務。二是今年以來,國際上發生了美國對伊拉克戰爭,國內不少地區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特別是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給不少中央企業的經營帶來了嚴重影響。據測算,僅非典給中央企業造成的經營損失就約300億元。
記者:你最近多次提到,中央企業今年以來不僅增長快、效益好,而且活力增強,這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榮融:可以從這樣幾方面看。一是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革,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取得了新進展。一批中央企業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互相參股等多種方式積極進行股份制改革,到10月末,中央企業從業人員為916.9萬人,比2002年末減少52.6萬人。
二是突出主營業務,縮短管理鏈條,輔業改制取得了新成效。今年許多中央企業對企業經營業務和管理鏈條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頓,在精簡管理層次、優化管理鏈條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目前中央企業所屬三級以下企業已大幅減少。中央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也取得積極進展。中石油44家試點企業已完成分離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7354人。在44家改制企業中,國有股權完全退出25家,國有股參股19家,參股比例不超過25%。
三是加強聯合重組,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邁出了新步伐。已有11對22家中央企業經國務院同意自愿重組,實現了優勢互補。與此同時,中央企業還與跨國公司和民營企業進行并購重組,強強合作。
四是加強財務和資金管理,企業效益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中央企業普遍加強了財務和資金管理,積極推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不少企業把財務信息化與資金集中管理結合起來,并逐步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制度。1-11月中央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支付成本91.6元,同比下降0.6元。
記者:國資委最近出臺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把這項工作列為明年工作的一個重點。請問這項工作將如何進行?
李榮融:對中央企業負責人進行經營業績考核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制度創新,這項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相應建立健全統計評價制度、企業負責人獎懲制度、干部任期及考核制度和財務監督制度等,各項制度相互銜接、相互配套、共同推進。我們要積極進行探索,同時不斷總結完善。
清產核資是推行經營業績考核的基礎和前提。目前,中央企業正在開展清產核資工作,正在進行新舊會計制度的轉換工作。根據這種情況,明年首先是做好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的起步工作,任期經營業績考核工作待清產核資工作完成后再行起步。
與經營業績考核相配套,明年要在中央企業逐步實行負責人年薪制。目前推行這項制度改革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因此我們確定了穩健開局、分步推進的工作思路。起步階段主要是從企業負責人實際的薪酬水平出發,適當加大激勵的力度。先從操作相對簡單的年薪制起步,著重解決短期激勵問題,將薪酬與經營業績考核掛鉤,加大考核兌現的力度。同時建立出資人對企業負責人薪酬的管理機制,改變企業負責人自定薪酬的狀況。下一步在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適合企業特點并在管理體制、激勵方式和激勵水平上與市場機制全面接軌的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
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也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我們已經組織力量著手進行研究,初步考慮是,明年將這項制度的方案框架確定下來,2005年進行試點。一些中央企業負責人擔心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會干預企業的自主權。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我們一定會堅持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的原則,處理好出資人權利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的關系,絕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記者:中央大企業負責人會議提出明年中央企業改革和發展要認清形勢,把握大局,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能否介紹一下明年加快發展的思路。
李榮融:發展出題目,改革來破題,加快發展關鍵在于加快改革。明年要進一步加快企業改革和制度創新步伐。目前189家中央企業中,集團一級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只有9家,其他企業都是單一投資主體,大多數是按《企業法》注冊的,實行的是總經理負責制。如果我們不能加快改革步伐,抓緊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一些深層次體制障礙,就會在市場競爭中陷于被動。明年要力爭在四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盡快形成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要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逐步使國有獨資的中央企業由按《企業法》登記、受《企業法》調整,改變為按《公司法》登記、受《公司法》調整,并逐步建立規范的董事會。明年我們要在大型中央企業中選擇幾戶企業進行試點,待取得經驗后盡快推開。明年我們要加快建立外部非執行董事制度,使其與內部執行董事共同發揮作用。
二是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盡快使股份制成為中央企業的主要實現形式。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互相參股等多種途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調整和優化產權結構。除軍工生產等極少數難以實現產權多元化的企業外,其他中央企業都要積極吸引戰略投資者,吸引外資、民營等各類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科技型中央企業股份制改革步子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明年我們將進行股權激勵試點。
三是加快企業內部改革步伐,進一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要積極推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聘任制,除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外,中央企業的二級、三級企業都要積極推行經營管理者市場化選聘。要建立健全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推進經營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是加快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步伐,多種途徑分離辦社會職能。據初步統計,中央企業有8.1%的資產屬于輔業資產,現有職工中近1/3屬于輔業單位職工,改革潛力很大。中央關于主輔分離的優惠政策執行到2005年底,時間只剩兩年了,中央企業都要增強緊迫感,抓住輔業產權多元化改制和有償解除勞動關系兩個關鍵環節,創造性地解決改革中的困難和問題。
中央企業加快改革步伐要注意把握好三點。一是要做到規范改制。既要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積極推進中央企業產權多元化,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又要保證國家對重要企業的控制。貫徹《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央企業及其重要子企業改制方案都要報國資委核準,其他子企業改制要經集團總部批準。企業改制中要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二是要理順產權關系。要把企業改制與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結合起來,切實加強對企業國有產權的各項管理工作。三是要確保企業穩定。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操作程序,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確保企業改革和調整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