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石治平: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四)
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石治平: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四)

文章來源:國資委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5-01-06
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四)
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 石治平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七日
四、促進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思考
今年10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強調指出,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舉措。要緊緊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機遇,進一步增強加快信息化進程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集團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是國家競爭力的主力軍。從一定意義上講,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是企業之間的競爭,特別是集團企業之間的競爭。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要積極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集團企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同樣,集團企業的信息化,不論是對于集團企業的內部成員,還是對于集團企業的合作伙伴,甚至對于集團企業的競爭對手,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帶頭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集團企業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龍頭,是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集團企業有效推進信息化建設,不僅是企業提升競爭力,在全球化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需要,也肩負著加快國家信息化進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光榮使命。
國務院國資委高度重視國有企業特別是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2003年國資委印發的《關于做好國資委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中央企業信息化,特別是財務管理信息化,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的監管工作。李榮融主任在2003年7月和12月的中央企業負責人工作會議上,在今年的全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等各種場合,都反復強調要大力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通過信息化降低企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創新,從而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推進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壯大。
為此,對于如何促進集團企業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國資委信息中心進行了初步的思考。我們認為,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應始終注意把握幾個關鍵環節。
第一,領導是關鍵,認識很重要。企業信息化不單純是技術問題,更大意義上講,它是企業管理和創新問題。企業信息化的過程是一個由“人治”向“法治”轉變的過程。企業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直接決策、宣傳推動和組織實施,對企業信息化發展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即使企業信息化取得一定進展,也有一個不斷發展、不斷適應、不斷完善的過程。集團企業要不斷發展,企業的組織框架、生產流程就會不斷重組、再造。今天還是一些創新的成果,明天可能就會成為落后的習慣或勢力,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就會面臨著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有效克服這些問題,都離不開領導的重視。
第二,堅持推進信息化管理體制創新。企業信息化,領導是關鍵,而體制和機制則是根本保障。企業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建立一個穩固的長效機制,真正實現由領導推動向制度和機制推動、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目前一些集團企業并不是由一把手親自抓信息化工作,或者今天的領導重視,明天換了新領導就不夠重視。我們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一把手的興趣偏好和認知水平不同。領導興趣濃厚、認識深刻的,推動力度大;缺乏興趣和知識的,推動力度小。而在一些企業,一把手親自抓信息化工作了,但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原因之一,或者由于一把手重視,而其他領導和業務管理部門不夠重視;或者集團總部重視,而下屬企業不夠重視。集團企業信息化涉及不同管理部門、不同子公司、不同控股公司、不同分公司,涉及是否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管理等問題,往往由于權力和利益矛盾造成“管理孤島”,又由于“管理孤島”導致數據不集成、信息不共享等“信息孤島”。有效解決企業負責人的認知局限、因人而異和業務部門的“管理孤島”等問題,需要不斷探索建立健全權責明確、各方聯動、協調一致的信息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第三,人才是根本,隊伍建設很重要。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集團企業信息化能否持續健康發展,人才問題非常關鍵。一個優秀的企業信息化主管,除了要懂信息技術之外,還必須對企業的業務有很深入和廣泛的理解,對集團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理念、管理流程也要有深刻的領悟和敏銳的洞察力。同時,又要具備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和應對企業變革的能力。信息化事關企業的發展,必須靠企業大多數員工的主動參與和大力支持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它不可能靠一兩個人來實現。因此,集團企業要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來保障企業信息系統的正常安全運行和信息化的持續發展。
第四,堅持需求主導、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信息化發展戰略。為什么特別講這一條,在我們調查和研究中也發現了不少投入大、效果小,或進展緩慢的“半拉子”信息化工程。造成“半拉子”工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刨去人為因素不講,我們認為盲目跟風,不切實際地高投入,應該是主要原因。
不能為了信息化而搞信息化,不能搞沒有效益的信息化,更不能搞“花架子”。每個企業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信息化的狀況,信息化建設的水平,信息化的需求都有其獨特性。信息化實施必須以企業實際為背景,結合本企業的業務實際、管理水平和人才資源來設計方案。同時,又要盡力把企業當前需求和長遠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在統籌規劃的前提下分步實施。每一個企業都要核算效益,所以投入要適當,即使企業效益好,有錢投,也要合理規劃。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最快、更新最迅速的技術。當然我們也不要片面理解分步實施,一味求省,使信息化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第五,始終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工作。信息安全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信息網絡系統是集團企業的神經中樞,信息化不斷發展,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使集團企業對信息網絡系統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信息網絡系統故障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管理的威脅越來越大。從調查結果來看,還有一部分企業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仍然缺乏認識,表現為:信息安全管理機構不明確;建立內部網和外部網,特別是接入互聯網以后,缺乏相應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網絡安全防護措施相對簡單,難以應對信息安全隱患。信息網絡不安全,不僅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反而可能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企業在整個信息化進程中,始終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工作,從管理、技術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障企業信息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
第六,努力創造良好的企業信息化投資環境。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一般具有項目大、投入大、風險大等特點,一方面要求企業科學規劃、慎重決策、嚴格管理、穩步推進,另一方面也需要國家大力支持,分擔風險。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積極貫徹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采取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支持部分國有企業的信息化技術改造,促進了國有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對于全國企業特別是集團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各級政府和全社會要站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高度,牢固樹立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技術創新活動,而不是簡單的信息技術消費活動的理念。而技術創新既能促進社會共同進步,也是有風險的。要加快研究制定企業信息化稅收返還和減免政策,把企業用于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投資列為技術創新成本,在企業納稅后給予一定比例的返還,在征收投資稅時給予適當減免,作為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和鼓勵。我們愿意積極推動和配合有關部門,為集團企業信息化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此外,我們相信,深入研討信息化面臨的問題,總結交流信息化成功經驗,宣傳推廣信息化優秀成果,是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少走彎路、不斷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將努力從集團企業信息化的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出發,積極探索服務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方式,不斷增進集團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重點企業CIO之間的聯系溝通和經驗交流。今后的初步打算,一是搭建高水平、高品位、高層次的集團企業信息化交流平臺。二是定期征集出版集團企業信息化年度發展報告和研究報告。三是組織出版面向集團企業CIO的企業信息化期刊和圖書。四是促進中國集團企業CIO和國際集團企業CIO的對話與交流。
熱誠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各種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們共同努力,扎實工作,更有成效地以信息化推進集團企業的跨越式發展,為加快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進程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