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石治平: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二)
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石治平: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二)

文章來源:國資委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5-01-06
集團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二)
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 石治平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七日
二、調查結果的初步分析
?。ㄒ唬┘瘓F企業信息化總體發展狀況
1.信息化投資巨大并快速增長
總體上看,中央企業信息化累計投資相當顯著。根據2003年的調查,在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中,共有1412家企業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累計投入數據。由于中央企業總部和下屬企業是分別填報調查問卷的,我們據此估算,到2003年6月底,這些企業的信息化累計投入總額為2581億元,平均為1.8億元。
表一: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信息化累計投入估算情況
企業數(家) |
累計投入總額(萬元) |
平均值(萬元) |
1412 |
25810285.16 |
18279.24 |
注: | 1、根據2003年調查作表,以2003年6月底為終點調查累計投入; 2、企業總數為2232家,提供有效數據的有1412家; 3、匯總數據以集團總部和下屬企業分別投資、單獨報數為假設前提。 |
2003年以來,重點企業信息化投資也表現出數額大、增速快的特點。根據調查,150家重點企業中,共有136家企業報送了2003年的信息化經費總投入,合計99151.36萬元,平均為729.05萬元。這136家企業中,有124家填報了2004年信息化經費預算總額,合計121099.34萬元,在企業數減少12家的前提下比2003年增長22.14%;平均預算為976.61萬元,同比增長33.96%。
表二:重點企業信息化經費總投入情況
|
企業數 (家) |
總投入 (萬元) |
平均值 (萬元) |
2003年經費投入 |
136 |
99151.36 |
729.05 |
2004年預算投入 (2003年同批企業) |
124 |
121099.34 |
976.61 |
2004年比2003年增減 |
-12 |
22.14% |
33.96% |
但是,不同企業之間的投資差距極大,信息化投資主要集中在少數企業。141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信息化累計總額,主要是由316家(占22.4%)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貢獻的。1096家企業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投資總額僅占9.3%,平均不到220萬元。
表三: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信息化累計投資水平分類情況
序號 |
信息化累計投資水平(至2003年6月底) |
企業數(家) |
比例% |
1 |
[300萬元,1000萬元) |
316 |
22.38 |
2 |
[1000萬元,5000萬元] |
198 |
14.02 |
3 |
(5000萬,1億元] |
45 |
3.19 |
4 |
(1億元,5億元] |
54 |
3.82 |
5 |
(5億元,10億元) |
9 |
0.64 |
6 |
[20億元,50億元) |
7 |
0.50 |
7 |
大于50億元 |
3 |
0.21 |
|
合計(1-7) |
632 |
44.76 |
8 |
小于300萬元 |
780 |
55.24 |
同樣,重點企業2003年的信息化投資也集中于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31家企業(占22.8%)。這些企業投資額合計73416萬元,占136家企業投資總額的74%。2004年信息化預算的高速增長主要由投資預算超過1000萬元的34家企業(27.4%)驅動的,這批企業預算合計97700.16萬元,占124家企業預算總額的80.7%。
2.重點領域信息化應用進展明顯
從資金投向看,中央企業的信息化投資重點投向ERP、財務管理、CIMS和OA等應用領域。根據2003年調查,在9個主要信息化應用領域中,中央企業及下屬企業共有293個投資超過500萬元的信息化應用項目。其中,ERP有72個,財務管理69個,CIMS(含CAD、CAM、CAPP等)65個,OA有39個,合計為245個,占83.6%。
表四:中央企業投資超過500萬元的信息化項目分布情況
應用領域 |
企業數 |
投資合計 |
投資平均值 |
ERP |
72 |
1452677 |
19899.68 |
財務管理(FM) |
69 |
113996.8 |
1652.13 |
CIMS |
65 |
131165.9 |
2017.94 |
OA |
39 |
54236 |
1390.67 |
CRM |
26 |
596659 |
22948.42 |
EC |
10 |
15102 |
1510.2 |
SCM |
5 |
7884 |
1576.8 |
項目管理 |
4 |
2700 |
675 |
HRM |
3 |
8453 |
2817.67 |
總計 |
293 |
2382874 |
8132.68 |
從應用水平看,在中央企業中,財務管理、辦公自動化(OA)、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資源計劃(ERP)是應用較多、進展明顯的應用系統。在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中,1765家企業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占79.1%);1536家企業實現辦公自動化(68.8%);1004家(約占45%)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1/3的企業全部或部分實現ERP,主要應用財務、庫存和采購管理等功能模塊。
表五: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重點信息化應用情況
|
OA |
HRM |
ERP |
FM |
全部實現(家) |
284 |
58 |
66 |
|
部分實現(家) |
1252 |
946 |
689 |
|
有(家) |
1765 |
|||
合計 |
1536 |
1004 |
755 |
1765 |
合計比例(%) |
68.82 |
44.98 |
33.83 |
79.08 |
注: | 1、HRM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FM為財務管理系統; 2、以2232家為基數計算合計比例。 |
重點企業應用比較多的同樣是財務管理、辦公自動化(OA)、企業資源計劃(ERP)、人力資源管理等信息系統。150多家重點企業中,分別有73%、53.3%、42.1%、35.5%的企業建立了這些系統。從資金投向看,重點企業信息化資金主要投向ERP系統。重點企業有35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已建和在建信息化項目,其中的18個是ERP項目(51.4%)。
表六:重點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情況
應用管理系統 |
企業數 |
比例% |
財務管理(FM) |
111 |
73.0 |
辦公自動化(OA) |
81 |
53.3 |
企業資源計劃(ERP) |
64 |
42.1 |
人力資源管理(HRM) |
54 |
35.5 |
客戶關系管理(CRM) |
15 |
9.9 |
供應鏈管理(SCM) |
12 |
7.9 |
物流管理 |
12 |
7.9 |
電子商務(EC) |
6 |
3.9 |
3.信息化應用成效顯著
一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網絡化管理。根據2003年的調查,在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中,分別有69.7%、43.5%、33.8%、28.8%的企業部分或完全使用網絡進行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和采購管理。此外,1/5左右的企業在項目管理、研發管理、決策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部分或完全實現網絡化管理。
表七: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使用網絡化管理情況
|
部分使用 |
完全使用 |
合計 |
比例 % |
財務管理 |
922 |
634 |
1556 |
69.7 |
人力資源 |
876 |
95 |
971 |
43.5 |
生產管理 |
669 |
86 |
755 |
33.8 |
采購管理 |
545 |
97 |
642 |
28.8 |
項目管理 |
452 |
46 |
498 |
22.3 |
研發管理 |
450 |
47 |
497 |
22.3 |
決策管理 |
444 |
21 |
465 |
20.8 |
客戶關系管理 |
380 |
33 |
413 |
18.5 |
注:以2232家為基數計算比例。
二是提高了生產經營效率和經濟效益。2004年的調查顯示,150多家重點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其中,有110家企業(占73.3%)降低了成本,82家(54.7%)降低了庫存,81家(54%)加快資金周轉,64家擴大銷售收入,59家縮短了生產周期。例如,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反映,2003年信息化投資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其中:降低成本1000萬元,降低庫存2000萬元,擴大銷售收入8000萬元,縮短生產周期1/4,加快資金周轉1/4。
4.普遍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信息化發展要求和管理創新的角度看,作為集團企業,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主要是,集團總部與下屬企業之間、信息化主管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之間、不同應用系統之間的統籌規劃、統一管理、協同建設、信息集成等。
(二)集團企業信息化管理體制創新成果
管理體制是集團企業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環節。對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信息化調查數據的分析表明:企業信息化進展與企業信息化工作負責人職位高低、CIO職位是否設立、信息化主管部門定位等因素密切相關。從這些因素看,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體制創新取得了明顯進展。
1.大多數企業由副總經理分管信息化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的187家中央企業中,共有181家明確了分管信息化工作的負責人。其中,總經理(總裁、院長、所長)分管信息化工作的企業有14家(占7.5%);大多數企業是由副總經理(副總裁、副董事長、副院長、副局長)分管,共有131家(70.1%);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工程師、財務總監或副總工程師分管的有16家(8.6%);總經理助理(總裁助理、院長助理)分管的有10家(5.3%)。另有9家中央企業(4.8%)的信息化工作是由黨委書記或副書記分管的。
表八:187家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負責人情況
中央企業分管信息化工作的負責人職位 |
企業數 |
比例% |
總裁/總經理/院長/所長 |
14 |
7.5 |
副總裁/副總經理/副董事長/副院長/副局長 |
131 |
70.1 |
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 |
9 |
4.8 |
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工程師/財務總監/副總工程師 |
16 |
8.6 |
總裁助理/總經理助理/院長助理 |
10 |
5.3 |
高級顧問 |
1 |
0.53 |
NA |
6 |
3.21 |
注:1、此表為2003年調查數據,NA表示缺乏信息。2、以187家為基數計算比例。
相比之下,重點企業由總經理(總裁)擔任信息化工作負責人的比例明顯高于中央企業。2004年的調查顯示,在150家重點企業中,共有46家企業由總經理(總裁)分管信息化工作,所占比例達30.67%,是中央企業的4倍;一半的企業(75家)由副總經理(副總裁、副廠長)擔任信息化工作負責人。此外,還有24家企業(16%)設立了CIO職位。
表九:150家重點企業信息化工作負責人情況
重點企業分管信息化工作的負責人職位 |
企業數 |
比例 % |
總裁/總經理 |
46 |
30.67 |
副總裁/副總經理/副廠長/CIO |
75 |
50 |
總工程師/總會計師 |
6 |
4.00 |
總經理助理 |
2 |
1.33 |
副總工程師 |
2 |
1.33 |
其它 |
19 |
12.67 |
注:此表為2004年調查數據。
2.信息化主管部門以管理機構為主
大多數中央企業由管理部門負責信息化工作。調查顯示,187家中央企業中,絕大多數(178家,占95.2%)確立了負責信息化工作的職能部門。這些部門可以分為三類:(1)專職管理。有28家企業(15.7%)設置信息系統管理部等信息化工作專職管理機構,其中的8個機構直接以“信息化”命名。(2)兼職管理。有126家企業(70.8%)的信息化工作由辦公行政、規劃發展、企業管理或科技管理等部門兼管。管理部門合計占86.5%。(3)直屬單位。有24家企業(13.5%)由信息中心等單位承擔信息化職能。此外,有的中央企業成立了由集團總部、子公司、控股公司、分公司組成的信息化領導小組等議事機構,統籌協調企業信息化工作。
表十:187家中央企業信息化職能部門設置情況
中央企業信息化職能部門 |
企業數 |
比例% |
辦公(48)、行政(4)、綜合(13)部門 |
65 |
36.5 |
信息(系統)管理部門 |
20 |
11.2 |
規劃發展部門 |
18 |
10.1 |
企業管理(16)、企業文化(1)部門 |
17 |
9.6 |
科技管理(13)、技術管理(4)部門 |
17 |
9.6 |
以“信息化”命名的管理部門 |
8 |
4.5 |
生產管理(3)、質量管理(3)、市場管理(2)部門 |
8 |
4.5 |
管理信息開發部 |
1 |
0.6 |
信息中心(17)、電腦中心(1)、技術中心(1)、計算機處(1)、網絡中心(1) |
21 |
11.8 |
下屬實體(生產力促進中心、通訊站、信息技術所) |
3 |
1.7 |
注: | 1、缺乏9家中央企業的相關信息。 2、以178家為基數計算比例。 |
在反饋調查的2043家中央企業下屬一級企業中,1398家(占68.4%)有信息化主管部門。其中,234家(16.7%)為專職管理部門,753家(53.9%)為兼職管理部門,340家(24.3%)為服務性部門,還有15家(1.1%)企業由下屬IT公司負責信息化工作。可見,不管是集團總部,還是下屬一級企業,中央企業的信息化工作大多數由管理部門負責,由服務部門負責的只是少數企業。
表十一:2043家中央企業下屬一級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分類情況
|
有 |
無 |
NA |
專管 |
兼管 |
直屬單位 |
IT公司 |
企業數 |
1398 |
431 |
214 |
234 |
753 |
340 |
15 |
比例% |
68.4 |
21.1 |
10.5 |
16.7 |
53.9 |
24.3 |
1.1 |
注: | 1、NA表示缺乏信息。 2、在比例中,前三項以2043為基數,后四項以1398為基數。 |
從重點企業看,盡管半數以上的企業由管理部門負責信息化工作,但仍有相當多的企業由服務部門承擔。在150家重點企業中,141家(94%)企業有信息化主管部門。其中,專職管理部門(信息化辦公室、信息技術部等)占9.9%,兼職管理部門(行政辦公、企業管理等)占41.1%,均少于中央企業的相應比例;而服務性直屬單位占據45.4%。
表十二:150家重點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分類情況
專職管理部門 |
兼職管理部門 |
直屬單位 |
|
企業數 |
14 |
58 |
64 |
比例% |
9.9 |
41.1 |
45.4 |
注: | 1、有9家企業缺乏相關信息。 2、以141家為基數計算比例。 |
綜合起來看,不論是中央企業,還是重點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都可以分為專職管理、兼職管理、服務機構等類型,各有千秋。一般來說,專職管理部門兼有專業化和權責分明的優勢;兼職管理部門熟悉企業應用需求,但專業管理力量偏弱;服務機構長于技術,卻難于協調各部門。不同企業適用不同類型,關鍵是取長補短。
3.信息化整體規劃得到重視
統籌制定整體規劃,是集團企業在信息化進程中,解決集團總部與下屬企業之間、不同業務管理部門之間、不同應用系統之間協同建設和信息集成共享等問題的重要基礎。從調查結果看,超過半數的中央企業有信息化總體規劃。在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中,1239家企業(占55.6%)制定了信息化總體發展規劃,其中,大多數是自主編制,少數(17.19%)實行外包。但是,1/3的企業(750家)沒有信息化總體規劃。
表十三: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信息化整體規劃情況
|
有 |
無 |
自主規劃 |
外包規劃 |
企業數 |
1239 |
750 |
800 |
213 |
比例% |
55.6 |
33.6 |
64.6 |
17.2 |
注: | 1、部分企業缺乏信息。 2、以1239家為基數計算自主和外包比例。 |
4.信息化管理體制創新面臨的問題
一是集團總部與下屬企業之間、信息化主管部門與業務管理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尚未理順。二是下屬企業與集團總部的信息化工作歸口不同,管理難度偏大。比如,企業集團由綜合管理部分管信息化工作,而下屬一級企業則分別是規劃發展、技術質量、科研管理、技術開發、信息中心等部門,權責不同,較難協調。三是缺乏自上而下的總體規劃。集團總部有信息化總體規劃,而下屬企業則或有或缺。
(三)集團企業信息安全建設水平
信息化應用的不斷深入,促使企業生產經營、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市場營銷等活動,越來越離不開信息網絡系統的支持。信息網絡系統已成為企業機體的一部分,企業對信息網絡系統依存度不斷提高,信息網絡系統的癱瘓、信息數據的丟失,都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為此,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工作。
1.積極成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門
確立管理部門是搞好信息安全工作的組織保障。根據2003年的調查,當年的189家中央企業中,共有93家企業成立了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占49.2%。在2043家中央企業下屬一級企業中,共有760家企業設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占37.2%。
2.防病毒軟件和防火墻成為信息安全主要手段
不論是中央企業,還是重點企業,采取網絡安全防護措施的企業所占比例都在90%以上。在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中,1257家建立了企業內部網,其中的93.2%設有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已建立外部網的920家企業中,93.9%采取安全措施;已接入互聯網的1889家企業中,已有安全防護措施的占90.6%。在150家重點企業中,相應指標均超過95%。
表十四: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網絡安全防護情況
|
內部網 |
安全措施 |
外部網 |
安全措施 |
互聯網 |
安全措施 |
企業數 |
1257 |
1172 |
920 |
864 |
1889 |
1711 |
比例% |
56.3 |
93.2 |
41.2 |
93.9 |
84.6 |
90.6 |
(A1/2232) |
(B1/A1) |
(A2/2232) |
(B2/A2) |
(A3/2232) |
(B3/A3) |
注:此表為2003年調查數據。
表十五:150家重點企業網絡安全防護情況
|
內部網 |
安全措施 |
外部網 |
安全措施 |
互聯網 |
安全措施 |
企業數 |
121 |
118 |
107 |
105 |
142 |
136 |
比例% |
80.7 |
97.5 |
71.3 |
98.1 |
94.7 |
95.8 |
(A1/150) |
(B1/A1) |
(A2/150) |
(B2/A2) |
(A3/150) |
(B3/A3) |
注:此表為2004年調查數據
防病毒軟件和防火墻仍然是網絡安全的主要手段。根據2003年的調查,在2232家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中,使用頻率最多的前三種網絡安全防護措施依次為:防病毒軟件、防火墻、定期檢測。2004年調查顯示,150家重點企業的前兩種措施與中央企業相同,第三種則是使用數據備份系統。調查的9種安全措施中,用得最少的是網站自動恢復系統,應用企業僅占5%左右。
表十六: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使用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情況
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
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 |
重點企業 |
||
(總數:2232家) |
(總數:147家) |
|||
企業數 |
比例% |
企業數 |
比例% |
|
防病毒軟件 |
1792 |
80.29 |
137 |
88.96 |
防火墻 |
1374 |
61.56 |
125 |
81.17 |
定期檢測 |
711 |
31.85 |
47 |
30.52 |
使用數據備份系統 |
688 |
30.82 |
57 |
37.01 |
使用代理服務器 |
592 |
26.52 |
53 |
34.42 |
身份認證/識別 |
533 |
23.88 |
32 |
20.78 |
防入侵檢測 |
384 |
17.20 |
42 |
27.27 |
數字加密 |
263 |
11.78 |
15 |
9.74 |
網站自動恢復系統 |
99 |
4.44 |
9 |
5.84 |
注:中央企業為2003年調查數據,重點企業為2004年調查數據。
3.企業數據庫和網絡服務器是信息安全建設的重點
隨著信息化應用的深入,企業數據庫和網絡服務器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都十分重視加強企業數據庫、網絡服務器等方面的信息安全建設。在2232家中央企業(含下屬一級企業)和150家重點企業的中,計劃加強企業數據庫安全和網絡服務器安全的企業都超過了半數。
表十七:中央企業和重點企業信息安全計劃
信息安全計劃 |
中央企業及下屬一級企業 (總數:2232家) |
重點企業 (總數:147家) |
||
企業數 |
比例% |
企業數 |
比例% |
|
企業數據庫安全 |
1390 |
62.3 |
108 |
72.0 |
網絡服務器安全 |
1243 |
55.7 |
87 |
58.0 |
互聯網安全 |
998 |
44.7 |
75 |
50.0 |
PC機安全 |
976 |
43.7 |
64 |
42.7 |
業務服務器安全 |
888 |
39.8 |
69 |
46.0 |
用戶安全 |
704 |
31.5 |
44 |
29.3 |
注:中央企業為2003年調查數據,重點企業為2004年調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