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進展情況
2005年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進展情況

文章來源:國資委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5-12-25
今年以來,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強化管理,夯實基礎,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生產經營穩步快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加大。
在去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中央企業繼續保持銷售收入和實現利潤大幅提高、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1-11月,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9917.8億元,同比增長21.8%;實現利潤5649.9億元,同比增長24.7%。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6萬億元,實現利潤6000億元。到11月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10.6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凈資產4.5萬億元,同比增長14.6%。預計全年總資產報酬率可達7.3%,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9.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中央企業在增加財政收入、執行宏觀政策、穩定市場、服務“三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1-11月,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金4931.4億元,同比增長24.4%;國有及國有控股工商企業上繳稅金占全社會工商稅收的43%,中央企業占國有及國有控股工商企業上繳稅金的48%。石油石化、電力、煤炭、運輸等行業的中央企業,精心組織生產,嚴格履行合同,努力保障市場供應,為緩解煤電油運瓶頸制約作出了積極貢獻。電信企業積極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建設,電力企業注重發展農電事業,建筑企業積極承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商貿企業努力活躍市場流通,農業企業積極研制和生產防治豬鏈球菌和禽流感疫情生物藥品,各行各業的中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軍工企業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軍品科研和生產任務,為國防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舉世矚目的“神舟六號”成功發射、青藏鐵路全線貫通,中央企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各項改革穩步推進,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
以股份制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重點,今年中央企業各項改革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神華能源、東風股份、中國遠洋、中化化肥、華電國際、中材國際以及中石油股份、寶鋼股份等一批企業先后在境內外上市或增發股票。中央企業按照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要求,整合業務,加強財務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組織構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上市公司的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國石化、寶鋼股份、中遠航運和中化國際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2005年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的前四名。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截至12月23日,已有51家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啟動或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程序,特別是長江電力、武鋼股份、鞍鋼新軋、中海發展等大盤藍籌股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進行,為穩定市場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央企業嚴格按照要求規范改制,推動了國有產權有序流轉。
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會試點取得積極進展,寶鋼、神華等6家企業相繼建立和完善了董事會,中鐵建等9家企業的試點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組織25家中央企業完成了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高級經營管理者工作,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制度,實現了由公開招聘副職到正職的突破。中央企業內部競爭上崗、對外公開招聘工作也穩步推進。
中央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取得新進展。截至9月底,已有71家中央企業主輔分離的總體方案得到批復,共涉及改制單位3820戶,分流安置職工60萬人;第二批74家中央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全面啟動,預計到年底將有1600多個辦社會機構從企業分離移交地方政府,涉及職工近14萬人。中央企業在普遍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全員競爭上崗和以崗定薪的基礎上,加大推廣績效考核為主的工資制度,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
(三)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增長方式進一步轉變。
圍繞做強做大主業,中央企業加大了調整重組力度。已確認公布了96家中央企業主營業務。完成了9組18家中央企業的聯合重組,目前中央企業已減少到169家。中央企業非主營業務資產剝離重組邁出了重要步伐。招商集團將旅游業務剝離,無償劃轉港中旅,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中國包裝總公司交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托管,中國寰島(集團)公司交由中國誠通控股公司托管,普天集團所屬8戶企業劃轉誠通控股公司,在以資產經營公司為平臺推進企業調整重組、處置不良資產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
適應市場變化,中央企業普遍加大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力度。鋼鐵企業在國內鋼材產能過剩、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增加高附加值、高效益品種產量,取得積極效果。汽車企業面對市場變化快、需求增長減緩、油價居高不下的情況,加快新車型的投放,擴大適銷對路車型的生產和銷售,保持了市場占有率。電信企業立足于做大市場,拓展增值服務,競爭秩序進一步規范。中央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開拓海外市場,加大海外投資力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五礦、中國鋁業等積極開發海外資源,為緩解我國油氣、重要礦產資源短缺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央企業積極開展創建資源節約型企業活動,17家企業帶頭向社會做出節能降耗承諾,一批企業在資源節約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國家電網公司以節能降耗為中心,加強電網運營管理過程中的資源節約,進一步降低了線損率。華能集團聯合中央發電和煤炭企業,共同實施了“綠色煤電”示范電站項目。四大鋼鐵企業以節能、節水、節約物耗為重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
(四)科研開發取得重大成果,技術創新步伐進一步加快。
中央企業把技術進步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以市場為導向,加強了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目前,中央企業擁有各類技術創新機構476個,從事技術創新活動人員達27.6萬人。中央工業企業全部建立了國家級的研發機構。今年以來,17家中央科技型企業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獎勵108項;制訂國際標準20項,國家標準97項,行業標準127項。哈電、東電以三峽工程建設為載體,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使我國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設計制造技術獲得了跨躍式發展,在與國外一流發電設備制造廠商競標中,成功獲得了三峽右岸部分水輪發電機組的設計制造合同。航天科技集團注重自主創新和關鍵環節的系統集成創新,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突破了許多國際宇航界公認的技術難關。“神舟六號”發射和成功返回,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今年我國最具影響、最具戰略意義的重大科技活動”,確立了我國在世界高科技領域的戰略地位。
(五)企業管理得到加強,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
以提高經營效益為目標,中央企業普遍加強了財務資金管理、戰略規劃管理、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風險監控與防范,企業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移動等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和完善了預算、考核、薪酬為一體的閉環管理體系,創新了績效考核模式。國家電網、中儲糧等企業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將戰略規劃和業績考核緊密結合,構建起“戰略規劃領跑的經營業績考核體系”。中石油、中石化、中遠等一批企業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搭建集成數據統一業務平臺,實現了管理現代化。寶鋼、武鋼等企業對經營風險進行辨識和評估,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探索建立了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一些在境外上市的中央企業按照上市地證券監管有關法律的要求,建立了既符合企業實際、又能適應有關監管法律要求的內部控制體系,并覆蓋到未上市企業,增強了風險防范能力。中央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和“四五”普法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逐步建立,依法經營管理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六)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效顯著,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中央企業356萬黨員、19萬多個黨組織分兩批開展了先進性教育活動。國資委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先后派出了24個督導組。中央企業按照“四個一”的總體要求,貫徹“五個堅持”的指導原則,堅持先進性教育和生產經營“兩不誤、兩促進”,堅持以解決改革發展和職工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為重點,認真抓好集中學習教育三個階段的工作,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黨員素質進一步提高,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明顯體現;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的力度明顯加大;服務職工群眾的要求進一步落實,黨群干群關系明顯改善;各項工作進一步推進,企業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廣大黨員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在建立健全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中央企業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得到了黨中央的充分肯定,受到了職工群眾的普遍好評。
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中央企業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央企業按照中組部和國資委黨委的部署,認真制訂方案,深入推進創建“四好”班子活動,領導班子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變化,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成為中央企業領導班子的主流。中央企業把紀檢監察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有機結合,積極推進了領導人員廉潔從業、查辦案件、效能監察工作,抓緊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今年以來,中央企業宣傳思想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扎實開展,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進一步深入,職工素質工程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新聞宣傳、保密工作、外事工作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圍繞推進中央企業的改革發展,今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認真履行出資人職責,加大了各項工作的力度。研究制定和發布了一系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央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國有產權登記、國有資產評估、境外投資、不良資產處置、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等的監督管理。對中央企業2004年度經營業績進行了認真考核,嚴格兌現了獎懲。繼續加強和改進監事會工作,重點檢查了國有資本權益和國有資產安全情況。進一步完善出資人財務監督制度體系,全面開展了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加強和改進對中央企業財務預算、決算管理,在建立企業不良資產管理長效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我們還積極參與了《公司法》、《證券法》等重要法規的修訂工作。
今年的成績來之不易,中央企業廣大干部職工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奮力拚搏,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我代表國資委、國資委黨委向大家,并通過大家向中央企業1000萬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摘自《李榮融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的講話(200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