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新聞 > 正文
        國資委成立四年來的工作進展情況

        文章來源:國資委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7-01-07

          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二中全會提出了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和重要原則,根據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2003年國務院成立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定位,認真履行職責,緊緊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做了一些開創性的工作,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以組建機構、健全規章、落實責任為切入點,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國資委成立后,我們首先抓了機構完善工作。到2004年6月,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全部組建。目前市(地)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組建工作基本完成,全國大多數市(地)設立了國資委,沒有單獨設立國資委的也采取多種形式明確了國資監管機構。與此同時,我們抓緊制定與《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四年來,國資委共制訂發布了企業改制、產權轉讓、資產評估、業績考核、財務監督等18個規章和80個規范性文件,地方國資委制定了1200多件地方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針對中央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有任命沒有明確任期,有職務沒有嚴格考核,薪酬同業績不掛鉤”的狀況,我們在對中央企業全面清產核資、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先后與全部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了年度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責任書。公布了考核結果,并嚴格兌現了獎懲,初步規范了中央企業的薪酬管理。各地國資委也先后對所出資企業實行了業績考核。經過努力,中央和省、市(地)三級國有資產監管組織體系基本建立,國有資產監管法規體系初步形成,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體系層層到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框架基本建立。

          (二)以財務監督和風險控制為抓手,強化出資人監管。

          管好賬本是出資人監管的關鍵。國資委成立以來,始終把中央企業財務監督和風險控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出臺了出資人財務監督的一系列部門規章,研究制訂并下發了一批管理制度和規范,建立了企業重要財務事項備案監督制度,開展了企業財務預決算管理、財務動態監測、會計核算監督、經濟責任審計、內部審計管理及中介財務審計監督等各項工作,出資人財務監督體系基本形成。為加強中央企業風險管理與防范,我們在大量調查研究、總結企業風險控制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印發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引導和組織企業清理高風險業務,加強風險監控。目前,大多數中央企業都建立健全了風險管理的規章制度,一批中央企業的境外上市公司建立了較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并將內控體系擴展到存續企業。同時我們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監事會制度,不斷改進、提高監事會工作,積極探索監事會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審計監督相結合的途徑和方式,切實加強出資人監管。這幾年,國資委作為出資人機構,還妥善處理了一些企業經營中的重大債務危機事件。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經營者違規操作,造成巨額虧損和債務危機,在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下,我們指導企業積極與債權人溝通,制定和實施企業重組計劃,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損失和影響,國內外輿論評價積極。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和三九企業集團的企業重組工作,目前也在積極穩妥進行。

         ?。ㄈ┮怨_招聘中央企業高級經營管理者為突破口,探索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

          長期以來,企業經營管理者基本沿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方式,與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機制存在差距。國資委成立后,以公開招聘中央企業高級經營管理者為突破口,把黨管干部的原則和市場化選聘相結合,努力營造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積極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四年來,先后分六批進行了公開招聘高級經營管理者的試點工作,共有78家(次)中央企業的81個高級管理職位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不僅為中央企業引進了一批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還初步建立了中央企業人才儲備庫。在公開招聘中,國資委探索了黨管干部原則與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相結合的途徑,黨委重點“做到五管、把好五關”,即管原則,把好導向關;管標準,把好資格關;管程序,把好規則關;管機制,把好政策關;管監督,把好調整關。通過推行公開招聘和內部競爭上崗,中央企業已經初步形成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多樣化的經營管理者選拔方式。各地國資委在這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

         ?。ㄋ模┮試写笮推髽I股份制改革為重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推進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是我們這幾年突出抓的一項重要工作。2003年以來共有33家中央企業首次在境內外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石油石化、通信、運輸、冶金等大型企業都在境內外上市。一些中央企業在主營業務上市的同時,將輔業重組上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來中央企業及其下屬子企業的公司制改革步伐加快,公司制企業戶數的比重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64.2%。針對中央企業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不規范的情況,我們按照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文件,開展了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會的試點工作,努力實現出資人責任的有效落實。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9家企業開展了董事會試點,共選派了66名外部董事,有14家試點企業的外部董事達到或超過了董事會成員的半數,初步實現了企業決策權與執行權分開和董事會選聘、考核、獎懲經理人員。

         ?。ㄎ澹┮院硕ㄖ鳂I和推進聯合重組為主線,推進中央企業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

          針對中央企業行業分布過寬,部分企業主業過多、主業方向不明,資源配置不合理,資產運營效率不高等問題,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分七批核定并公布了153家中央企業的主業,積極推動中央企業的聯合重組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離辦社會職能,促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四年來,已有77家中央企業參與了41次重組。一批中央企業精干主業、剝離輔業、壓縮管理鏈條、強化財務管理,優化了資源配置,增強了核心競爭力。按照冶金、汽車、重大裝備、商貿等21個業務板塊,我們研究制訂了《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中央企業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思路逐步清晰。在此基礎上,我們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并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辦發200697號)。同時在以資產經營公司為平臺推進企業調整重組、處置不良資產方面進行了探索。各地結合實際研究制訂了“十一五”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規劃,明確了調整的方向和國有資本集中的領域,對國有企業實施有進有退的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

         ?。┮越F代產權制度為核心,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

          由于國有資產出資人不到位、法規規章不健全、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和管理相對滯后等原因,國有企業改制和產權轉讓一度出現了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國資委成立以來,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有關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加強了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的監督檢查,同時推進了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和規范運作。各地國資委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把好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的各個關口,推動了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工作的有序進行。據不完全統計,省級以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共選擇認定了64家產權交易機構,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國有產權交易平臺,國有產權交易普遍進入市場公開操作。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逐步走上規范運作的軌道,有效地防止了國有資產流失,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體制的變革激發了企業的活力。這幾年國有企業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歷次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加強管理,加快技術創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國有經濟總量進一步增加,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國有企業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

          2006年,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6.2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50.9%,年均增長14.7%;實現利潤1.2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147.3%,年均增長35.2%;上繳稅金1.4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72%,年均增長19.8%。截至2006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為29萬億元,比2003年底增長45.7%,年均增長13.4%。

         ?。玻埃埃赌?,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3萬億元,比2003年增長85.3%,年均增長22.8%;實現利潤7681.5億元,比2003年增長155.5%,年均增長36.7%;上繳稅金6822.5億元,比2003年增長91.5%,年均增長24.2%;凈資產收益率10.1%,比2003年提高5.1個百分點;總資產報酬率7.9%,比2003年提高2.9個百分點。截至2006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為12.2萬億元,比2003年底增長46.5%,年均增長13.6%;凈資產總額為5.39萬億元,比2003年底增長49.7%,年均增長14.4%。2006年,中央企業銷售收入超過千億元的有21家,利潤超過百億元的有13家,分別比2003年增加12家和7家。有13家中央企業進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強,比2003年增加7家。國資委成立后,中央企業第一個任期的三年,資產總額平均每年增加1.3萬億元,銷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萬億元,實現利潤平均每年增加1500億元,上繳稅金平均每年增加1000億元。初步測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44.7%。

          摘自李榮融講話《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成 人无码在线视频高清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天堂资源8中文最新版|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 91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