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齊在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王曉齊在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文章來源:國資委規劃發展局 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09-04-22
(2009年4月17日)
同志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召開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安排部署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下一步有關工作。這是我們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精神的重要行動體現。三月份,國資委已向中央企業印發了《關于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資廳規劃[2009]65號文),對技術創新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今天召開啟動試運行視頻會議,就是工作安排的一個重要內容。下面我就有關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部署談幾點意見:
一、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是推動中央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技術創新能力已成為一個國家和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國際跨國公司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獲得的強大競爭力,不斷強化其在科技、生產領域的強勢地位。中央企業來自跨國公司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目前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企業科技產出豐碩,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和“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成為我國自主創新、集成創新的典范。首列國產時速350公里CRH3“和諧號”動車組標志著中國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再上新臺階。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首艘液化天然氣(LNG)船建造成功并交付使用,標志著中央企業基本掌握世界尖端造船技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制造的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渦扇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首飛成功,為我國大型客機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石油成功研制的12000米大型成套鉆井設備,使我國成為第二個能自主研制特深石油鉆機的國家。還有如TD-SCDMA試商業運行實現良好開局,10個城市實現放號。神華集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試車成功,對增強我國能源自我保障能力具有深遠意義等等。在2008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按照通用項目統計口徑,中央企業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48項,企業獲獎數量多,級別高,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彰顯。
在肯定中央企業自主創新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管理工作在科技資源配置和科技信息交流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是企業內部科技資源重復分散,研究機構設置重疊,科研人員和科技投入分散,難以形成合力,企業投入產出效率較低,不能發揮科技資源的整體優勢。
二是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科技資源配置重復嚴重,同一課題,重復立項,重復投資。在基礎性研究、行業共性技術研發方面,企業之間也未能建立和形成廣泛的戰略合作關系。
三是許多企業產品結構沒有形成系統化、綜合化,關聯產業板塊之間沒有高效配置和利用創新資源,與國際綜合性跨國企業相比,難以形成整體綜合競爭力。
四是科技信息統計基礎薄弱,企業科技信息資源交流、共享程度低。受到各種歷史因素的影響,部分中央企業集團總部對子公司的管控能力較弱,相應的科技信息統計系統也比較薄弱。有的企業不能明確歸集科技投入、研發投入等統計指標體系,甚至不能有效掌握集團擁有的科技資源、專利、成果獲獎情況。部分企業對國家出臺的各類鼓勵創新的優惠政策信息掌握得也不夠,企業在優惠政策的利用上嚴重不足。
因此,加強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搭建中央企業科技信息交流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可以相互學習企業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及時了解行業和企業的科技發展動態,了解國家的創新優惠政策,了解中央企業間技術供求信息,從而有效地避免科技投入重復分散的現象,發揮中央企業的整體優勢,進而推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整體提高。尤其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形勢下,經濟增長方式必須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企業自主創新應當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搭建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是國資委順應形勢要求和企業現實需要,推進央企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
二、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情況
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國家做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決策。為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同年4月我委召開了中央企業科技工作會議上,會上榮融同志提出了推進中央企業技術創新的5項政策措施,其中明確提出了“建立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立信息網絡,建成國內外技術創新服務模塊,為企業提供服務”的要求。會后,在委領導的關注和扶持下,國資委規劃局會同信息中心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啟動了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為使平臺建設更好地取得實效,信息中心與我局有關工作人員積極開展了項目前期調研工作,走訪多家中央企業及國家有關科技管理部門,召開多次方案設計研討會,向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通過大量的走訪、座談、問卷調查,充分了解了企業科技管理現狀及各種信息需求,奠定了平臺建設的基礎。
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大致有1/3的企業已經建立了內部科技平臺,1/3的企業正在計劃建設此類平臺,另外還有1/3的企業沒有建立內部科技平臺。但絕大多數企業對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通過國資委搭建的這個平臺,增進中央企業之間的了解和溝通。由此,我們確立了“共建、共享、交流、服務”的方針,并據此開展了信息平臺方案設計和功能開發工作。去年5月我們還先期選擇了12家企業開展了試用工作,并聘請了七位專家作顧問,前后歷時一年多,初步建立了滿足中央企業主要需求的技術創新信息平臺。此間,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同志還專門聽取了方案匯報,并對下一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委信息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原中國網通等中央企業不計報酬,不辭辛勞,以出色的業務能力和敬業精神,為需求調研和平臺開發維護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航天科工]中電工程、中國農機院、武鋼、中國移動、中國化工、機械科研總院、國家電網等8家中央企業的企業負責同志或科技管理部門負責人被聘為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咨詢專家。他們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平臺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我代表規劃發展局向參與建設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技術創新信息平臺的基本定位是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搭建起中央企業之間、中央企業和社會之間科技創新的互動平臺,有效促進中央企業科技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提升中央企業科技管理水平。它既是中央企業科技資源和信息共享的平臺,也是中央企業科技管理工作的平臺。建設基本原則一是突出共享,制度先行;二是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三是綜合集成,優化配置;四是增強互動,促進交流。
目前,我們還是建設期,希望通過中央企業的“共建、共享”,不斷摸索規律、總結經驗,完善結構和內容。《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信息平臺運行維護管理辦法(暫行)》也正在研究制訂過程中。最終的目標是通過幾年的努力,建成中央企業開展科技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打造宣傳中央企業科技成就,推廣中央企業科技成果的權威平臺。
信息平臺建設的內容和框架一會兒信息中心的石主任還會做進一步介紹,這里我就不再贅述,下面就平臺建設下一步的工作要求我再談幾點意見。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平臺建設工作,做好組織保障。中央企業既是科技信息平臺信息的享用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因此,各中央企業有責任參與科技信息平臺的共建工作。科技信息平臺的建設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工作,希望各中央企業負責同志予以高度重視,將該項工作納入科技工作的重要內容,為開展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在企業內部建立長效的工作機制。各企業要成立由集團公司領導負責的、以科技管理部門為主的企業子平臺管理機構,加強科技管理部門和信息部門的配合,明確工作責任,落實系統管理人員,在國資委科技信息平臺的統一組織下,按照有關要求,做好相關工作。重點做好科技信息平臺的分級管理、內容保障和應用推廣工作,指導和帶動所屬企業積極參與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各中央企業參與科技信息平臺的建設和使用管理情況,將作為國資委考評各企業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國資委將不定期通報各中央企業參與共建科技信息平臺與使用管理的情況。
(二)加強共建共享,做好平臺科技資源的內容保障。“共建共享”是平臺建設的特點,也是做好平臺建設工作的前提。這區別于以往網絡平臺的建設方式。因此,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信息平臺中企業科技資源信息的不斷更新和動態信息的及時發布,是信息平臺可持續運行的基礎和保障。中央企業要重點做好企業可供共享資源信息的整理和上傳工作,例如企業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專家、大型儀器設備、科研成果、在研項目等;企業供求信息,例如技術轉讓、難題尋解、人才招聘、新產品等內容的保障工作。務必做好首次登寫和不斷更新。企業重要科技工作動態、重大科技成就、管理經驗、國內外相關企業的技術動態等,應及時通過信息平臺發布。科技信息資源共享是信息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各中央企業要實現科技信息資源共享,關鍵是每個企業都應對本企業科技資源進行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做好符合平臺要求的信息資源的整理和登寫。希望參與科技信息平臺內容建設的廣大科技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利人”方能“利己”、“共建”才能 “共享”的辯證關系,積極、認真做好科技信息平臺內容的保障工作。
各科研設計等高新技術企業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開展科技成果的發布與推廣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產業集團可充分利用平臺,尋求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招標和攻克技術難題;企業各級科技管理部門也要充分利用平臺開展網上網下交流與合作。
(三)通過平臺建設,推動科技管理工作上水平。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信息平臺,是國資委與中央企業、中央企業之間和集團所屬企業之間,進行科技工作交流和管理的重要渠道。已建立并具備內部信息平臺條件的企業,要做好內部平臺與信息平臺的對接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企業內部科技管理信息化;不具備內部信息平臺條件的企業,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門要積極引導所屬企業利用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信息平臺,建立集團內部科技管理工作平臺。
今后,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將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平臺開展科技管理工作。例如一般的工作部署、發布有關通知、工作經驗交流、每年一度的科技情況調查、企業專利情況排序等工作,將逐步過渡到完全通過信息平臺來完成,并將通過平臺開展培訓、研討等相關工作,請各企業科技管理部門予以重視。
(四)不斷完善平臺功能,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的建設對我們來講是一項全新的任務,具有探索性和挑戰性,需要中央企業與我們共同研究,共同探討,群策群力,不斷改進業務功能,提高使用效率。因此,我在這里也要求各中央企業在平臺的建設中,除做好企業本身的相關工作外,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對平臺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反映,產生好的想法與建議及時向我們反饋。
企業的科技資源信息發布,要界定好發布范圍,理清面向企業內部、面向中央企業、面向社會三類的發布范圍,并始終堅持“誰上網、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企業信息發布審核機制,確保涉密信息不上信息平臺,尤其要杜絕涉密信息、企業核心競爭力信息的發布。
同志們,建設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是國資委為中央企業辦的一件大好事,它的建設工作,還需要各中央企業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這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工作。我們相信,在各中央企業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下,在廣大中央企業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隨著信息平臺數據信息內容不斷積累豐富和更新,中央企業技術創新信息平臺一定會在促進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的工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為實現中央企業“調整、優化、上水平”工作目標做出貢獻。